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要:資金的有效運轉是企業一切經營活動的基礎。高效的資金管理為國有企業的穩步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能促進國有企業科學合理設立并實現戰略目標,推動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保證國有企業資金鏈的良性循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保障投資項目的順利開展。本文闡述了國有企業提高資金管理效率的重要性,分析了國有企業目前資金管理活動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資金管理;難點;創新措施
1 引言
企業無論屬于何種性質,是國內還是國外,資金管理滲透在企業生產經營整個鏈條中,在企業管理系統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資金對企業就如血液對人體一樣,只有具有良好血液循環的人體才會健康,良性的資金運轉才能保障企業的穩健、快速發展。同樣,對于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具備良好的資金財務狀況,除了促使企業健康發展,還能促進企業經營的擴張,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因此加快資金周轉時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是國有企業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內容。
2 加強國企資金管理的重要價值和基本原則
2.1 國企資金管理的重要價值
資金管理是國企財務工作的關鍵部分,也是企業管理的主要內容。為了保證國企資金管理的與時俱進,必須及時進行合理配置,提高資金管理效果,提升企業的風險抵抗能力。
2.2 基本原則
一是安全性原則。國企財務管理中,要經過資金流管理的強化,將企業資金存量控制的預期范圍內,維持資金流通的合理性,實現企業全面穩定發展的最終目標。二是效益性原則。企業常規運行管理環節中,必須及時進行資金合理優化,力求資金流通渠道的穩定拓展,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三是配置合理的要求。國企資金結構的處理中,必須考慮配置合理性,以期提高企業生產競爭效益、競爭水平。
3 當前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主要難點
3.1 資金不能按時到賬,妨礙企業的投融資
通常國有企業由地方人民政府投資并參與控制,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因受制于當地財政預算和財力狀況,使得部分地方國有企業尤其是新設立企業存在資金逐年到位或不到位情況,因此資本金先天不足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企業的正常運行、項目實施、規模擴張。但每年根據市政府投資計劃,許多地方國有企業都有相應的建設項目、規定的完成工期。面對企業資金、限期完成等多重壓力,一些地方國有企業資金籌集渠道只能由外部提供資金。但受到企業資產規模、信貸等影響,當貸款限額過低或銀行貸款不順利時,一些地方國有企業承擔的公益民生項目,往往因為資金大量缺口而擱置、延期,甚至存在“爛尾”現象,這既影響了國有企業經營,也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
3.2 資產負債率過高,企業經營風險進一步加大
資產負債率較高除國有企業業務發展方式、盈利能力、業務結構等因素造成外,資金流動性不強,同樣助推了資產負債率上升。“兩金”規模增長,導致公司日常營運資金緊張,部分通過無息負債增長將資金壓力傳導給產業鏈上的其它企業外,企業仍需要外部有息負債補充血液。一方面,導致企業資產負債率升高,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下降,財務風險增加,外部融資難度增大;另一方面,外部杠桿的加大,也對企業經營業績產生壓力,營業利潤因融資費用的升高而相應減少,反過來對國有企業的業績考核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3.3 管理工具落后,信息技術支持不足
國企在信息電算化信息系統的引入中,經常局限于某一部門或業務中,如會計核算環節,無法進行全面信息化處理,缺少全面預算管理、合同系統、ERP系統等。國企在信息共享方面受到較大阻礙,信息不對稱,溝通成本巨大,引發溝通效率低、時效性差問題。國企無法合理利用現有信息系統進行單位資金狀況的了解,缺乏信息技術的支持和保障,導致資金管理目標成為空談。
4 提高國有企業資金管理效率的建議
4.1 構建完善資金管理制度,規范相應內控體系
構建完善的國有企業資金管理制度包括兩方面內容:首先是要立足企業實際,改進企業資金管理制度,如設定合理的資金使用審批流程,明確崗位的審批權限,規范票據管理和應收賬款管理,責任到個人并納入績效考核,涉及重大金額的使用、對外擔保、投融資決策等事項,應明確要求執行集團聯簽流程并進行書面記錄留檔;其次是要健全內控體系,加強對資金管理的監督檢查,杜絕舞弊、挪用資金、越權審批等違法違規行為;第三是要定期或突擊組織專項內部審計,核對庫存現金、銀行存款余額、大額資金流向,檢查重大金額事項集體聯簽程序及留檔情況等,分析掌握資金管理內部控制程序是否存在不足,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管理層。
4.2 推動信息化建設,搭建資金管理平臺
企業管理工作,已經逐步進入計算機為核心的新時代,信息技術越完善,企業管理效益越突出。為此,國企資金管理工作中,必須考慮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開發,建立完整的財務信息系統,保證預算、核算、資金管理等滿足預期要求。經由信息化平臺的優化和應用,保證國企運營服務完成精確化登記和妥善管理,更為關鍵的是利用系統內部數據為企業未來發展,尤其是業務流、資金流的預測做出更為精確的分析處理。國企資金管理平臺的建立中,需充分考慮內部信息系統的發展和完善,保證集團公司、子公司的統一化管理,維持其在統一化平臺上進行工作。借助固化與系統的流程平臺,將資金管理工作進行源頭處優化,保證業務、財務工作的有效配合、相互支撐,盡量將靜態資金收支管控延伸到動態流向方面的妥善管理,保證資金流向的全面性、合理性,完成資金控制、資金監督的有效調控。
4.3 供應鏈金融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雖然從所有者性質上存在差別,但對整個國民經濟而言,民營企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很難想象在產業鏈分工日益細化和緊密聯系的當今,如果民營企業發生因資金回籠周轉等舉步維艱的情況,國有企業能夠獨善其身。因此,在供應鏈金融的背景下,國有企業作為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應依法積極支持配合上下游企業開展應收賬款融資,幫助解決上下游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以推動產供銷有序銜接。國有企業為上下游相關中小企業實現融資性擔保,加快資金流動,可有效促進相關企業的良性發展,也是為了國有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國有企業而言,需要把資金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因為它不但涉及財務管理,也關系到企業今后的管理和成長。國有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資金管理辦法,使資金得到優良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探索資金更深層的盈利方法,提高企業資金增值收益,實現企業多元化發展新格局,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姚盼.新時代加強國有企業財務資金管理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9(02):238.
[2] 李慧.國有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1):85-86.
[3] 劉芬.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及防范對策[J].科教導刊(下旬),2018(12):153-154.
[4] 熊燕.國有企業資金集中管理問題之我見[J].時代經貿,2018(34):70-71.
[5] 丁雪琴.淺析國有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貿實踐,2018(22):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