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也在發生深刻的變革。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成為現如今高中英語教師關注的重要話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成為每一個高中英語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在新課改教學進程不斷深入的今天,高中英語教師應轉變自身教學觀念,運用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全身心投入英語課堂學習中來,促進其英語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實現其學習方式的轉變。本文針對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展開了以下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113-01
對于英語教學而言,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學生英語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等方面,教師如果依然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提不起英語學習的興趣,英語知識對于他們而言沒有任何的吸引力,這樣的話,課堂教學效果很難保證。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教師開展個性化教學,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設計差異化教學內容,這樣能夠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得以提升,也能樹立他們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其英語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為英語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結合多媒體課件實現英語學習的習作練習,這樣一種開放的、全面的、無限的資源網絡,使得整個教學過程發生了改變,教師通過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更好地實現課堂的交互性,學生能夠根據自身學習需求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并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提供了更廣闊的師生互動空間。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道路上的必備能力,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了極為廣泛的資源,學生能夠按照自身的學習進度和需求自主選取內容,提高他們的終身學習能力。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
聽力作為高中英語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傳統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只是運用錄音機為學生播放磁帶,播放完之后教師再帶領學生朗讀。這樣一種聽力教學形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錄音機不能靈活調控聽力播放的進度和節奏,學生不能針對聽不清或聽不懂的詞進行反復播放,這嚴重影響他們的聽力質量,聽力學習效果提升不上去,他們的聽力興趣也會下降,久而久之,主動參與聽力訓練的熱情也會降低;二是教師朗讀發音不標準,容易誤導學生,教師的語調和停頓不是很規范,那么這勢必會影響學生的聽力訓練效果,他們的英語聽力水平很難獲得提升。
然而,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改善這一問題。一方面,高中英語教師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在網上下載有關學習資料,這些音頻材料的發音、語調和停頓都是極其標準的,能夠彌補教師自身專業水平不足。然而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實踐運用卻可以有效改善上述兩種情況;另一方面,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利用鼠標快速找到學生聽力上的疑難點,精準地為學生反復播放,這樣有的放矢的教學手段對于學生掌握聽力知識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推動英語聽力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語法是高中英語中的重要一環,貫穿學生英語學習的始終,而且在高考中占很大的比重,語法的掌握對于學生學習英語具有很大的幫助。相較于初中階段的英語語法知識,高中階段的語法則更抽象、更復雜,學生學習起來難度也比較大。然而,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改善這一現狀,信息技術能夠將抽象的英語語法知識直觀化、立體化,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語法教學中恰當地使用信息技術能夠將知識點直觀化和形象化,將復雜的語法知識以淺顯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達到優化高中語法教學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現在進行時表將來”這一語法知識時,筆者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按照計劃好的要發生的動作,如Im not going that park. You are living with us. I am leaving here now.第二種是表移動性的動詞,如My father is leaving for New Zealand next week. Are you staying in Shanghai for three days?等等。通過信息技術以圖畫和動態的形式為學生演示,這樣他們就能對現在進行時表將來這一語法有一個形象的認知,在大腦中產生深刻的印象,學生也能總結出arrive、start、go、leave、come這些移動性連詞表將來時的運用,對于學生高效掌握語法知識具有積極作用。
(三)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板塊,在英語高考中占據重要比重。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比較單一,教師先為學生擬定好題目,然后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寫作。這樣一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而且學生受自身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他們對于題目的解讀不是很深刻,這樣一來。學生很難真正寫出高質量的文章,英語寫作能力難以提升?;诖?,高中英語教師應創新寫作教學形式,借助信息技術將寫作教學的環節進行細化。教師在為學生擬定題目之后,利用信息化設備為學生展示與題目相關的內容,以圖片、表格、動畫、視頻等方式,幫助學生解讀題目,并讓學生觀看與題目相關的資料,這樣學生就能夠深刻理解寫作的定位、體裁、范圍等內容,為其寫作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不至于學生在拿到題目之后一頭霧水,提升了他們的審題效率,便于他們開展寫作,從而達到預期的寫作教學效果。
例如,在一次寫作課上,有這樣一個題目:文明禮儀在我們人際交往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我們應提高自身的文明禮儀修養。請針對生活中常見的不文明現象進行評論,闡述我們注重文明禮儀的必要性。在學生開始寫作前,筆者為學生播放了介紹文明禮儀的記錄片,學生通過觀看真實案例并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總結出生活中的不文明現象包括闖紅燈、插隊、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觀看完之后,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進行探究,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學生在思考和總結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寫作構思的過程,這樣也為其開展寫作提供了明確的思路,從而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文章。
總之,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融合,可以體現在英語教學的方方面面,教師通過深入分析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結合點,尋找新的契機,不斷增添新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無限樂趣,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高中英語教師還應正確認識信息技術這一教學手段,真正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英語學習需求,適度使用信息技術,不能過于追求教學氛圍的營造而忽視教學效果,應將傳統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手段有機融合,最大化地挖掘學生的潛能,使信息技術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教學價值,切實為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而服務。
參考文獻:
[1]李福奎.網絡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109-110.
作者簡介:
楊愛琴(1969,09-),女,甘肅武威人,本科學歷,高級職稱,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