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力昭
摘要:“三筆字”即毛筆字、粉筆字和鋼筆字,是在我國高等院校開設的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該課程是一門不可缺少的專業必修課。寫好“三筆字”是小學各科任課教師都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隨著教育部對小學生漢字書寫要求相關文件的陸續出臺,“三筆字”課程教學對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也顯得更加重要。這就要求該門課程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讓學生從中有較大收益。然而,目前在我國高等院校開設的小學教育專業中,“三筆字”課程教學沒有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主要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剖析,并結合本人教學研究,提出“三筆字”課程教學中問題解決的對策,以促進“三筆字”課程教學質量在小學教育專業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教育專業 “三筆字”教學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0-0204-02
“三筆字”課程是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其目的是經過毛筆書法、鋼筆書法和粉筆板書系統地學習與實踐,從中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從而改善提高自身的書寫水平,并能運用在未來所從事的小學教育工作中。
作為一名未來的小學教師,寫一手好的三筆字,不僅是能提升教學效果,樹立教師形象,帶動、影響學生寫好字的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審美理念,提高和傳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舉措。小學生正處于識字、寫字的重要階段,小學教師能給學生以規范、美的書寫教育,對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因此作為培養未來小學教師的小學教育專業所開設的“三筆字”課程及課程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該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
近幾年,小學教育教學的改革快速推進,教育部也不斷頒布和下發關于要求加強中小學生漢字書寫的相關文件,如2013年1月教育部就印發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2017年8月又印發了《書法教育總體目標及內容最新方案》,對漢字的書寫規范、中小學開設的書法課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小學教育專業的“三筆字”課程教學得到了一定的改進。但“三筆字”課程教育教學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影響著該課程的教學質量。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人將對該課程教學的現狀,問題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對策。
一、“三筆字”課程教學現狀
1.課時設置少,教學內容多
我國高等院校所設置的小學教育專業基本上都開設了“三筆字”課程,但是該課程“地位”相對本專業其他課程地位并不高。很多高校小學教育專業“三筆字”課程開設是每周兩節課,課時多集中在64—72節。學分為1—2個學分。課時少,學分小,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狀況。而且,在我國多數高校小學教育專業開設“三筆字”課程的教學一般為一學年。課程設置為毛筆書法占總課時量的一半,鋼筆、粉筆教學占總課時量的一半;在有限的課時內,教學內容為毛筆、鋼筆、粉筆的楷書、行書、草書,甚至包括書法史、書法賞析理論等。教學內容多,課時少,這一矛盾影響著“三筆字”課程的教學。
2.教學不成體系,教學效果不明顯
許多開設小學教育專業的高校,“三筆字”課程教學大多處于初級階段,教學上沒有形成體系,毛筆書法、硬筆書法分開授課,互相沒有連接。教材的選取也存在問題。“三筆字”課程,毛筆書法從顏體或柳體入門,字帖一般都選用唐代書法楷書名家顏真卿的《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柳公權的《神策軍紀圣德碑》《玄秘塔碑》。這些范本確實是經典之作,有著極強的藝術性,個性鮮明,法度森嚴,高度完善,卻未必適合“三筆字”教學。這種毛筆字教學與后面的硬筆和粉筆字學習脫節,教學上不成體系,容易給學生帶來困惑,教學效果不理想。
3.課程考核機制不科學
目前,我國高校“三筆字”課程考核多為集中式一次性考核,即課堂的結課考核。不論“三筆字”課程放在大學的哪個學期,集中考核結束,學習也就結束了。這樣的考核方式與三筆字課程自身特點不相符合,導致學生學習收獲不大,從而影響授課質量。
4.課堂學生人數多,授課質量難保證
絕大多數高校小學教育專業在開設“三筆字”課程時,不了解“三筆字”課程與其他課程的不同。課堂上學生一般在40人以上,甚至上大課,人數過百。這與該課程的自身特點相矛盾,使授課質量無法保證。
二、小學教育專業“三筆字”課程教學的問題成因
1.教師對“三筆字”課程認識不到位
首先,因為教師對該課程認識不到位,在日常教學中,并未對小學教育專業的“三筆字”課程與師范專業開設的“三筆字”課程進行區分,導致在該課程課時和學分設置與師范專業的相同,即課時少,學分小。其次,由于認識的不到位,忽視該專業“三筆字”課程的重要性地位。在教學過程中,“三筆字”課程與師范專業開設的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基本相同,沒有主次之分。內容多涉及毛筆楷書、行書、草書,鋼筆和粉筆的楷書、行書、書法理論等,教學重點不突出,教學不能深入。
2.教師專業素質不高
專業教師的教育與引導,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選擇合適的教材,搭建科學的課程教學體系,從而會有效的提高“三筆字”課程的教學效果。然而在大部分高校,尤其是非師范類的地方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卻面臨著“三筆字”課程師資素質不高等問題。有些擔任該課程的教師甚至不是書法專業出身,教師的書法藝術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欠佳,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搭建起毛筆、鋼筆、粉筆字三者教學體系。
3.課程考核與“三筆字”教學特點相背離
把“三筆字”課程與小學教育專業的其他專業課采用相似的集中考核方式,顯然是沒有抓住“三筆字”課程自身特點。書法學習的特殊性證明,練字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要改變多年以來養成的不良書寫習慣,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這樣不科學的考核評價體制,并不能有效保障“三筆字”課程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果。該課程需要長期的教學指導與練習,與集中的一次性考核相互矛盾,從而使考核流于形式,并不能為教學質量把好關。
4.教學資源不足
教學資源不足,是導致“三筆字”課程在授課的過程中課堂學生人數過多的主要原因。一是因缺少教師,所以在編班上課人數上就會多。二是因教學場地不足,在開設該課程時,為了排課需求,不少學校上合班課,課堂上經常出現人數過百的情況。
三、小學教育專業“三筆字”問題解決對策
1.增加課時,突出重點
首先,要認識到小學教育專業開設的“三筆字”課程的重要性。在現有的64—72學時和2個學分的基礎上,把學時和學分再翻一番。給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充分的時間,從而提高該課程教學效果。
其次,梳理各專業開設的“三筆字”課程教學內容,把課程重點放在硬筆楷書教學上,因為楷書教學對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執教意義更大。毛筆、行、草書的學習,可放到次要位置。在有限的時間內,突出重點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最后,固定課程開設時間,把“三筆字”課程設置在大學第一學期,這樣便為該課程長期學習贏得了時間。同時可以在課外建立“三筆字”專業的書法社團,把課程延伸到大學的三至四年里。通過社團平臺,老師可以與學生相互指導與交流,為課堂教學作有益補充。
2.搭建“三筆字”課程體系
首先,要引進專業的高質量的授課教師,加強“三筆字”課程教學。其次,可以外派現任教師多參加專業學習、培訓等,提高現有教師隊伍素質,保障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最后,可以聘請專家團隊與授課教師多方研究、論證搭建起“三筆字”課程的體系。這樣教師就能在授課中主次分明,邏輯清晰,有條不紊地開展教學,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如毛筆楷書學習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鋼筆和粉筆可以學習盧中南、田英章等的硬筆,這樣先在風格上保持基本的一致,學生就能較好地進行毛筆向硬筆的過渡,找出二者的聯系與區別,便于實際的應用和學習。
3.建立長期科學的考核體制
建立長期科學的“三筆字”考核體制,特別是硬筆楷書考核體制。把期末課程考核,與日常過程考核相結合。在過程考核中,把考核期限延長至三或四年,并分階段考核。這樣更符合書法學習的自身規律,為學習效果提供有力保證。
4.保障資源,開展小班教學
第一,高校要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要求,根據專業招生人數,配備相應的專業師資,這樣才能保障教學的效果。第二,根據“三筆字”課程的自身特點,建設專業的三筆字課程教室,實行小班制教學,班級上課人數不超過30人。在小班教學中,教師才有時間精力對學生的問題給于針對性的反饋和指導,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三筆字”課程教學是小學教育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良好的書寫技能是每一位小學教師必備的教學基本技能。針對現階段高校小學教育專業開設的“三筆字”課程教學的現狀問題,以及造成的問題原因的分析研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更好地促進該課程教學質量,從而為培養更加優秀的小學教師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寧,李璇,鄧平.淺析我國基礎教育“三筆字”教學存在問題和解決策略[J].知識文庫,2018(3):33-35.
[2]余大珍.芻議中師基本功“三筆字”的訓練[J].青海教育,2001.
[3]張蓓蓓.高校師范類入學新生“三筆字”書寫現狀分析及對策[J].大眾文藝,2015.
[4]呂衛寰.略論大學“三筆字”教學[J].大眾文藝,2016.
[5]萬應均.師范生“三筆字”課程設置與過關考核方案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