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遠
關鍵詞:財務共享模式 大數據 互聯網+ 財務會計框架
財會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工作,無論是在哪個時代,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都是會直接影響一家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業務操辦,對應著一家企業的發展和收益。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已經深入社會各層面,同時也越來越多的領域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開創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財務管理方面也基于此技術打造了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平臺。所以在該技術的應用下,企業方面對財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財會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數據處理能力,更要在現階段對大數據財務會計框架進行探究,有利于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一)云計算技術與財務會計
大數據是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產物,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的信息網絡越來越頻繁,信息量越來越大,在數據方面的傳輸和處理方面需要在方式上進行巨大的變革,云計算技術依托此情況而誕生。財務會計對標著企業的發展及業務處理,當企業面臨數據時代的深入變革時要考慮適應時代,利用數據信息及云計算技術對企業的管理情況、運營狀況、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剖析,有利于節省人力資源和提高財會效率。
(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是一項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旨在為客戶提供較為專業的財務信息,該模式將互聯網經濟與企業貢獻思想結合,將該模式覆蓋地區的財務會計人員統一集合,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集中進行財會工作。該模式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標準,為各行各業的財會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標準化模板,并且較大的提升了財會工作流程的標準化,便于企業將數據進行統一收集和管理,不僅加強了企業對資金管理方面的力度和效率,也可以實時掌控企業的運營狀態,加強風控水平。
(一)對財會工作方式的影響
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推廣及深入直接推動了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建立,促進了社會核心競爭力,在財會工作方式方面,解決了傳統財會工作人員在企業各分支機構中的方式多樣且混亂的缺點,將各個子公司的數據集中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由總部集中財會工作人員集中進行數據分析、管理、監控,避免了傳統財會工作現場審計時產生的效率低下、質量差、成本過高等問題。目前財會工作可以利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信息化技術與傳統的查賬、函證等方式結合,開創新型工作方式。
(二)對財會數據采集的影響
以往的財會工作往往需要人工收集并分析數據,隨著企業規模的增大,該方式已經不再適用,利用云計算技術構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可以有效地將企業的財務信息以局域網的形式傳遞到具有權限的財務工作人員處,方便財務工作人員更好的掌握財務資料,更高效、快速的獲取最新最有效的企業財務信息,降低了人工資源的浪費。另外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整合了各項財務標準,統一財會工作的科目,規范了審計流程,將有利于企業收集到最有說服力、最標準的財務數據。
(三)對財務工作模式的影響
原有的財務工作模式由于企業規模太大所以常常采用隨機抽簽的方式進行抽查,一方面該方式獲得的數據并不全面,無法很好地體現企業的運營狀態;另一方面存在有大量業務活動無法被全面審核,出現有部門或個人心術不正,在做出對企業運營不利的違法行為時對財會工作人員進行賄賂,也不排除有財務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的現象,運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將有效地改變這一情況,將企業財會情況公開透明全面的展示給企業人員,并對存在的問題實時改正。
(四)對財會工作人員的影響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建立是現代企業變革的重要指標,將會對財務工作者的思維產生巨大的改革,改變了傳統財會審計過程中,財會工作人員不按照規定和標準工作的現象。在大數據技術的環境中,要求財會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更強,同時還要加強對計算機技術的學習,方便財會工作人員進行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并要知道該怎么從中提取出對企業有利的信息并進行整合。
(一)基本概念
大數據財務會計框架是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的基礎上,以大數據相關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審計等基礎技術進行構建,具體要對財務審計的流程管理、專業人員缺口、信息系統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戰略制定,目的在于加強流程管理力度、清晰財務共享服務的定位、落實對企業的核心財務工作。重點在于將財務收支進行真實、合法地審查,對企業資產、負債、工作者權益等方面進行審計。鑒于上述原則,該框架構建數據傳輸接口、基礎設施、數據存儲、平臺服務層、平臺應用層、客戶端服務層六個層面。
(二)數據傳輸接口層
簡言之就是數據的接收和傳送,是企業大數據財會框架的數據入口,該層面可以通過對標外界各層面的數據接口實現數據的上傳,財會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該接口實現對數據的各項操作,比如更新數據或者訪問相關數據,同時對國家財務單位的數據進行收集,設置有被審計單位接口、工商接口等。數據的收集形式不僅僅限于數據和文件,也可以包括音視頻和統計圖。數據的范圍不限定于企業自身的財務數據,對稅務、國土、工商甚至是法人相關信息等都需要進行一定層面的收入確保數據庫的完備,滿足財務工作的需求。
(三)基礎設施和數據存儲層
需要通過基礎設施層進將所采集數據傳輸到接口或者對接口傳輸的數據進行存儲等操作,基礎設施顧名思義是整個框架的基石,包含有網絡服務、操作系統、數據庫等方面,保障數據的有效監控、采集、存儲和處理,實時對財會框架進行網絡訪問和操作,降低財會工作風險。數據存儲服務就是對基礎設施及接口所傳輸的海量數據進行過存儲,并配置實時訪問功能,要借助HDFS系統來實現多文件管理,方便調出或收錄數據,進行數據的管理。
(四)平臺服務層
該層面是財會框架的核心,其對上傳的數據進行預處理和分析,只要是對數據進行清洗、轉換、分類集合等操作以及對數據進行建立模型分析。首先要對上傳而來的復雜數據進行數據結構上的統一,將有效的信息篩選出來并進行整合成符合標準的數據,在查漏補缺方面,對丟失的數據進行存儲層檢索或者互聯網資料查詢進行修補,也可以手工錄入,對其分類之后將數據載入數據庫。對已經載入數據庫的數據需要生成審計中間表,將數據立表說明,以不同的指標分類為標準,制成不同的表格,在此基礎上進行建模分析,需要利用到MapReduce等技術,對數據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對財務上的疑點和問題展現,發掘數據中的聯系,判斷財務數據的可靠性和審計風險。
(五)平臺應用層和客戶端服務層
平臺應用層主要是針對于財會工作人員管理的層面,設置多個應用方便財會工作人員進入數據庫或者對數據進行調整處理,提高工作效率,而客戶端服務層則是將分析結果及數據資源可視化展現到平臺中,一般是利用Web網站形式,針對不同層級的財務工作形成不同等級的查看權限,方便財務部門訪問。
本文通過對大數據及財務共享服務模式進行闡述,分析基于大數據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內容及影響,并探究了財會框架的構建,對企業運營、經濟收益、財務工作管理等方面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歡.“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財務共享平臺的構建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7.
[2]龔春名.財務共享平臺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班),2020(02):189.
[3]黃雪蓮,曾義.基于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大數據審計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07):104-105.
[4]馮珊珊.大數據時代基于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內部審計[J].納稅,2019,13(07):140.
[5]劉玉偉.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重大錯報風險評估及應對策略研究[D].山東工商學院,2019.
[6]楊春妮.大數據時代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審計研究[J].中國市場,2018(35):18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