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芳桂
關鍵詞:公立醫院 ?全面 ?預算管理 ?現狀 ?對策
(一)有利于有效地應用預算資源
對于公立醫院的發展而言,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非常有助于有效地應用一系列的預算資源,以使預算控制的實時化與立體化實現,確保最大程度地應用預算資源,很好地解決預算管理中浪費資源的問題。總之,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在公立醫院的創建,不但可以使投入的成本降低,而且可以取得更大的收益。
(二)有利于提高預算收支管理意識
為了跟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相適應,關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可以推動醫院內部的管理工作者提高預算收支管理意識。盡管公立醫院的投資建設者是國家,可是也應緊緊圍繞市場經濟,需要重點管理預算收入以及支出,這樣一來,可以實現公立醫院預算收支管理觀念的強化以及醫療行業發展的一系列需求。
(三)有利于增強預算執行觀念
對于全面預算管理而言,參與者是全部的工作者以及所有的部門,其擔負著自身責任范圍的預算管理職責。因此,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施可以增強醫院員工的預算執行觀念,從而真正地貫徹實施一系列的預算執行工作,從而使預算管理的目標實現。
(一)預算編制程序缺少科學性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參與者是全員性的,在實際貫徹實施時要求一系列科室與管理層的互相協作。因為在公立醫院滲透全面預算觀念的時間比較短,沒有吸引全員的高度關注,編制預算工作者也僅僅被看作是年度規劃或單一財務部門的職責,所以上級領導忽視、下級部門應付造成難以在一系列的科室、職能部門、層級之間有效地交流、論證信息,從而使預算數據缺少準確性與科學性。除此之外,作為傳統編制預算的部門,財務部門缺少積極主動性,只是被動地根據有關標準粗略處理有關數據,沒有深入科室細分與核算一系列的項目,從而難以編制科學的年度預算。
(二)預算編制不合理
公立醫院在綜合編制預算的情況下,大都通過部門預算取代內部預算,編制預算旨在向主管部門申請財政資金,滿足上級部門要求,而不是基于醫院內部管理強化的思考。在工作過程中重點根據醫院平時的支出、人事部提供的信息等編制預算,編制預算依舊屬于單純的收支預算內容,信息源單一化,牽涉到的部門較少,預算難以有效地聯系整體層面的戰略規劃,因為不合理地配置資源造成預算脫離發展規劃,所以不利于實現醫院的整體戰略目標。
(三)預算編制應用單一的方法
當今,不少公立醫院在處理預算數據上應用增量預算的編制方法。增量預算結合有關制約因素的改變現狀以及基期數據分析對下期年度預算業務量進行預計,然后在優化基期預算項目和數額的基礎上編制下一期的預算。這種編制預算的方法便于操作,其不足之處是對基期數據的依賴性比較高,如果基期數據的準確性與科學性缺失,那么以此為基礎編制的下期數據跟實際相脫離,而在實務中通常立足于基數增加預算數據和項目,因此這樣難以激發一系列科室的熱情。總之,公立醫院太過單一地編制預算,難以綜合地兼顧一系列改變的因素對預算形成的制約,從而難以真正地體現預算管理的實際價值。
(四)預算面臨編制的盲區
在編制預算的情況下,公立醫院固有的方式僅僅涵蓋院級的藥品以及醫療收入。近年來,政府更加重視公立醫院的投入,不斷增加投入用于科教項目,而重點學科建設、新技術新項目也使公立醫院越來越具備市場競爭優勢,這樣一來,在編制預算的情況下沒有兼顧開展的新業務形成的不利影響作用,最終造成預算編制存在盲區。對于支出預算的編制通常只是牽涉到業務預算,并且比較簡單地處理資本性支出(基本建設項目、大型設備等)預算,從而經常出現預算執行率低的現象。
(一)選用合理與科學的預算編制法
公立醫院能夠應用增量預算統一其它的預算編制法,再結合預算項目的實際現狀以及開展業務的實際需求。其它一系列編制預算的方法是固定預算、滾動預算、零基預算等等。醫院應明確不同編制法的特點和優勢。增加預算法結合固定預算法適宜應用于要求控制形成的辦公費用(會議費、差旅費等)的預算編制;零基預算適宜于教學科研項目等不經常形成的支出與收入的預算編制;能夠以年度滾動預算法編制資本支出預算;彈性預算編制適宜應用于密切聯系醫院業務的支出預算(衛生材料支出、藥品支出等成本費用)的編制。
(二)圍繞戰略目標編制預算
公立醫院編制預算的時候要緊緊圍繞戰略目標進行,密切統一發展規劃對醫院的資源科學地配置。并且,在管理預算實施以及評價預算實施效果的基礎上優化業務活動,以很好地銜接醫院的預算和戰略。在戰略出現改變的情況下,需要體現在預算當中,制定科學的預算目標。例如,當明確提高醫療收入含金量和調整收入結構的情況下,將醫療總收入中衛生材料和藥品占比的減小、預期勞務性收入占比的增加體現在預算中。
(三)健全支出與收入項目的預算編制
為了防止缺少收入預算項目,收入預算需要涵蓋全口徑的收入項目:能夠讓醫務部門立足于平均收費水平與目標業務量編制收入預算;通過財政部對預算的批復情況編制關于財政補助收入的預算;結合課題以及教學經費編制關于科教收入的預算;而歸口部門結合一系列類別下設的明細收入情況對其它收入項目的預算情況進行編制。針對支出預算而言,以收支預算以及收支相抵作為基本的原則,創建綜合預算(財務預算、資本預算、業務預算)支出體系。業務預算堅持收付實現制的原則,讓一系列的業務歸口管理部門仔細劃分業務種類且實施編制;針對資本預算而言,公立醫院需項目管理法,并且需要論證納入資本預算的項目的可行性,以及評估支出與收益,從而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四)注重管理和監督全面預算
公立醫院對執行的全面預算的控制需要分析預算以及增強內部控制監督能力。在執行預算的情況下,一系列科室能夠根據病種對整個周期的現狀進行監控,記錄控制臨床路徑的現狀,探究重要成本費用與預算標準,生成全面預算分析表,然后結合因素分析法以及趨勢分析法對比實際跟預算的不同,探究形成不同的因素,制定優化對策。其中,需要很好地統一收入預算和業務量預算,考核藥品費、衛生材料費等剛性項目的預算執行率,考核三公經費等非剛性項目的結余率。除此之外,有關部門需要追蹤預算開支,審核發放資金的用途,提高資金應用控制率。
綜上所述,在醫院財務管理中,全面預算管理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具備較廣的應用范圍。本文僅僅分析了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一些共性問題和對策,然而,在具體公立醫院的執行中也應兼顧外部條件的改變導致的實際不同之處。
參考文獻
[1]趙璐.新醫改背景下我國公立醫院預算管理策略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9(30):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