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彪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這一階段的語文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同時也能夠研究小學語文教學的規律,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指導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小學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具有深遠的影響。小學教學是學生學校教育的前沿。同時,小學也是培養學生情緒調節能力的最佳時機。通過中國課堂教學,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的特點,分析了學生如何體驗教學情感學習的樂趣。旨在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生情緒 ?情緒調節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045-02
引言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側重于對基礎知識的解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總是以成績論來評價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以及語言能力的水平。但語文學習不單單是記憶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交流溝通以及各種語文能力,教師和家長要共同努力,為學生們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情緒調節能力的重要性
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對于學生的一生都受益匪淺。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不僅能夠使學生們對于知識的學習更加的輕松,而且更是符合目前我國素質教育的實際要求,學生們培養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面對困難時也能夠積極的去應對。近些年來由于學業負擔沉重和無法承受教師的一些善意的批評,許多學生出現了對于學習的恐懼心理甚至是厭學情緒,這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們現在加強對于小學學生情緒調節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都不夠成熟。它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有積極作用。培養學生調整情緒的能力非常重要,不僅豐富了語文教學的內容,也使學生對語言學習產生了興趣。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情緒調節能力的具體方法
1.在教學的過程中營造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氛圍較為壓抑,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我們都知道小學學生較為活潑,身心正處于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我們要采取一種更為積極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培養情緒調節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觀察學生的具體表現,因人而異來調節學生的情緒。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氛圍來調節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學習,使課堂充滿歡樂。舉例子來說在課文《長城磚》一課的教學中,由于課文中運用了多種多樣的寓言,可能會使學生感到困惑,進而產生煩躁無聊枯燥的情緒。這時候教師就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多媒體教學等方法來對這些預言進行生動活潑的解釋,使學生們產生學習興趣,在學習相應的文化知識的過程中調節自己的情緒,促進學生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
2.在教學中開展角色扮演活動
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來開展教學。教師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語文教學,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而角色扮演就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知識,培養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在進行敘事性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分組進行故事的演繹。學生通過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來閱讀角色的內容,并表演出來。通過這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人物的情感。而且也不會出現負面的情緒,潛移默化中就培養了學生們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3.在教學中展現語言魅力
語言最重要,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進行交流溝通,語言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文章的情感以及知識也是通過語言來進行表達的,語言在學生情緒調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要讓學生們認識到語言的魅力,使學生們掌握語言知識體會語言的重要作用和魅力。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來展現語言的魅力。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在進行文章的教學時,通過富有感情的語言來為學生們呈現美好的畫面。具體的來說,在進行文章《三亞的隕落》教學中,這時就要通過自己的語言能力來為學生描繪美麗的三亞之景,藍天和大海交相輝映,夕陽成為點睛之筆,一幅靜謐美好的畫面。通過語言魅力的展現,學生們能夠更好的體會到三亞的美麗,使學生們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將課堂的氛圍推向高潮,讓學生們的情感隨著教師的語言不斷變化,提高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非常的重要。小學語文教學作為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教學階段,良好的培養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1]邵景進,張大均,王金良,冀巧玲.小學語文教學中改善學生情緒調節困難狀況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0(04):39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