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摘 ?要:近些年,我國對于學校體育課程標準的改革逐漸的系統化和簡潔化。讓體育教師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對于教學目標和內容的把控較為完整。本文通過查找文獻的方法,對近些年中英體育課程相關發展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描述和比較分析,從中總結出適合我國體育課程改革所應用的相關措施和理念,為我國體育教師在日常對于教學大綱的理解和體育授課過程中理念的實施奠定更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中英 ?體育課程 ?改革 ?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3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a)-0152-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for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has been systematized and simplified gradually. Le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daily teaching process, for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content control is more complet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zes, describes and compar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measures and idea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It will lay mor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our PE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syllabus and implement the concept in the process of PE teaching.
Key Words: Chinese and English;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Comparative study
進入到21世紀以來,全球化各大經濟體之間的競爭也日漸激烈,各個國家對于人才的培養力度也逐年增大。能夠看出,在世界范圍內,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的大國觀念,我國對于體育課程改革的力度也呈直線上升的狀態。人們通過對于課程的相關改革來提高人們的素質,從側面促進國家的振興。
1 ?中英學校體育課程的設置
中國學校體育課程的設置。我國課程標準的設置主要是以對學生身體運動的練習為主,在保證中小學生身體健康促進的同時,加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力度。在基礎教育階段對于學生的技術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并且在與其他課程融合過程中要加大體育課程的全方面促意義。在學校體育課程的設置過程中,不僅要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對于學生在社會適應能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我國對于體育課程的設置在在建國初期主要是適用國家建設與發展為中心進行課程的設置,現階段我國體育課程設置主要是根據學生人才培養的實際意義進行課程內容的布置。新的課程改革要求課程建設的中心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發展。
英國體育課程的設置。1970年之后,世界各個國家對于現階段社會發展的經濟結構與本學校教育課程的相關的滯后性產生了很多的矛盾,致使對于各種課程類型改革的形式發生改變。由于英國獨特的宗教信仰與課程設置相關的各種各樣的內容。也隨之發生一系列的變化,要求16周歲以下的中小學生要初步對于法律課程的教育。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要開設不同的課程,在學生進行體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一系列的干預。最重要的是從小要培養學生終身參加體育的好習慣。政府機構要在日常設置更加強大的保障體系。
從體育課程的設置內容上能夠看出,我國對于體育課程設置內容的過程中,雖然設置內容相對較為豐富,在平時的實際操作中體育教師要根據復雜的教學目標。對學生在日常的體育鍛煉進行各種各樣的設置。這樣做的弊端很容易讓學生在平時的鍛煉當中忽略了實際的鍛煉過程,讓體育教師無法真正地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衡量。英國在體育課程設置內容上相對比較簡單,強制要求每周要確保學生2h的體育鍛煉活動,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鍛煉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教授。對于學生在日常的思維靈活性和體能訓練過程中有較好的操作。
2 ?中英學校體育課程的目標
中國學校體育課程目標的設置主要從4個大的方面對健康與體育課程目標進行相關的分類。首先課程目標中主要對學生的身體體質健康及其心理素質和相關的愛國主義情緒都有很好的體現;其次從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對于學生在運動參與的情況及其相關的運動技能,掌握身體狀況和社會心理適應能力進行描述;再次從學習課程目標的難度,對課程進行水平相關能力的評估;最后通過有效的效果目標來衡量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主要從4個不同方面的目標,對學生在整個體育課程的不同階段進行各種課程最終目標的評估。
英國體育課程的目標設置。從1999年英國對于學校體育課程標準進行了規范性的設置。在精神、道德、社會、文化綜合性發展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目標體系的構建。整體上對于學生在規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上都有很大的偏重,通過體育運動設置更多的文化促進。其次,通過體育課程的實施,達到對于學生在日常生活技能和運動技能的培養。最后,通過體育課程課程目標的設置能夠促進學生在不同階段對于文化課的學習。
從整體體育課程目標設置的過程中能夠很容易發現,我國對于體育課程的設置主要是從對于學生身體健康及其心理相關影響,針對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年齡段所設置的各種不同的目標。對于英國的體育課程目標設置主要是從人文道德觀念中,進行初步的目標設定。除了對于學生在強調身體健康促進目標之外,更重要的是綜合性的社會文化道德培養過程中要求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學習的目標非常的重要,這一點值得我國學校體育課程目標設置進行借鑒。從整體的實施意義上能夠看出我國對于體育課程目標的設置系列相對比較繁瑣,容易讓體育教師在實施過程中產生一系列的混亂。英國的設置目標比較簡單,容易讓更多的體育實施者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操作。
3 ?結語
中英學校體育課程的相關對比能夠看出,根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國各種取消體育課程的設置相對比較繁瑣,內容比較豐富,然而最終的鍛煉效果相對較差。英國對于課程目標的設置比較簡單,容易操作,對于學生在日常的鍛煉過程中,細化的要求較少。這一點是值得我國對于學校體育課程改革過程中借鑒的內容。
參考文獻
[1] 張學忠,王俊.我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發展30年回顧[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1,3(6):54-58.
[2] 毛振明.回顧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31(6):105-110.
[3] 牟善文.美國SPARK課程模式小學生體育課能量代謝特點及干預實驗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6.
[4] 李忠堂,閻智力.我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60年回顧[J].體育學刊,2010,17(12):52-56.
[5] 馮海波,楊國慶,劉文魁.中外體育課程目標比較分析[J].運動,2010(11):78-7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