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林
【摘要】對于語文學科來說,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莫過于閱讀,它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最主要手段,也與其它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初中語文的有效性閱讀教學并不理想,因此,我們應當結合初中生身心特點,打破傳統閱讀模式的制約,采取有效教學策略,來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升。筆者根據多年實踐經驗,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教學思路的提高方向,探討一些可行的具體教學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語文閱讀 ?傳統模式 ?高效性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097-02
作為初中語文的基礎內容,閱讀不僅有助于我們收獲知識與能力,同時也對語文素養的培育有重要輔助價值。新課改的當下,越來越注重對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語文教學改革力度變動最大的部分就是閱讀。雖說大多數老師意識到了語文閱讀的重要性,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卻難以擺脫傳統模式的固性枷鎖,閱讀教學卻時常被忽視,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傳輸,教學效率和質量都不盡如人意。因此,我們從提升初中語文閱讀實效性這一問題來展開討論。
一、初中語文有效性閱讀的提升方向
對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大多活潑貪玩,自制力不強。再加之受到信息化產品的沖擊,以往傳統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學生的需求,所以說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是必行之路,創新閱讀要從激發初中生的學習閱讀興趣入手。處于青春期階段的初中生,想象力豐富,以往的閱讀模式,扼殺了初中生的思維拓展以及創新思維和想象力。因此,我們也應當重視對初中生發散、創新創造思維的培養,要讓大家的想象力得到鍛煉而不是限制。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對每節課程文本都有全面的解讀與分析,并且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育特點,來制定教學目標,給予初中生一個科學正確的引導。
舉例:我們在教授《祝?!愤@一文本時,將教學目標定義為“探究祥林嫂的死因”,讓大家圍繞這一主題來展開閱讀,通過自我的理解來分析,個人和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總結出“封建禮教吃人本質”結論,采用這樣的自主探究模式,要比老師直接按照大綱灌輸,封建禮教的黑暗性更為明確,讓大家的思維意識得到鍛煉和開發,實現有效性閱讀的提升。
二者,大語文觀念的樹立。前面提到初中生思維活躍的特點,因此我們要挖掘開發大家的大語文觀,通過生活化課外閱讀的引入,來實現閱讀的積累與量化,讓大家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質量。讓大家不在拘泥于課本內容與教室,迎合新時代特點向社會拓展,借助貼合生活實際,來讓初中生產生閱讀共鳴,感受閱讀的樂趣與實際價值體現。在這一過程中,初中生的主體閱讀地位得以體現,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鍛煉與強化,告別傳統模式下的一言堂,實現自主完成閱讀任務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傊覀儾粌H要讓閱讀變的有趣,也應當注重創新、想象能力的鍛煉,在自主閱讀能力得到開發的前提下,實現實效性閱讀。
二、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創設情境,從興趣入手。語文本文內容本就是,一個個情境的再現,作者賦予了文本生命。因此,我們也應當借助情境模式來還原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情境內容,讓大家看到的不只是文字,而是有趣味的真實情感與感受。教學情境的手段多種多樣,新時代下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實現情境的最直接引入方式,彌補學生自身經驗的不足,可視化的內容更具備吸引力與真實感。
舉例1:我們在學《變色龍》這一文本時,許多學生只是聽說過變色龍,但卻沒有看到過實物,就算在一些視頻中有所涉獵,也都是片段化的記憶。我們不僅要讓大家明白變色龍會因環境變化而改變自身顏色的本能,還應該從文本內容中引申出奧楚蔑洛夫性格中的悲劇色彩。借助多媒體,我們讓大家通過觀看變色龍相關視頻,來感受主角為何會被比喻成變色龍的深層次含義。
舉例2:在《雨說》這一詩歌美文中,為了讓大家能夠融入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我們借助多媒體來播放春雨映像,以及當時社會的一些視頻,讓大家步入情境之中明白雨的關愛。如此一來,初中生更容易產生帶入感,更容易激發對文本內涵的感悟,學習興趣也被有效調動起來,從而達到理想閱讀效果。
三、教學引導主體學習地位的強調
迎合新課改,我們注重對初中生主體學習地位的強調,對于語文閱讀來說,絕不是簡單的記憶與強行背誦,而是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的多面性認知升華過程。要想實現閱讀能力的實質提升,我們就必須強調對初中生實踐閱讀過程中的思維鍛煉。所以說,在實踐課堂構建過程中,我們應當創設好課堂活動的框架,初中生為自主閱讀的主線,以思維與能力為目標,從語言風格、思想內涵、寫作技巧、表達方式多個線條角度來解讀。我們要讓初中生體會到文本內容的內涵,是優美的、傷感的、積極的、趣味的、寓意深刻的、敬畏的,對文章的表達技巧進行掌握,自我品格與素養得到熏陶。同時,我們還應當注重閱讀的速度與技巧的傳授,如:略讀、精讀、速讀等等,在理清文本的思路的前提下,進行有效信息的歸納和中心思想的總結。
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美文的教學過程中,作者運用了一系列精準動詞。我們可以借助此文來挖掘其中對大家閱讀審美能力提升的部分,來進行專門教學設計。通過讓大家再現表演文中捕鳥的一系列動詞如:掃開、支起、撒、系、牽、看、拉、罩等等,借助這種與學生們的課堂互動,既可以打破課堂的沉悶氛圍,又可以調動大家的課堂積極性與注意力,并且會不自覺地對動詞進行揣摩和分析,感受不同動作的區別以及具體特征和表現。在這樣的情境帶入下,更有利于初中生自主思考探究與深入解讀文本。
四、強化閱“讀”教學
在閱讀方式中,略讀是感整體,精讀是得神韻,默讀是體內理。我們不僅需要讓初中生掌握這些閱讀方法,還應該讓大家靈活應用于閱讀過程中。默讀中大家能潛心領悟文章底蘊,精讀中品味文本內涵,略讀中掌握文本大意。
除了以上方法,我們還可以融入范讀和導讀功能,采用范讀模式的特質在于強調披文入情和情感熏染,以及文本環境氛圍的營造。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來鍛煉初中生的寫作技巧與能力水平的提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它們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五、師生互動交流
閱讀可以是一個人讀,也可以是大家一起讀,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我們可以借助互動來實現。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每次課前我們可以留出一定時間來讓大家展開小組閱讀的形式進行略讀,整理疏通字詞,探討文本的大意思想,以及記錄出文本中不解的問題,進行交流嘗試自行解答。課堂中,我們將大家最難以理解的部分進行詳細答疑解惑,通過學生自主提問的模式來進行有效課堂互動,并對教學重難點進行點撥。從而達到所有學生當堂理解文本的理想閱讀效果。
總結
閱讀可以說是陪伴我們一生的必備技能與能力,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最主要途徑,知識在于積累,閱讀在于堅持。無論哪一學科,都離不開借助閱讀來學習,閱讀的價值重之又重,所以說我們更應該注重閱讀的實效性培養與提升,才能將閱讀的價值最大化。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以靈活多變的方式開展教學,融入多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與策略,最終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麗盼.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2018(08)
[2]韓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