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迎慶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基建項目 ?全成本控制
首先,全成本控制權責劃分不明。基建項目的全成本控制工作不僅要貫穿于基建項目的始終,還要分解到項目的各部門中去,形成全員參與、共同控制的控制體系。現階段,大部分基建項目內部存在重業務輕管理的局面,業務人員不懂成本控制、財務人員不明業務操作的現象屢見不鮮。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也還未制定明確的各部門成本控制權責的規章制度,如財務部門負責成本控制的什么內容,業務部門承擔成本控制的什么責任,受托建設方應履行成本控制的什么義務等。業務部門主要考慮建設工期及工程質量問題,不關心成本控制,受托建設者只關心項目建設問題,財務部門受人員精力、素質等因素的限制,長期局限于基建項目簡單的賬務收支核算工作。
其次,全成本控制措施流于形式。成本控制措施的落實是保障成本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前提。雖然全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已得到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視,但具體的針對基建項目制定的成本控制措施還有待完善且落地效果不高。比如,在項目的規劃設計階段,相關人員未按要求對項目進行預先勘察或成本把控,未依規定展開評審、在對比中選擇最可行方案,甚至一味追求建筑的樣式或功能性,選擇建設難度大、材料成本高的工藝,基建項目設計存在缺陷、資金壓力大等問題時常發生。在招投標環節,行政事業單位經常因競爭機制不完備而導致材料采買成本超出預期。在項目的具體實施階段,不執行或部分執行成本管理要求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未經審批更改項目設計方案、擴大基建項目建設規模的做法很容易導致項目超支、工程延期,引發違法風險。
最后,全成本控制保障機制有待完善。阻礙行政事業單位全成本控制工作展開的因素多種多樣,人員素質、權責分配、控制意識、規章制度等均對控制措施的落實產生影響,保障全成本控制工作推進機制的缺失同樣也是引發基建項目成本管理難以為繼的重要因素。比如,溝通渠道堵塞、信息獲取機制匱乏。具有針對性的成本控制方案應基于基建項目實際情況、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形成,以基建項目建設目標為導向制定全成本控制要求,將成本控制總目標逐級分解直至每一位員工。但是,行政事業單位大多只關注建設初期的信息收集,進行項目設計及可行性分析,實施過程中的賬務開支、成本控制等數據則散落在各部門之中,因信息不對稱,財務部門很難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實時調整預算方案,預算超支等情況只有待結算時才能發現。此外,動態化的監控體系也是保障成本控制有序開展的重要機制。
(一)明確職責分配,健全責任體系
為將基建項目成本控制責任落實到每一位員工,行政事業單位應構建權責劃分明確、層次分明的責任體系,確保各部門清楚地了解本部門在成本控制中的權限和職責。建立成本控制責任體系的第一步在于聘請專家或成立專門小組對基建項目的總目標進行分解,逐步形成部門目標和個體目標,并根據該目標測算部門與個體如何行動才能實現上述要求即形成部門責任與個體責任。對中高層管理者而言,其作為部門一把手,應做好部門內員工成本控制責任分解工作,以效益性和可行性為原則,通過分級授權的形式將成本控制的部分權限下放至員工,在提高員工工作責任感和成本控制主人翁意識的同時做到追責到人,減少基層業務人員互相推諉的現象。對于受托方的成本控制責任,行政事業單位可在與受托方簽訂合同時明確約定雙方應承擔的責任內容、責任范圍及對接口,將合同價格控制在適當范圍,根據既往經驗預估后期建設過程中因責任劃分不明而導致的糾紛并將其落實到合同之中,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二)優化項目流程,推動措施落地
對基建項目進行流程優化、規范業務操作手段是促使成本控制措施落地、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的有效方式。基建項目規劃環節要始終秉持安全、經濟、可行的原則,以完成基建項目建設投資目標為導向,事先確定基建項目設計標準、材料設備選購標準及項目建設質量標準等。項目設計方案必須在充分掌握、分析施工現場整體狀況的基礎上進行,減少因設計紕漏而引發的項目重建。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做好項目設計方案的評審工作,從技術難度、經濟效益等方面全面查考各方案,優中選優。在原材料及建設設備的采買環節,單位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選擇服務好、信譽高、價格合理的投標者,借助供應商良好的服務水平提高基建項目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在項目正式實施階段,單位不僅要與施工方緊密配合,緊盯施工進度,嚴審變更申請,減少因施工方隨意變更項目設計方案與建設標準而引起的建設成本遠超預期等情況的發生,還要根據合同要求及施工進度辦理結算支付,減少因支付時間不合理導致的財務費用提升。
(三)加強信息互動,完善監控體系
數據是成本控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行政事業單位可根據既往項目經驗做好項目的統籌規劃,展開可行性分析,預估項目總成本和各階段實施費用,明確資金分配方案和使用方向,確保各階段項目資金配置合理。在基建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事業單位各部門尤其是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間要及時交流信息,依托信息化數據收集、整合、分析平臺做好材料費用、人工費用、設備費用等使用記錄,安排專人負責各環節的成本核算并定期召開成本報表討論、公示會議,以便項目負責人、業務人員、財務工作者實時掌控成本變化、調整項目方案。在項目驗收階段環節,財務人員除了要做好基建項目的結算工作外還要比較實際支出與預算資金,探究偏差原因,將項目執行的情況反饋給各部門,以期為后續基建項目的開展提供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可依靠權責分明的責任體系形成相互制衡的監控局面,依托信息化平臺構建舉報反饋平臺,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獎懲分明,打擊違規行為。除此之外,自覺接受會計師事務所、外部審計機構等社會機構和社會群體的監督,認真對待外部監督力量的專業意見也是避免項目違規的重要方面。
基建項目具有流程性特點,大體按照項目規劃、立項、招投標、概算、實施、驗收、結算展開,不同階段建設目標互異,費用支出也有所差別。因此,針對于基建項目的成本控制既要做好整體的項目預算,也要制定針對于各階段的成本控制計劃,將成本管理貫穿于基建項目始終,實現全過程的成本控制。這就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做好組織內基建項目全成本控制問題探討,基于此分析成本控制優化路徑,提高控制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濤.事業單位基建項目全成本控制問題簡述[J].會計師,2017(17):62-63.
[2]劉赤亮.關于基建項目成本控制工作的研究[J].財會學習,2019(2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