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楠 劉伊
摘要:民辦高校班級建設是系統化過程,內容涵蓋班級制度、思想、學風、文化等多維度建設。目前民辦高校班級建設存在著忽視班級和學生特征分析,建設目標不明確、缺乏有效計劃、實施方法單一等問題,嚴重影響班級建設水平。本文基于目標管理視角,結合民辦高校學生特征分析,提出以班級建設目標為導向,制定有效實施計劃,探究以目標引導和激勵,不斷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優化干部管理系統等途徑,為提高民辦高校班級建設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目標管理;民辦高校;班級建設
一、民辦高校班級建設現狀及問題
民辦高校班級建設是系統化過程,其建設水平直接影響高校學子學習生活品質。目前民辦高校班級建設水平參差不齊,班級干部隊伍甄選形式單一,班級文化特色不突出,班級制度不完善,班級建設過程缺乏監督與指導,其主要問題如下。
(一)班級制度建設形式化
班級制度是班級建設的基本保障,它規范、引導和保障班級建設全過程,班級制度作為班級成員的行為準則,有利于規范和引導成員行為,提高集體意識,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現今民辦高校班級制度制定大多直搬學生行為準則或借鑒優秀案例,未考慮民辦高校班級和成員特點,制定過程成員參與度低,制度執行力度不夠,班級制度建設流于形式化。
(二)班級凝聚力不足
班級凝聚力有賴于班級文化的高度認同和頻繁積極的活動互動。民辦高校班級部分成員熱衷于自我娛樂與休閑,漠視班級集體任務的完成,參加校園和班級活動積極性弱,對班級榮譽漠不關心,不愿意或較少參與班級榮譽的建設和優化班級建設活動中來,以自我為中心,集體意識淡薄。
(三)班級干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
班級干部是班級建設者與管理者,其管理素質與能力至關重要。目前民辦高校班級干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管理能力差異大,管理方式手段不科學,忽視合作,缺乏服務與大局意識。阻礙了班級建設優化進程。
(四)忽視班級干部培養與開發
班級干部是班級建設的核心力量,大多以民主選舉方式選拔,承擔著班級管理和建設的任務。然而部分干部功利思想嚴重,服務意識不強,群眾基礎不扎實,威性不高,服務方式與手段不得當,工作效率不高,干部隊伍渙散,執行力不強。民辦高校班級建設過程中,班級干部隊伍建設缺乏必要的周期性培養與開發,以幫助挖掘其潛能,提高其責任意識和管理能力。
(五)班級活動成員參與度低
班級活動有利于加強成員情感交流和增強凝聚力,是班級建設的重要內容。但部分班級活動效果不佳,有些成員認為活動占用個人時間,具有抵觸情緒,參與意愿不高,這也直接影響著班級干部策劃活動的熱情。即便全員參與的班級活動,有時也會受到“小圈子”“小團體”互動的消極影響,有悖于班級活動開展的初衷。
(六)班級建設缺乏監督與指導
民辦高校班級建設主體主要為輔導員和學生干部。由于素質、能力和工作水平參差不齊,班級建設過程缺乏動態監督、實時指導與支持,及時反饋與改進等環節。致使班級建設難以達到預期。
二、目標管理視角下民辦高校班級建設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忽視班級建設目標及實施計劃制定
班級建設目標是為高校班級建設提供方向,但許多民辦高校班級建設目標簡單定位于成為優秀班集體,優秀團支部等,建設模式固化,建設目標過于寬泛,指引性和激勵性弱。未考慮班級和成員個性化特征,制定過程缺乏溝通,群眾參與率低、目標知曉和反饋程度不足。使得班級建設目標形同虛設。
實施計劃為目標實現提供行動指南。但實踐中,很少有將班級建設目標層層分解,制定詳細的目標實施計劃及責任分工。缺少具體指標和措施,出現目標與行為脫軌,導致班級建設目標難以實現。
(二)班級建設管理制度不健全
班級建設管理制度是規范成員的行為準則,當前民辦高校班級建設管理制度內容主要涉及班級日常管理、干部管理、考核獎懲制度管理等。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學風班風建設,考勤和紀律。制度建設中班級干部管理重考核輕培養,獎懲制度不明確。忽視監督反饋制度,競爭機制,應急響應制度和突發事件預防制度等的建設,各類管理制度缺少試運行階段和群眾參與制定、監督、反饋及評價等環節,班級建設管理制度不健全。
(三)缺乏完善的班級干部管理系統
班級干部隊伍建設是民辦高校班級建設的重要內容,完善的班級干部管理系統有利于提高班級建設的效率。然而目前存在著干部選拔程序不規范、培養機制不健全、考核與激勵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導致班級干部隊伍渙散,難以發揮其應有作用。
(四)班級文化建設薄弱
班級文化建設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現階段部分民辦高校班級活動開展不豐富、成員互動不充分,整體精神面貌不佳。主要原因來源于學風建設欠佳、班級活動缺乏吸引力和班級成員參與率低等問題。
(五)班級管理者本位思想較重
輔導員和班干部作為主要的班級管理者,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確,缺乏服務意識。目前部分民辦高校輔導員在班級建設中更多的是上傳下達信息,召開班會數量少之又少,輔導員的經驗主義和固化管理使得班級建設水平難以提高。部分輔導員以培養干部工作能力為由,將各項本職工作交由班級干部完成,缺少對班級建設應有的關注。同時部分班級干部功利思想嚴重,為自身謀私利,漠視班級責任,這些都制約著班級建設的發展。
三、目標管理視角下民辦高校班級建設有效路徑研究
(一)確立具體的班級建設目標及實施計劃
目標管理視角下,為形成良好的民辦高校班級建設成果,以具體明確的班級建設目標為指引,制定符合班級和成員特點的班級建設目標,目標層層分解,注重班級目標與個人目標相結合,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制定完整的目標實施計劃,提高班級成員參與度,加強目標知曉度和滿意度。將目標量化和責任分工,不斷規范和激勵班級成員行為以達成目標。
(二)完善班級建設管理制度
班級建設管理制度應與目標相匹配,以促進、引導和規范目標實現。切實加強監督反饋制度、競爭制度、應急響應制度以及突發事件預防制度等制度建立,突破傳統班級管理制度范圍,建立全面的班級管理制度。
(三)優化班級干部隊伍建設
加強班級干部服務意識與責任意識,組建一批能力與責任心兼具的干部隊伍,優化班級干部選拔指標和過程,制定培養計劃,完善考核與激勵機制,加強監督與反饋,不斷提高班級干部工作勝任力。
(四)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民辦高校班級建設中應不斷加強文化建設,注重培養良好的班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營造良好班風學風;培養和諧適度競爭的班級文化氛圍;組織多元特色班級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不斷增強班級成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五)強化班級管理者的責任意識
輔導員是班級建設的引導者、班級工作的指導者以及班級干部的監督者,應不斷加強對班級建設的關注。例如對班級干部的有意識培養。同時干部也應注重自身綜合管理能力的提升,包括班級目標和計劃的制定、實施與監督,溝通與協調、評價和反饋等能力。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
(六)充分發揮教師監督與指導作用
班級建設不僅依靠輔導員和班級成員,各任課教師也應積極加入各系班級建設,加強課堂內外對學生的了解,掌握班級建設發展動態,提供實時指導與支持,輔導員自身準確定位,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班級建設的指導、培養與監督作用,
(七)完善高校班級建設成果考核機制
民辦高校應不斷完善班級建設成果考核制度,激勵與獎勵班級建設行為。依據學校、班級和學生特點,結合考評項目,制定科學合理的指標、標準、權重、考核主體、考核周期、考核方式等,內容包括班級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文化建設等,多維度對班級建設成果考核,同時建立成果溝通與反饋平臺,不斷改進與發展,全面提高民辦高校班級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程清宇. 人力資源管理背景下高校班級建設研究[J]. 高等教育.2017,(7).
[2]王旭東,羅少杰.高校班級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探索[J].改革與開放. 2019,(10).
[3]王云飛.高校本科班級凝聚力提升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8.
[4]劉玉.論提升高校班級建設實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01).
[5]王長冉.班級文化建設在班里管理中的作用[J].教學與管理.2017,(05).
(作者單位:江漢大學文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