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琴
關鍵詞:會展項目 ?項目管理 ?財務視角
會展業集商品展陳、項目合作、文化科技交流于一身,具有經濟增長“加速器”、城市發展“助推器”、城市形象“傳播器”、勞動就業“吸納器”的功能,各地政府都大力發展會展業,從而打造城市知名度、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天時地利人和,使得會展業成為現代服務業的朝陽行業,不可避免地使得同業競爭加劇。如何既能獲得政企信任,承接重大會展項目,又能讓企業獲得合理利潤,則離不開項目管理。本文從財務視角對會展項目管理進行一些探討,以期對會展項目實際業務處理提供一些方法、建議。
會展業對于城市經濟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它能精準對焦相關行業、品類,展示行業前瞻性,快速聚集起業內需求,促進參展商戶快速簽約,引領行業發展;同時,輻射到城市交通、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鏈,帶來聯動發展。會展項目一般有主辦單位、執行單位、參展商、觀眾等組成,具有籌備期長、展會期短的特點。
(一)項目前期準備不充分
項目未經充分調研、詳細部署,倉促上馬,造成定價不合理、服務跟不上,最終未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二)項目預算不細致
項目預算粗糙,考慮不全面,未能做到末級預算,可能造成資金緊張、費用超標,最終以決算湊預算的局面,不能很好地實施事中控制。
(三)項目多頭實施,缺少有效監督
項目未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未對項目組成員進行有效安排與管理,缺少抓手,造成項目組成員煥散,職責不清,效率低下。
(四)項目結算不及時
項目結算不及時,甚至在項目結束后,才流轉到財務部門進行結算,起不到事中控制的效果,造成成本浪費、核算超支等無法挽回的局面。
(五)項目考核粗放
會展項目未制定科學的考核制度,考核沒有標準,或者僅對合同收入進行考核,未對資金收款進行考核,造成應收賬款催收困難、甚至出現壞賬。
(六)項目總結回訪流于形式
會展項目結束后,未及時總結、回訪,或者總結回訪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借鑒意義,也未能進行有效的蓄客。
(一)項目前期管理
1、項目前期進行相關調查研究,做好充分評估
會展項目前期,根據具體會展類型,通過市場調研,資料搜集,運用大數據分析,建立有效的數據庫。對于曾經承辦過的會展項目,通過對客戶進行回訪、調查,了解客戶需求,聽取建議。對于前期的經營數據、會展成交數據進行收集歸納、分析整理,分析數據背后的內涵。比如,通過對參展客戶成交數據的分析,尋找規律,哪一種類型的客戶最有希望簽單,他們也是最有可能成為下屆展會最有意愿參展的客戶;再如,通過既往預決算對比數據的分析,為本次項目預算的編制及調整作出一些提示與參考。
2、認真細致地做好項目預算,進行立項審批
項目預算是會展項目管理的非常關鍵的內容,一個好的會展項目預算,既是詳實的項目規劃與資源安排,也是項目控制與監督的關鍵工具。收支預算盡量做細做實,將總預算按項目類別、項目明細、具體內容等進行分解。收入預算,包括財政撥款(政府采購項目)、市場化招展收入、廣告收入等;支出預算包括展館租賃費、展廳搭建費、物資費(包括證卡費用、地毯鋪設等)、宣傳費(包括設計費、視頻制作費、攝影攝像錄播費、媒體費用等)、保障費(包括審批費、安保費、車輛保障費、人員餐費、保險費等)、咨詢費、志愿者費用、管理費(包括交通、差旅、招待、公雜費等)、不可預見費用等。總之,將預算按數量單價質量要求,盡可能做到詳實、明晰。根據項目總成本,運用量本利分析法,計算出盈虧平衡點。對會展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進行評估,做好立項審批工作。
3、制定項目計劃書
會展項目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需要多部門通力協作,立項審批后,首先要成立會展項目組委會,進行全面籌劃部署,推進項目落地。項目負責人根據項目立項、項目預算、會展項目具體明細要求,對會展項目進行統籌安排,包括質量要求、時間節點、人員安排、資金安排,制定詳細的項目計劃書。對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提前評估,進行制度梳理,建章立制。
4、簽訂考核責任書
對項目負責人、全體項目組成員建立考核機制,并簽訂考核目標責任書,既對會展項目的收入、回款、毛利等經濟指標進行考核,也注重對會展引進的龍頭企業個數、網絡傳播點擊量、收集參展商的有效信息、觀眾預約人數等非經濟指標的考核。通過考核激勵機制,做到高質高效,定人定崗,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又井然有序,從而實現會展項目的雙效統一。
(二)項目中期管理
1、建立項目臺賬,實時反映預決算對比情況,進行高效跟蹤管理
通過建立完整的項目臺賬,反映合同情況、合同履約情況、項目收支金額、預決算對比、差異分析、以及與賬務處理系統的勾稽關系等。臺賬具體要素包括日期、簽約單位名稱,經辦人,合同金額,收付款條件,收支內容摘要,收支金額,項目類別,項目明細,做賬憑證號,付款憑證號等。再通過財務設計及表格工具,按項目類別及項目明細,實時自動抓取預決算對比數據,進行預警設置,及時提醒,讓所有項目參與者及管理者掌握實時動態信息,一目了然,從而實現實時監督,實現財務的內控管理職能。
2、關注項目的風險管理與成本管理,實施有效監控
(1)在合同簽批環節,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公司制度,采取相應的項目采購方式,比如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采購、詢價等,做到程序合法合規。另外,財務人員及時根據預決算對比分析表,嚴格控制項目成本,對于超預算合同,及時與項目負責人進行溝通。
(2)在款項支付環節,嚴格進行實時的預算對比,關注合同約定的付款條件,尤其關注項目是否驗收合格、取得了項目驗收單。
(3)關注耗材物資的管理,對于購買的可以多次使用的物資,比如對講機、入場券掃碼槍、裝飾工藝品等物料的入庫保管;對展會智慧管理系統等軟件的管理與維護。
(4)對于項目應收賬款,通過項目臺賬合同金額與收入金額的差異,實時反映回款情況,對于欠收的款項提醒項目人員及時催收。
(三)項目后期管理
1、及時進行項目總決算,對會展項目的效益進行評價
會展項目結束后,財務人員應當會同項目組及時進行項目的總決算,核算項目損益,反映會展項目的執行結果。對于期末應收賬款加大催收力度,做到應收盡收。
2、對項目負責人、項目組成員進行考評
根據會展項目責任書,核算各類經濟考核指標,評估各類非經濟考核指標,同時也為以后的會展項目提供考核基礎。
3、對會展項目進行認真總結分析,形成有價值的報告,并進行有效溝通
每個會展項目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應當認真進行總結分析,及時通過展會智慧系統、參展商反饋、觀眾交流,聽取相關建議,取得相關數據及信息,同時形成參展商庫、觀眾信息庫。從經濟效益到社會效益,形成有價值的報告,并與管理層進行有效溝通,使之應用于后面的會展項目決策與營銷。
4、及時組織項目審計工作
通過審計工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更多的項目管理經驗。另外,政府采購項目,一般需要根據項目要求進行會展項目的全面審計,及早組織審計工作,及早取得項目尾款,回籠資金。
會展企業的財務工作應當貫穿會展項目前期、中期、后期全過程,通過調查回訪、數據整理分析做好項目評估,將項目預算做實做細,通過實時動態的預決算對比,實現對合同執行、項目收支、回款等風險點的全過程監控,重視會展項目的考核、總結。通過對會展項目實施精細化財務管理,實現企業的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余文天.昆明市會展業關鍵影響因素識別及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2015,(04),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