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在經濟等方面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城鎮化進程飛速發展,一定程度上促使人們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高的基礎上,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小的破壞。而要想給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在進行城市園林建設過程中,就必須加強對園林景觀設計風格以及意境的重視程度,從長遠來看,對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工作實施全面的規劃,推動地區城市發展的同時,更是我國整體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城鎮化建設;城市園林;城市規劃建設;園林設計
1 ?引言
在當前我國城市進行建設過程中,園林設計工作作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做好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與整體城市的環境以及文化氛圍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文章基于該種現狀下,詳細對城市規劃建設中園林景觀設計風格與意境方面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2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風格與意境的意義
雖然經濟的持續發展,促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但與此同時,給環境帶來的不同程度的破壞,導致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降低,目前擺在社會各界人民面前的就是越發嚴峻的環境問題。而城市園林景觀規劃建設工作,一方面能夠有效作用于城市整體的發展,另一方面更是保證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關鍵。在大多數人們的觀點中認為,城市園林規劃工作,就是對一些植物等進行合理的設置,當然,要想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還需要工作人員對植物種植密度以及空間布局等加強重視。通過合理的園林景觀規劃工作,維持生態環境平衡的同時,也能夠促使居民生活在適宜的環境當中。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需要從本地區氣候等條件下出發,保證各種植物具備觀賞性的基礎上,能夠充分發揮出對環境的保護作用,這才是最終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重要保證。
3 ?現代園林風格的設計分析
3.1 ?從生態節能角度入手的園林風格設計
通過實際調查發現,在當前城市園林景觀建設過程中,最根本的目標就是希望對地區生態環境進行全面的保護,合理的劃分園林空間部分,有效發揮出土地資源的價值,給植物生長營造適宜的環境,促使園林景觀更具環保性以及美觀性。不同地區因為氣候以及地形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那么在植物栽種過程中,園林景觀建設的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從本地區植物生長環境下出發,先對本土植物進行選擇,適當的可以引進一些其他地區的植物。例如,我國某地區在進行園林景觀建設過程中,就是因為引進了水葫蘆,促使其出現瘋長現象的同時,也不利于空氣與水之間的有效接觸,最終因為周圍植物沒有充足的氧氣而大面積的死亡,嚴重影響了池塘的水質。而像我國的哈爾濱地區,將本地區的丁香植物進行栽種,因為適合丁香的生長環境,致使哈爾濱成為丁香之城的同時,更是有效提高了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帶動了地區經濟等的持續發展。在城鎮換進程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各個地區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基于土地節約的目的下,城市在進行園林景觀建設過程中,可以將重心放在小型的項目當中,尤其是立體式的園林,不僅能夠占據較小的土地面積,更能夠確保城市綠化面積實現合理的提升。
3.2 ?從文化工作建設角度入手的園林風格設計
基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暢行的時代中,在當前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必須迎合城市的發展趨勢,圍繞園林主題進行設計,可以融合原有場地改造與新地址建設兩者形式,當然不管是出于哪種方式,設計人員都需要從城市發展方向下出發,確保園林景觀設計方案與城市建設主題相吻合。與此同時,從本地區的發展現狀下出發,融合城市的文化歷史、建筑風格等為一體,突出本地區氣候特征以及地理形態等。最后,為了能夠確保最終的設計方案與城市發展相適應,設計人員還需要開展全面的場地勘察,做好之前場地項目考察的同時,對其建設的特征等加以分析,保存之前建筑項目的精華,融合能夠推動本地區經濟以及文化等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元素[1]。
3.3 ?從互動性的角度入手的園林風格設計
從本質上來講,一個城市的園林景觀建設工作,就是希望能夠確保人與生態環境實現和諧共處的目的。基于城市園林功能下出發,一方面是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得以提高的基礎,另一方面更是居民在忙碌生活之外,可以很好選擇的娛樂場所。由此來看,為力量能夠切實發揮出城市園林景觀的價值,那么設計人員需要將景與觀加以融合,拉近景色以及觀賞者兩者的距離。通過實際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居民,都希望城市園林建設過程中,能夠出現大量的設施,像某些地區出現的立體雕塑或者是假山等,都是給人們營造良好景觀形象,滿足人們心理以及精神需求的保證。
4 ?現代景觀環境設計中中國結構的應用
4.1 ?吸取傳統優秀理念
在我國傳統園林意境當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可以供現代景觀環境設計人員參考的部分。如中國傳統園林設計中對人生理、心理以及審美特點的重視便屬于現代景觀環境設計過程中必須借鑒的方面。在人們認知當中的城市公園場所,其存在的意義就是希望,在居民繁忙的工作之余,還能夠為人們身心放松提供良好的環境,在城市公園當中,既可以是老年人活動的場所,當然也是年輕人得以放松的環境,為了能夠確保景觀環境設計工作,能夠與不同年齡段群體的心理特征相吻合,針對其中臺階部分的設計工作[2],相關工作人員必須結合老年群體的要求,突出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的人性化特征,切實發揮出以人為本原則的重要性。
4.2 ?體現時代文化發展特點
隨著經濟文化等的進步,我國在進行景觀環境設計過程中,雖然可以借鑒傳統的園林意境結構,但是卻不能完全模仿,應該突出當前文化的優勢,促使最終園林景觀環境設計方案更能夠滿足當前人們的標準。將現代的元素融合到景觀環境設計當中,將不同地區城市文化的特點加以彰顯,這才是最終設計方案受到人們喜愛的保證。
4.3 ?滲透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面對當前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原則,要想能夠促使傳統園林意境結構在當前景觀設計中的作用不斷提高,那么設計人員必須能夠合理的應用可持續發展理念。基于植物栽種環節當中,出于節約的目的下,工作人員可以選擇適宜本地區生長的植物,保證植物能夠良好生長的同時,更是降低苗木浪費現象的根本舉措。除此之外,還應該安排相應的管理人員,全程監督好植物的生長,充分發揮出植物對于提高城市整體形象的作用,更能夠有效實現資源節約的目的[3]。
5 ?結論
簡而言之,基于當前現代化發展背景下,我國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促使人們將重心放在了精神文歡層面的需求當中。針對這一現狀,決定了接下來我國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中,就必須不斷革新過去落后的設計形式,融合我國傳統園林意境理念加以設計,為城市居民營造良好生活環境的同時,更是滿足人們多樣化精神需求的重要,最終為城市凸顯出良好的形象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蔡凌豪.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數字實踐———以北京林業大學學研中心景觀為例[J].中國園林,2017(7):15~20.
[2] 張瑞超,張一丁.在園林景觀中導視系統設計的應用與研究———以蘇州園林為例[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9(1):281~284.
[3] 高冰寧,時小飛.GPS/北斗二代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研究[J].環境工程,2017(s1):911~915.
作者簡介:
張如龍(1988-)男,本科,工程師,從事園林規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