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年強則國強。我國經濟的發展,綜合實力的提高,離不開少年的發展。我國將越來越重視小學生的教育情況,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程會影響小學生的發展,實現小學生良好的語文教學便是小學教學的重點。小學教學中新興起一種教育方法,即快樂教育理念,深受學生和教師的喜愛。將快樂教育的理念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是大勢所趨。本文就是從這個課題出發,對快樂教育的理念進行簡單介紹,探索快樂教育理念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關策略。
【關鍵詞】快樂教育理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方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8-0059-01
【本文著錄格式】張翠芳.快樂教育理念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20,19(18):59,61.
引言
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各門學科的教學觀念也在隨之變化,形成了一種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趨勢,課堂上具有主導地位的是學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快樂,課堂教學氛圍會很輕松,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一、快樂教育理念的內涵和特點
我國的語文教學模式長期處在傳統的模式中,學生認為語文學習比較枯燥,新課程教育改革后,小學語文教師開始在語文課堂上實踐快樂教育理念,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從語文學習中獲得的快樂,這種理念就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習知識,在腦海中的記憶就較為深刻,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被激發出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能夠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將快樂教育理念帶入課堂后,小學語文課堂就有了全新的生命,學生在有趣的語文教學課堂上感受了學習語文的快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也更加濃厚,使得教學氛圍更加和諧,學生學習起語文知識更加簡便。
快樂教育理念有幾個特點,首先是趣味性,其次是愉悅性,然后是和諧性,最后是開放性,負責語文課程的教師要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上體驗到趣味性,需要教師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將語文教學知識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以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學生能切身感受到教學氛圍是積極有趣的,這樣學生就會找到學習的快樂,掌握語文知識。快樂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即讓學生投身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下,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身體很放松,心情也不錯。語文教師在教學課堂上要留意學生的心里情況,要及時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案,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性。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快樂教育理念還缺乏實踐性,理論體系和實踐割裂開來,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仍然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這些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的是一對多的教學授課方式,快樂教育理念的作用尚未發揮出來,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對語文學習興趣不高,有的甚至還有討厭、厭煩的學習心情,教師不夠重視學生學習時的情感培養內容,只是批評表現不好的學生,降低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內心的想法教師并不知道。沒有人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降低很多,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忽視了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氛圍較為壓抑,學生缺少個性發展,教師在課堂中教授語文知識時采取的方式較為死板,只重視自己對于語文知識是否全面講述,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小學生由于成長背景不同、學習能力不同,他們對知識的學習掌握程度就不同。教師這種教學方式會降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個性會被削弱,學生的學習培養不到位,不能真正快樂地學習。
三、將快樂教育理念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策略
(一)促進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互動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涯中,語文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對學生輔以最正確的教學,教師要時刻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拋開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對快樂教育理念加深理解,對學生多關心、多照顧,在學生遇到困難的第一時間幫助學生,增強教師和學生的感情交流,學生不會對教師有焦慮的情緒,讓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和諧開展。該學習階段中學生年紀小,要依照學生的興趣和特點來進行教學,教師要創設出有趣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比如小學五年級課程中有一課內容是《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師要安排學生先自行閱讀課文,感受經典名著的魅力,增強自身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通過對本故事的閱讀進而了解到其出處,即《水滸傳》,激發起學生閱讀該本名著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和學生進行合作,一起閱讀,教師飾演林沖,學生飾演洪教頭,在精讀的過程中注意把握人物形象和特點,增強師生情,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增強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生敢于向教師提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對于我國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模式單一的問題,通過快樂教育理念改進的策略是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好方法。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小學階段,學生好奇心重,愛玩愛熱鬧,活潑,語文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語文教學中給學生灌輸快樂教學的理念,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把教學內容以圖片、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增加課堂教學的多樣性,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加強小學生對語文課文的理解,如此一來,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比如《負荊請罪》這一課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施給學生播放有關這個故事的小情景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能夠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讓學生對本課知識有大致了解。然后設問故事主人公負荊請罪的原因,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探討,得出結果,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會感受到快樂,也會感受到知識的魅力。
(三)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根據新課程體系下的學生觀來看,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不同,理想也各有不同,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忽視學生的個性,快樂教育理念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依照自身的個性特點發展。學生各有擅長,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能發揮出各自的特長,讓學生充分發揚自己的長處。
四、結語
總之,快樂理念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是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大勢所趨,能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學生在愉悅的教學環境下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快樂理念教育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促進了身心健康,提高了語文學習成績,讓學生加深了對語文的理解,鍛煉了社會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邱璨.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新校園旬刊,2015(10).
[2]曹銀.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5X).
[3]余梅.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措施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
[4]萬佩佩.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