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鵬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的核心人物。除了負責管理班內學生之外,班主任還需負責管理班級事物。班級的正常運作與班主任的有效管理是分不開的。學生的良好發展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未來發展,因此只有重視學生的課堂管理,才能讓他們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關鍵詞】班主任 ?班級管理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203-01
引言:初中階段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效果將會對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產生直接的影響。特別是在新時期下,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初中生更容易受到外界惡劣環境的影響,而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在此基礎上,本文簡要分析了新時期下班主任班級管理的開展對策,以便能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一、制定相應的班級管理規則
眾所周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也是如此。沒有系統的管理是一種無效的管理。因此,班主任應加強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級的衛生制度、學習制度及作業制度等各項制度的擬定和完善,有效地實施這些制度,將它成為班級的行為準則,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形成良好的習慣。同時,班主任還應對這些制度的實施進行有效地監督,并采用有效的指導工作,幫助學生處理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實際問題,也要重視個別調查工作,防止出現弄虛作假的行為,定期評估,對優秀者給予獎勵,反之給予懲罰。此外,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還應引入了競爭機制。例如,可以讓班上的學生自由組合,分成競爭小組,負責班級里各項日常事務并進行比賽,根據比賽結果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在班級里營造出一種相互激勵、相互監督的良好氛圍,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二、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目前,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社會和家庭寵愛,導致他們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因此,班主任應注重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可以從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入手,通過各種小活動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危機意識,了解自身的不足,從而促進自我管理能力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并在這種競爭環境中不斷完善自己。
三、加強師生交流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時應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避免采用高高在上的姿態批評教育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了對學生在各項工作中的參與情況深入了解,并有效地給予教育和引導,使他們能夠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參與各種活動,促進班級管理的有效管理。在各項教學中,班主任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主動關心學生,及時解決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多接近學生們。在班主任的關懷下,學生可以遵守學科教師提出的要求,積極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有效完成師生互動中的教學內容。當學生違反班級和學校紀律時,不同學科的班主任和教師應改變批評和教育學生的做法,采用教育和引導方法,讓學生明白道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自主意識下進行改正。在平等的師生關系中,班級管理的所有事務都可以順利進行下去,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從而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果。
四、家校合作,以達到管理的有效性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不僅需要班主任和各科學教師的指導,還需要家長的參與和理解。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學習科學的教育觀念,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利用面對面的溝通方式向家長介紹學生的在校情況,讓家長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向家長介紹教育理念,讓家長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教育和指導;班主任還可以通過手機APP與家長溝通,打破時空限制,使家長和班主任能夠及時地與進行學生溝通,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發展。在家校合作中,學生可以在班主任和家長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遵守課堂秩序,尊重班主任,按時完成班主任和其他學科老師留下的任務。這樣既提升了綜合素質,又促進了班級管理的有序開展。
總之,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需要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良好配合,因為只有在師生合作的情況下,班級的工作才能順利進行。班主任就像是學生的第二個“家長”。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與班主任密切相關。我希望每位班主任都能關注自己的工作,在班主任的積極影響下,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李志剛.淺談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創新管理[J].教育教學論壇.2013(27)
[2]楊俊梅.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2)
[3]錢珍梅.淺談加強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幾點方法[J].新課程(教研),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