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興
摘 要:企業的外協項目管理存在五種主要風險,必須要指出國內相關研究中提到的外協項目管理風險要點,并根據外協項目的各個階段實行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這樣才能夠及時解決問題并促進企業各個項目的融洽管理。本文就企業外協項目管理風險及解決路徑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企業管理;外協項目;管理風險;解決路徑
企業外協項目主要是指企業因為自身某些因素的限制,導致企業的某些項目必須交由另外的企業進行論證、設計、檢測或加工。所以企業一般會以簽訂業務外協/外包合同的方式,將某些業務委托給一些專業的服務機構或經濟組織進行實施,這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必須要重視外協管理風險的分析,找到合適的解決路徑,這樣才能夠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幫助企業獲得經濟利益。
1 企業外協項目管理中存在的風險
根據國內關于企業外協管理的一些研究分析,可以統計、提煉出外協項目管理主要存在的風險有以下幾類:首先,項目范圍與價格確定不夠合理,這是因為供應商的選擇不當,反而會導致企業在這一方面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其次,外協項目管理監控不夠嚴格,服務水平低導致企業無法實現目標;第三,項目中存在一些賄賂的舞弊行為,這是因為企業部分利益相關人員的涉及從而影響外協項目的正常開展;第四,沒有經過授權就對外簽訂合同,導致合同內容無法達到主體的要求,甚至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詐;最后,合同簽訂之后并沒有履行,這也會降低企業的經濟利益。
2 企業外協項目管理中風險的解決路徑
2.1 外協項目立項
企業外協項目立項要根據業務特點和發展規劃合理劃分項目范圍,在外協項目立項之前,企業應該進行充分的分析并合理組織項目技術方案,詳細說明項目的目標和內容,項目在開展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要求和指標,在審核完畢之后才能夠作為立項報告輸入。企業還應該組織編制立項報告,闡述這一項目開展的依據意義,并詳細說明項目的預期成果、進度安排、成員分工、潛在風險等,并采取應對措施,對于那些直接面向客戶的產品,必須要進行經濟性和功能性的說明[1]。
2.2 供應商選擇
供應商的選擇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分別是招標、單一來源采購和競爭性談判。招標的最大特點就是公平公正,能夠提高外協項目質量,幫助企業控制成本,但是如果涉及到技術指標或保密內容很難統一,不滿足招標條件。而單一來源采購方式所選擇的供應商,會讓企業的話語權降低,所以為了合理選擇供應商,企業應該首選招標方式。按照招標方式去選擇供應商,國內已經形成一套標準的流程,一般是由專業的招標代理機構協助企業去完成這項工作。企業在按照這些方式確定供應商時,要盡可能避免供方選擇不當而導致的企業損失,必須要嚴查商業賄賂等舞弊行為,從而保護企業所有參與人員的合法權益。
2.3 合同簽訂
在合同起草時,一般情況下企業已經確定了項目承擔方,并對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故合同文本雛形已顯現。然而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雙方必須要擬定最終的合同文本,保證文本和附件的完整。當然還需要根據每一個行業的要求,確定甲方是否要針對外協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的監督和檢查。而企業也需要將合同有關的所有信息納入到臺賬管理,標明簽訂時間、實施周期、驗收地點以及合同經費總額,并根據合同的進展定期更新臺賬[2]。除此之外,企業的財務及法務等相關部門也應該參與合同簽訂并審查外協項目承擔方是否具有主體資格,合同內容是否存在疏漏,是否具有潛在的糾紛可能性,從而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2.4 項目實施
所有實施手段都要根據合同的任務嚴格執行,并根據合同中的規定里程碑節點進行階段驗收。一般情況下,外協項目會分為設計方案驗收、中期驗收和最終驗收。在階段驗收中,承擔方應該提交階段交付物和工作總結,由企業去評估其是否和合同的內容相符。由于這項工作是由企業的驗收組去完成,所以驗收組在驗收完畢,還需要給予意見以及后續整改的內容。而企業的驗收組成員必須是企業的專家和骨干人才,他們工作經驗豐富,能夠確保工作的連續性,為企業提供真實的驗收效果,從而提高驗收質量。在項目實施中企業還需要定期分析項目履行的情況,如果發現存在異常或者偏差,必須要分析原因,協同承擔方進一步進行計劃的調整或者是合同變更。如果某一方違反合同約定,必須要協同法律部門去分析具體的違約責任,并根據合同規定去追究相關方法律責任。當然,其他部門也需配合并著重關注承擔方工作狀態及交付物質量,避免因管理不嚴導致服務質量降低,無法實現外協項目目標,讓企業蒙受更大的經濟損失。
2.5 最終評價
為了進一步掌握所有外協項目應用的效果,企業在外協項目完畢后,必須要考察其運行狀態,開展合同最終評價工作。按照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管理評價和投入產出效益評價。前者主要考察的內容是外協項目承擔方所選擇的內容是否執行?計劃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合同是否符合規定日期以及項目成果是否達到預先制定的要求;后者主要是評價外協成本投入和產出效果的匹配度,從項目獲得的成果這一角度,對企業業務發展進行深層次的評價。總而言之,評價結果不僅能夠體現外協項目的真實效果,所使用經費的效率還能夠反映管理的績效,企業只需要通過評價作用就可以積累這方面的經驗,完善管理流程,為接下來的外協項目做好充足的準備[3]。
3 結束語
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企業外協項目管理一般情況下是有潛在風險的,但如果能夠在每一個階段做好管理工作,找到潛在風險的解決路徑,就可以及時避免風險并確保外協項目的正常開展,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黃宏勝. 企業項目管理中的風險管理問題[J]. 中國商貿, 2020, 000(005):220-221.
[2]邵蘊輝.企業外協項目管理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J].新西部,2019(21):52-53.
[3]王林芳. 芻議企業合同管理風險辨識及評價[J]. 新金融世界, 2019, 000(012):108-109.
(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質量基礎設施效能研究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