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恩洪
摘 ?要:田徑運動既可以使初中生的靈敏度、柔韌、力量、耐力、速度等素質得到有效鍛煉,促進學生的身體器官健康發展,同時還能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緩解,有效培養學生的優秀意志品質,促進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有效提高。所以,初中體育教師應將自身的智慧充分發揮出來,對初中體育田徑教學方法予以優化,促進初中體育田徑教學質量有效提高,為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 ?體育教學 ?田徑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b)-0055-02
Abstract: Track and field athletics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nsitivities, flexibility, strength, endurance, speed and other qualit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organs, but also ease the learning pressure of students, and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excellent will qualities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social adaptability. Therefore,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wisdom, optimiz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ports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methods,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ports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qualit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的價值不能充分發揮出來,不管在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模式中均有諸多問題存在。新課標為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機遇,初中體育田徑教學要立足于強身健體的角度,結合娛樂和健身,豐富教學,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全面提高。
1 ?開展游戲活動,增添課堂教學趣味性
田徑運動競技色彩十分濃厚,借助開展豐富多彩的田徑競賽,既可以使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得到培養,同時還能將學生堅持不懈的心理激發出來,進而確保課堂教學更加高效,使學生運動能力有效增強。這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積極為學生提供競賽的機會,以期促進學生共同發展和進步。
以“乒乓球接龍賽”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學生科學劃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各組學生用顛球的方式從左往右傳球,哪個小組最先傳遞完球便獲得勝利,同時獲得相應獎勵。在這樣的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長此以往,學生便能積極主動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并為之后的體育訓練做好準備。
2 ?創設田徑教學情境,提高教學質量
情境教學法即教師立足于教學內容,按照教學目標,有意識、有目的地在課堂中創設一個和教材相貼近、體現教學內容、融合學科知識的情境,引導和帶領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積極學習,增強能力,在開展田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引導,讓其融入情境之中,提高教學有效性[1]。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設“趣味校園田徑會”的情境,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一些小組為跑步組,需要完成短跑和中長跑。一些小組為跳遠組,需要將若干段距離的立定跳遠完成,有的為投擲組,需要將不同距離段的實心球投擲完成,一些小組為配合組,需要將各種不同田徑項目組合而成的綜合項目等完成。在此情境中,因為各小組學生均需要完成相應的任務,為了高效完成任務,他們便會全身心投入到田徑項目練習之中。情境教學法可以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使田徑活動質量和效率有效提高,確保田徑教學更加有效。
3 ?以生為本,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
現階段,在教育教學中十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學習方式[2]。其中,自主學習是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有效渠道。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把握好,逐漸將師生互動的新教學模式構建起來。
以“推鉛球”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突顯出來。第一,借助多媒體把運動員推鉛球的精彩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并為其介紹一些鉛球運動的技術要領和發展史等內容;第二,運用多媒體課件把推鉛球的技術動作圖片呈現出來,讓學生在仔細觀察的過程中展開訓練和交流;第三,當學生訓練了一段時間后,讓其闡述自己的感受,其他學生展開補充和評價,并把較為理想的訓練方法總結出來。第四,教師適當分析和點撥,從而讓學生找出最佳訓練方法。這種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逐漸對田徑項目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積極主動參與到田徑項目訓練中,促進教學效果有效提高。
4 ?小組分層訓練,調動課堂參與積極性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同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3]。所以,要想將初中體育田徑訓練效果有效提高,初中體育教師就要在田徑訓練中對學生的差異性予以密切關注,就不同學生群體運用不同的教學評價標準和教學方式,以此將初中體育田徑訓練中基礎差的學生“吃不了”、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的問題有效解決,促進初中體育田徑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提高。
以“跳遠”訓練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小組分層訓練的方式,對學生的差異性予以考慮。在課堂教學之初,教師先為學生親身示范,并把跳遠運動的基本動作要領講述給學生聽,之后讓學生根據學號的順序,按順序試著跳遠,并記錄好學生的跳遠結果。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跳遠成績,把學生分成3個訓練小組,立足于各小組的實際情況將不同的訓練要求提出。最后,再要求學生基于訓練目標,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開展訓練活動。以此便能確保各個層次的學生均能有所收獲。
5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田徑教學的過程中,應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相結合,不斷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如此才可以將田徑教學目標順利達到。同時教師也要積極革新自身和學生的觀念,運用完善科學的教學方案,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主動性,讓其充分體驗到體育田徑學習的魅力,把更多的學習技巧掌握到,使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參考文獻
[1] 楊輝.淺議初中體育中的田徑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7(6):161.
[2] 續寶璋.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田徑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8(10):96.
[3] 李儒敏,畢永濤.優化初中田徑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7,14(1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