趙晶晶
【摘? 要】幼兒園及家庭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時期,幼兒園將與家長間建立起合作伙伴關系,從而使家長認識到自己也是教育的主體之一,并能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在幼兒語言領域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特別重視幼兒園及家庭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并通過繪本閱讀讀等活動來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本文總結了幼兒繪本閱讀的策略,為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班;幼兒;親子共讀;策略
一、著重提高教師的繪本解讀能力
教師對繪本解讀能力對繪本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且關鍵的影響。一個有著良好繪本解讀能力的教師,往往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憑借著優秀的語言解讀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繪本知識學習中。然而,想要有效提高教師的繪本解讀能力,我們首先就要努力豐富幼兒教師的繪本閱讀量。常言道:“讀會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繪本教學亦是如此,只有大量的繪本知識積累,教師才能在解讀繪本的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眾所周知,繪本的內容是極為豐富多彩的,它不僅包括人文、地理、自然、生命、科學等,還包括心理、行為習慣以及社交等方面。幼兒教師只有不斷地豐富自身的繪本閱讀量以及繪本知識積累,才能在繪本教學中真正發揮其教育引導價值。與此同時,在繪本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應當學會恰當地借助繪本閱讀工具書提高自身對幼兒繪本的解析能力。此外,在繪本解讀過程中,教師亦要注重有秩序地展開閱讀活動。教師在繪本解讀過程中既要注意繪本中的文字、圖畫以及細節闡述等,還要注重封面、扉頁及其相關信息的梳理與分析。在此基礎上,幼兒勢必會在教學的引導下對繪本內容進行全方面、更深層次的分析與解讀。
二、重視啟發性,預測故事發展
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有過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們的經歷。在現代教育理念中,我們應該通過啟發式教育,引導幼兒自主思考、親身體驗,促進他們個性化的發展,而不應該由教師和家長代替他們思考與體驗。在親子閱讀活動中,為了推動幼兒自主閱讀,使他們真正收獲個性化的閱讀體驗,教師應該引導家長采用啟發的方式,通過對故事情節發展的預測,來引發幼兒獨立思考,使他們在思考中獲得閱讀體驗,實現富有個性的發展。在親子閱讀《猴子撈月亮》這個故事時,當閱讀到“小猴子把手伸到水里撈月亮”,為了促使孩子發揮想象力,引發獨立思考,同時也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以提出問題:小猴子用手“撈”月亮,你覺得還可以用什么來撈?能不能用你的辦法把月亮撈上來呢?而小猴子用手最后有沒有撈上來?有的孩子說“不知道”,家長需要給予必要的引導,并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從故事情節發展做出正確的推測?!拔馁F自醒”,家長切不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不然,問題的設計目的就無法實現了。在這里,有的家長用找出相關段落讀一讀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尋找答案。有的時候孩子可以用閱讀過程中學到的句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無論使用哪種方式說出自己的答案時,家長都要給予鼓勵與表揚,培養他們表達的自信心,使他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故事情節簡單,并圍繞一定的線索展開,無論是情節設置還是語言的運用,都有利于促進幼兒心智的發展。在閱讀這些故事時,家長可以從故事情節的發展出發,引導孩子們抓住故事線索,對故事情節的發展進行預測,以此促進思維發展與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提煉出主旨,幫助幼兒理解
雖然我們的主題故事大都語言簡單、內容也淺顯易懂,但是由于幼兒年齡尚小,經驗不足,因此有些故事情節及內涵他們還不能夠理解,此時,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提煉出故事的深層次意蘊,這樣通過親子共讀不但可以實現鍛煉孩子文字讀說的能力,還能提高他們對故事語言理解的能力。如《猴子撈月亮》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只小猴子在井邊玩兒,突然發現水中有月亮,它驚叫道,月亮掉進井里了,于是大猴子趕來,更多猴子趕來,大家齊心協力,要把月亮撈起來。從這個故事,我們希望孩子們發現和了解倒影的現象和規律。為了調動幼兒閱讀的主動性,我們要求家長在閱讀前,先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閱讀:小猴子發現了什么?在哪里發現的?他們是怎么做的?你覺得遇事應該怎么做呢?通過閱讀,孩子們很快找到了前幾個問題的答案,但是他們的生活經歷有限,不容易回答出最后一個問題。此時家長就要幫助孩子一起對故事展開剖析,從而提煉出故事的主旨,也就是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四、結語
在幼兒園教育中,通過開展親子共讀活動,發揮家庭教育的功能,不但有利于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還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本文對近年來我們在親子共讀活動中提高閱讀質量的經驗進行了總結與分享,對于教育同仁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白愛玲.怎樣有效提高托小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J].文教資料,2018(2).
[2]張燕子.開啟親子共讀的快樂之旅[J].早期教育(家教版),201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