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冉
關鍵詞:企業 合并重組 財務管理 問題及對策
企業集團由資本投資活動從而形成的各個企業成員之間相互制約管理的關系,這種相互制約管理的關系,在集團體制內部已經成為了產權連接的主要樞紐,企業在并購重組之后會形成一個大型的企業集團,這樣的方式對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來說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但是企業在合并重組之后,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財務管理體系的改革問題。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經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企業在經濟市場中脫穎而出,給經濟市場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雖然新興企業的加入讓經濟市場的發展速度越發迅猛,但在市場發展迅猛的壓力下,一些企業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為避免企業出現經濟管理問題,一些企業選擇了進行合并重組,合并在經濟市場中應用的本質就是把兩個或以上的企業進行結合統一進行管理和運作,所有的人力和財力都屬于共用的,并且只有一個法人身份。合并工作較為簡單,只要各個企業的管理人同意進行合并,就可以把各個企業的人力和財力等進行統一。企業在合并時,各方要簽寫相關的資料用以明確法律意義上的責任與義務。對于合作而言,主要是兩個或者更多的企業融合在一起,自身資產也將合并在一起,并單獨安排一個法人。因此,簽寫相關合并重組資料的企業當事人要對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和經濟管理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在符合自身企業發展情況下,對合并重組方式進行選擇或指定。只有做好完全的準備,才能達到理想的預測結果。
現階段,兼并和收購是最常見的企業合并重組的模式,兩種模式的統一性企業方案實施的原則不僅要確保在合并重組企業各方的同意下進行,還要盡可能確保各企業在合并重組后可以取得理想的經濟效益。企業的兼并有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和混合并購三種形式,不同的兼并形式適用于不同的企業關系。橫向并購適用于風格、形式、地位等相似的企業,對此類企業進行并購主要是為了減少市場競爭對手,提高自身地位??v向并購是指企業針對供應商、客戶進行的并購行為,通過企業并購實現工作生產的一體化,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減少企業經濟流失,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地位?;旌喜①徥遣话鲜鰞煞N并購情況的并購行為,恰如,一個企業的并購行為并不針對其競爭對手,也不針對企業的供應商和客戶,而是針對擁有與自身發展有較強相關性產業的企業。這樣一種多元化的收購行為就屬于混合并購。
(一)不合理的關聯方交易
我國經濟市場的交易都是以透明、公正為前提的,企業在合并重組中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自身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前景。合并重組的企業如果有一方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自身企業的發展方效益,會對經濟效益造成交叉現象,進而會嚴重改變企業合并重組的發展,與經濟市場進行透明、公正交易的前提要求相違背。譬如,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股權轉讓的作用原本是為了在市場交易中對企業進行經濟管理,以有利于通過股權的操作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一些合并重組的企業為穩固市場的地位,會低價轉讓企業股權,這將使得企業效益出現下滑,損害企業利益,造成財務問題。
(二)未進行財務制度與流程的整合
不同的企業在經濟市場中發展時有不同的重點和策略,所以各個企業在合并重組前的經濟情況和經濟管理方式都是不同的。一些企業在合并重組后不能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方式、流程和制度進行相應的調改,會造成財務管理制度的不統一,不利于合并重組后的企業發展,也失去了企業進行合并重組工作的意義,如果合并重組后的企業不對財務制度與流程就行及時的調改和統一,會給后續工作的展開起到阻礙影響。
(三)經濟利潤的操控
企業財務計量工作是企業合并重組后的重要工作之一,企業財務計量工作的指定要符合企業自身情況,不要為符合市場情況而忽略自身情況,要對企業財務會計和資金資產進行統一的管理,避免在實際應用中因為制度不明確而出現操作不當的問題。企業對財務利潤進行操控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利用股權的運作來獲取經濟效益,利用企業股權的轉讓和置換以起到企業合并重組的經濟效果。
(一)完善財務運行體制
財務管理部門在企業中占據中舉足輕重的作用,還具有一定的自身權利和義務,其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對企業的資金、資產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和分配,確保所有資金進行合理掛周轉。一般在企業合并重組后起到財務管理作用的是母公司——要對所有子公司的財務起到管理作用。
母公司存有財務管理部門不代表子公司不需要,所有的子公司也要具備財務管理部門,其部門的設立也要與母公司所設立的部門有所關聯。企業的決策權直接關乎這子、母公司的關系,如果企業的決策權較為專制,則無法給子公司發揮的空間,如果企業的決策權較為民主,則無法給母公司相應的權利。為防止這一現象的發生,可以在企業的決策權中應用集權和分權相關聯的制度,以確保企業在市場中的發展。
(二)完善財務管理方式
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讓企業對自身的資金和資本進行系統的把控,也可以有限確保企業資金周轉的科學性??梢姡喜⒅亟M的企業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完善是至關重要的。現階段,企業合并重組后的財務管理模式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總公司延續使用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并沿用在子公司中,另一種情況是總公司根據子公司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確定后要求企業安排相關的員工加入董事會,以便了解工作內容,對工作內容下一些決定。然后在企業中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推廣和落實。
財務管理制度完善的主要目的如下所述:(1)提高工作效率。財務管理制度的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的規范員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狀態,降低工作錯誤發生的概率,有限提高企業的運轉能力;(2)提高工作質量。財務管理制度的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規范員工的行為,防止一些謀私利的現象發生,保障工作運行的穩定性和科學性。
(三)構建責任會計管理,有效降低成本費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目前,一些合并重組企業存在跨省市、跨地區的問題,還有的包含多個子公司,在經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企業要對責任會計管理制度進行創建和應用。責任會計管理制度的設立聯系在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間的責任關系,其制度的設立和落實可以對企業財務責任進行系統的管理和把控,有利于財務進行核算。責任會計制度在合并重組企業中的應用,可以有限保障企業責任在各層面、各環節的體現和貫徹,讓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財務管理都可以得到穩定的進行,獲得理想的經濟收益。
(四)統一管理目標防范財務風險
傳統財務管理體系的運作方式只針對單一的部門和企業,所以傳統的財務管理體系不適用于合并重組后的企業。為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合并重組企業要對財務部門進行統一管理。譬如,合并重組企業對財務管理制度調改的首要工作就是創設財務交接制度,要求所有的財務的周轉要得到相關員工人員的肯定。在出現問題時,對財務周轉賦予肯定態度的員工要擔當所有的責任。還應該要對閑置物品進行制度管理,要對所有的工具、設備進行檢測,確定企業中所有的閑置物品,然后依據市場經濟和自身情況對閑置物品進行處理。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進行合并重組的企業需要找到適合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模式,并對新企業進行統一的財務管理,以此來提升重組后企業的經濟效益,從而提升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具體表現為在進行企業財務管理優化時需要轉變以往的財務管理制度并將財務預算管理進行落實,還要完善財務集中機制,從而提升整體的財務管理水平,以更好的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經濟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1]陳琛.企業合并重組的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19(12):77-78.
[2]徐寒婧.淺談企業合并重組中的所得稅事項問題及其處理[J].納稅,2019,13(34):31.
[3]秦玨.試析企業合并重組的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9(21):169-170.
[4]王愛花.企業合并重組中財務管理體系革新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32):45-46.
[5]姜雪英.試析企業合并重組的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8(14):150-151.
[6]葛小英.試論如何加強財務管理在企業合并重組中的作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