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露珊 劉洋
摘要:隨著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互聯網+新農村”應運而生,它給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農村電子商務這些年來不斷發展,它在助推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本文則以安徽省黃山市富溪村為例進行分析說明。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互聯網+新農村”;電商直播平臺搭建
一、富溪村直播推廣模式可行性分析
(一)富溪村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狀況
富溪村,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北部,隸屬于富溪鄉。2017年,徽州區富溪鄉富溪村被評為省級電商示范村,村內電子商務平臺自2017年6月建成以來,已為周邊農戶銷售約500萬元價值的農特產品。富溪村距離市區較遠,農產品銷售困難一直是當地經濟發展難題。為方便村民辦事、帶動農產品銷售,2016年建起了“富溪村線上服務中心”,設置了村主任推薦板塊,村委會主任擔任村內農產品代言人,幫助推銷當地農副產品。該站點自建成以來,打開了農特產品的銷路和增加了當地農特產品的銷量,又幫農戶代買飛機火車票、交納電話、手機費,切實方便山區農戶,贏得村民點贊。“富溪村線上服務中心”便是富溪村電子商務平臺的雛形。在“富溪村線上服務中心”的基礎上,2017年10月,富溪村電子商務平臺建成投入運營。
2017年,徽州區加快推進“電商徽州”建設,實施“121”電商產業發展戰略,順利完成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農村物流配送中心和48個村級電商站點建設,實現了村村通、全覆蓋。徽州區對農村電商平臺的支持和政策體系完善,也促進了富溪村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但富溪村電子商務平臺在發展的同時也受到自身基礎條件等因素限制,如:信息化程度低、人才和基礎設施薄弱、沒形成完善的電商、支付、物流、售后的配套體系等。
(二)富溪村電商直播平臺搭建的可行性分析
國家鼓勵電商企業要通過扶貧頻道、直播帶貨等多種渠道提供流量支持,開通農戶入駐綠色通道,拓寬滯銷農產品銷路。地方政府領導響應政策,充分抓住當下發展最迅猛的直播電商營銷方式,紛紛放下身段走進“直播間”,變身“本地農特色產品帶貨官”,為本地特產打開銷路,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如黃山市副市長直播帶貨,為黃山新茶和農特產品帶貨,9小時銷售額為420萬元。黃山毛峰是黃山的代表茶業,也是中國十大名茶,富溪村正是黃山毛峰的原產地,有產品質量和品牌優勢,如果搭建電商直播平臺推廣當地茶業以及農特產品,將帶來巨大的消費潛力。富溪村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基礎和其產業優勢與直播帶貨推廣模式結合,將打造富溪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富溪村電商直播平臺的搭建與管理
(一)富溪村電商直播平臺搭建
富溪村電商直播平臺搭建可依靠當地的電商資源和產業資源,在原有電商平臺基礎中加入電商直播這一板塊。2017年,徽州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正式建成,富溪村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離不開徽州區電子服務中心。徽州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按“多領域、廣覆蓋”的思路,構建“電商龍頭企業+村級電商站點+農副產品基地(農戶自產自銷產品)”經營鏈條,將兩中心與村級電商站點及農戶進行有效串聯。2017年富溪村被評為省級電商示范村,富溪村向徽州區申請電商直播培訓,在徽州區電子商務中心的支持下打開電商直播板塊。黃山毛峰是黃山的代表茶業,也是中國十大名茶,富溪村正是黃山毛峰的原產地,有產品質量和品牌優勢,如果搭建電商直播平臺推廣當地茶業以及農特產品,將帶來巨大的消費潛力。
(二)富溪村電商直播平臺管理
(1)人員管理
加大電商人才培訓力度和搭建人員組織結構框架。農村常年居住人口主要為老人、小孩,整體知識水平程度較低,缺少電商直播人才和電子商務基礎知識。富溪村要加大電商知識進農村,加大對村民的培訓力度,讓村民們掌握基本的電子商務基礎知識和技能,推動村民轉變思想觀念。在培訓村民的同時,號召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給返鄉人員進行電子商務知識培訓和開展電子商務業務資金補貼。對部分接受電子商務知識能力較強的村民進行電商主播培訓,村長或者書記為當地農產品代言人,給當地農產品增加信任度,打造富溪村村播模式。搭建直播主播+農村電商+配套物流為一體的人員組織框架。
(2)經營管理
建立富溪村農產品信息統一平臺和建立產供銷一體的農村電商產業鏈。首先要對區域內及周邊區域農產品信息進行調查、收集和整理,因此富溪村需要建立區域農產品信息統一平臺。農產品產供銷一體的農村電商供應鏈是電商直播帶貨的基礎,完善從消費者需求到電子商務平臺、大數據分析、電商銷售、配套物流、消費者反饋的整個價值鏈,打造“線上引流+實體批發+直播帶貨產業新模式。
(3)平臺安全管理
進行平臺安全維護和健全風險管理體系。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電子商務系統的危險源主要分為信息和信用風險。信息風險主要為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如冒名偷竊、篡改數據等;信用風險是買賣雙方的信用風險,即買賣雙方能否按照規則完成交易,它是建立在買賣雙方信任的基礎上,沒有完善的體系保障。針對電子商務平臺的安全問題,需要加大平臺安全維護投入資金,加強平臺維護技術,確保電商平臺不含病毒,采用接入控制機構,通過可靠認證才允許接入;對所有接入數據進行審計,對所有端用戶進行嚴格管理;對非法入侵進行檢測、審計、追蹤。根據信用風險可以建立信用等級系統讓農村電商平臺和客戶進行互相打分,作為電子商務平臺信用風險評估的依據,建立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
三、結語
本文以安徽省電子商務示范村富溪村為例,對農產品滯銷問題提出電商直播帶貨的營銷方法,希望以此方法解農貨之困,讓村民們足不出戶就能打開農產品銷路。針對富溪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和其電商直播推廣模式進行可行性分析,并對富溪村電商直播平臺的搭建和管理提出了對策,讓農村電商平臺再次迎來轉型升級的新機遇。
參考文獻:
[1]林廣毅.農村電商扶貧的作用機理及脫貧促進機制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
[2]盧寧.河南省農村電商驅動因素探析——基于“鉆石理論”[J].中外企業家,2020(15)
作者簡介:
葛露珊(1994--) 女 漢族 山西呂梁 碩士 單位 黃山學院 研究方向 跨國投資與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