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聰聰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我國中小企業帶來巨大的沖擊。中小型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其蓬勃發展有利于繁榮我國國民經濟。反之,如果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受到沖擊,我國國民經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巨大影響。因此,中小企業面臨的此次沖擊不容忽視。疫情的肆虐凸顯了中小企業抵御風險能力差的特點。政府和中小企業應同時發力,采取有力措施,使中小企業渡過此次難關。目前,中央及各省市均已出臺多項相關政策,為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中小企業也應努力自救、積極作為,化“危”為“機”,爭取企業在疫情過后,脫穎而出。
【關鍵詞】新冠肺炎;中小企業;政府政策;企業自救
【中圖分類號】G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3-0001-02
0 引言
2019年底,中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以異常迅猛的態勢肆虐整個神州大地,封城、延遲復工、開學延期、居家隔離成為2020年初的關鍵詞。毫無疑問,這次疫情對社會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影響,尤其給中國經濟帶來了負面影響。中小型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新冠肺炎對其負面影響必須予以重視。
1 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
中小企業具有規模小,人、財、物等資源相對有限,流動資金占比高等經營特點,相較于大企業,中小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差。在這次疫情的沖擊下,中小企業的弱點更加凸顯。
1.1 運營難
中小企業具有經營方式過于傳統單一、創新形式少、流動資金占比高的特點。疫情的肆虐使很多依靠線下銷售經營的中小企業直接面臨現金流斷裂。企業還要面臨照付的房租、員工工資等費用,企業資本會很快消耗完畢[1-2]。更可怕的是,即便疫情得到控制,人們的消費觀念恢復到之前也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危機。
1.2 員工難
中小企業資金較小,一旦遇到經營危機,首要的就是進行裁員。中小企業的人才流動率原本與大企業相比較就要高很多,再加上中小企業遇到經營危機,企業極有可能將會造成大批失業人員。這一情況不但會加重社會的就業問題,在經濟恢復正常運營后更會降低中小企業在就業人員心中的地位,給重新招工帶來難度。
1.3 融資難
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融資困難,這是中小企業發展的一重大痼疾。在疫情的沖擊下,大企業出現資金不足,還可以向銀行申請貸款用于緩解企業的經營,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融資困難這一痼疾將會被疫情進一步放大,企業只能歇業或倒閉。一些中小企業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恢復,而有些企業會從此匿跡。這勢必會嚴重打擊中小企業的發展。
2 政策幫扶中小企業
疫情兇猛勢必會對中小企業造成巨大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政府和企業同時發力,努力將沖擊損失降到最低,為恢復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奠定堅實基礎,為中小企業蓬勃發展保駕護航。疫情防控期間,各省市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出臺相關政策,減少疫情負面影響。
2.1 減少負擔
疫情防控期間,中央及地方高度關注生產經營難、資金斷流的中小企業,各省市積極制定相關的政策,多方位地減少企業面臨的負擔。各地出臺的政策有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加大稅收優惠力度、降低和緩繳社會保險費,等等。湖北省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微企業,3個月房租免收、6個月房租減半;天津市規定因疫情影響辦理納稅申報困難的中小企業,可依法申請延期3個月申報;北京市停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這些政策都使中小型企業遠離倒閉邊緣。
2.2 保障正常運營
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出,要全力保障政府有序復工,幫助協調企業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及口罩、消殺用品等物資保障。各省市積極實施援企穩崗政策,將疫情較重的行業納入困難企業,給予生產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崗位補貼、在職培訓補貼。山東省加大穩崗力度,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一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河南省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暫時遇到困難的中小微企業,鼓勵其與職工協商一致后,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待崗等方式保留勞動關系,盡量不裁員或少裁員。
2.3 加強金融扶持
中國人民銀行出臺政策:金融機構要通過調整區域融資政策、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實施差異化的績效考核辦法等措施,提升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金融供給能力。北京市對因受疫情影響經營暫時出現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中小微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廣東省融資租賃公司要調整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還期限和還款方式,酌情減免不超過6個月的租金利息,免收租金罰息。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給予延期還貸、展期續貸、降低利率和減免利息支持。
2.4 做好政府服務
中央及地方積極強化面向企業的服務,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的文件中指出,要大力推廣中小企業的互聯網平臺服務,推動網上辦公、數字化管理,充分發揮國家和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及各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作用,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線上服務。河北省出臺政策實施加快項目審批節奏,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對與疫情防控有關、需實行緊急審批的事項,特事特辦、即來即辦,對線上申請但需線下提交紙質材料的事項,實行網上申報、線下郵寄材料的方式辦理。廣東省也積極完善審批工作“直通車”制度強化,強化涉企信息服務支撐。
3 中小企業積極自救
面對疫情的沖擊,中小企業不該被沖擊打垮,除政府的幫扶政策外,企業自身應積極自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呷哺呷哺”迅速抓住機會,給自己的產品定義為“比快餐更正式、比正餐更便捷”,利用這種分餐方式,迅速在市場上火爆;再通過現金流預售的方式獲得了大量的資金,快速搭建連鎖結構,成為我們國家兩家上市的火鍋店之一[3]。高風險的地方往往伴隨著機遇,企業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抓住高風險下的機遇,變不利為有利。
3.1 穩定企業軍心
中小企業應做好防疫工作,增強員工歸屬感,建立好企業形象,力爭企業在疫情結束之后脫穎而出。疫情期間,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和建設,應做到遵循政府部門規定積極復工,人員返崗嚴格檢查,員工在崗實時防護,用餐適度分散,工作區域定期消毒,同時做好需要遠程辦公的周全安排等。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讓員工在企業擁有歸屬感,認識到企業和員工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同時,進一步優化管理模式,讓中小企業向著更加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3.2 創新經營模式
中小企業應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尋求突破性業務機會。中小企業應保持市場敏銳度,努力尋找新的業務增長方向,創新經營模式。同時,尋求業務轉型和多元化布局,改變單一的經營模式,從而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2003年的“非典”疫情是人們記憶中的一場災難,由于無數人被迫足不出戶,因此給正在發展中的中國互聯網帶來了莫大的機會:京東商城、淘寶網、騰訊網和QQ游戲平臺,均誕生于這個特殊的年份,甚至在“非典”之前,劉強東從未想過自己會與互聯網發生關系甚至整個業態互聯網化。正如鄧肯·克拉克在《阿里巴巴:馬云和他的102年夢想》中寫到“‘非典疫情對中國互聯網產生了令人驚訝的有益影響”。如此說來,從積極的角度看,在這次新冠肺炎中也許有新的機會正在慢慢形成。
3.3 落實政策優惠
中小企業還應關注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將政府賦予的紅利充分利用。目前,中央級地方都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應對疫情的各項保障政策,中小企業應準確應用,使優惠政策真正落地,真正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4 結語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疫情不會打垮中小企業,有政府營造的良好政策環境和企業的積極經營,疫情過后,我國的中小型企業會更加成熟,更具競爭力。
參 考 文 獻
[1]湯敏.“非典戰爭”下一個戰場:救助中小企業[J].當代經濟,2003(7):1.
[2]曾艷,向海清,吳迎新.SARS對我國中小企業的沖擊[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3(4):10-13.
[3]王雷.面對疫情,中小企業如何破局[EB/OL].http://www.ctoutiao.com/2596890.html,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