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輝
【摘? 要】閱讀對國家和個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孩子們的閱讀現狀令人堪憂。作為閱讀的主陣地——家庭,能為孩子閱讀培養提供哪些助力呢?本文從實踐的角度為家長提供了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加強閱讀實踐、建構閱讀策略、增強閱讀持續性方面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閱讀;興趣;策略;實踐
讀書有什么好處?白巖松說:“讀書不僅能讓個人變得更加優秀,也能讓我們的民族更加理性。溫儒敏說:在中小學階段,讀書是獲取精神和智力成長的主要營養源。”這個階段如果注重閱讀,將為學生的一生打好基底,如果在這個階段建立起閱讀興趣,將會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受益一生。
可孩子們閱讀的現狀又是怎樣的呢?我們抽取了某區縣10所小學500名學生進行調查:喜歡讀書的學生占比98.6%;漫畫類書籍占比最高為48.7%;讀過一本及以上名著的占比僅為23.1%;經常在家里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生占80.4%;父母喜歡看書的只占14.2%。這些數字說明絕大部分孩子還是喜愛閱讀的,但是他們的閱讀興趣比較感性化。閱讀類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為主,閱讀目的主要是為了休閑娛樂。大部分同學不喜歡讀名著,感覺沒意思,不好讀,讀不下去。另外家庭是學生課外閱讀的主陣地,可最適宜熏陶學生閱讀能力的家庭又未能提供相應的環境,能夠給孩子提供閱讀方法指導的家庭更是少之又少。面對閱讀一方面備受專家的推崇,另一方面在家庭中又備受冷落的現狀,作為閱讀主陣地掌控者的家長,又能做些什么來助力孩子們的閱讀呢。
一、打造閱讀環境,提倡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的目的是持續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同時豐富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渠道,營造和諧、溫暖、有文化氣息的家庭生活氛圍,讓孩子在共讀中健康成長。一個讓孩子不知不覺愛上讀書的環境,首先要有書,有很多書,讓家成為一個微型圖書館。其次,書要精心擺放有條理性,給人美感,要能夠觸手可得。第三,要創造條件為孩子打造一個獨立書房,讓孩子因為擁有書房而自豪。第四,要有一個一家人一起讀書的場所,精心布置,既適合靜靜閱讀,又適合熱烈討論。比如說一張圓桌,幾把專用的椅子,幾盆綠植足矣。
二、立足兒童立場,加強閱讀實踐
閱讀是打開通往世界大門的鑰匙,孩子們通過閱讀來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探索實踐。如果將閱讀與實踐結合到一起,讓孩子們親身體驗、感知外在世界,與文字互動、與段落對話,會遠比單純的閱讀給予孩子的知識和體驗更加豐富。比如,孩子們面臨各種興趣班,可以在閱讀時選擇《不萊梅的音樂家》,讓孩子們體會四位主角在年老時依然保持著對音樂的熱情和向往,然后帶孩子們去看一場音樂會,用音樂的恢宏和美妙引領孩子走向音樂的殿堂,同時提供孩子各種樂器的體驗課,由自己而不是家長來選擇感興趣的樂器學習。再比如,孩子們從小要培養財商進行經濟啟蒙,可以選擇《貝殼的秘密》,讓孩子們真正理解貨幣,一起觀看、關注世界經濟峰會和論壇的報道進程,如G20、達沃斯,幫助他們建立金融意識,而不是只在高考選擇專業時才知道“金融”。當然,兒童閱讀體驗環境的創設成人要立足兒童立場,看清兒童閱讀的真相,基于理解和尊重,給予兒童閱讀以必要的引導和互動,陪伴兒童一起在閱讀中放飛自由,認識自我,塑造自我。
三、創設閱讀活動,建構閱讀策略
閱讀策略是閱讀文章時運用的方法或技能。學生掌握閱讀策略后,可以更明白和理解他們所閱讀的故事或文章。但閱讀策略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主建構的,是“潛藏”在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中的。家長們可以帶領孩子閱讀后玩這些小游戲,如:我就是主角、邀請故事的主角來赴宴、給故事畫一張時間表、我是小記者、給故事畫一張地圖、故事的前傳和后傳、換一個角度讀故事、比較故事書與電影或動畫片等。孩子玩兒游戲完成閱讀活動的過程就是建構閱讀策略,找到閱讀的門徑,形成個性化閱讀的過程。
四、做好讀前規劃,增強持續閱讀
“合理、明確、興趣”,是制定讀書計劃的三個關鍵詞。問問孩子這個學期你打算讀多少本書?請把準確的數字寫下來。你打算讀什么書?書單越明確越好,最好能確定每本書的書名,這樣就可以準確執行了。最后根據個人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寫下你每天打算花多久看書,計劃在什么時間段或情形下看書,寫下你的安排,越明確越好。精確的數字,白紙黑字地被寫了出來,是一份孩子和家長可以看到的承諾。按照明確的設定數量來看書,減少了“不看書”的風險,縮小了“僥幸”的空間,有效地增強了閱讀的持續性。
閱讀是一輩子的修行,可能在短期內看不到明顯或直接的效果,很多時候它都是一項隱性技能。但孩子讀書越多,知識和知識之間能夠產生的連接就越多,也許某一天就能出現爆炸式的綻放。所以,讓孩子堅持讀書吧。
參考文獻:
[1]巴丹.閱讀改變人生[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2]錢理群.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