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推進,教師開始著重強調學生核心素養。在此之上,本文簡要分析了核心素養理念下對于小學籃球課程的要求,并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提升籃球學習動力等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小學籃球教學的整體水平,讓學生在籃球學習中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有效提升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理念 ?小學籃球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224-01
前言: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實行小學籃球教學,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籃球技巧,還要格外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提升籃球技能的同時提高綜合素質,這樣才能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核心素養理念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對所需人才提出的一種新型要求,這也迫使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均衡發展。
一、核心素養理念下對于小學籃球課程的要求
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他們的協調性與運動能力都處在初步發展階段,通過籃球訓練可以有效幫助孩子發展自身肌肉能力和反應力。在核心素養理念之下對小學籃球課程提出了以下要求:1.將籃球技能的訓練作為教學基礎,籃球技能需要大量的訓練才能得到提升,因此,教師需要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掌握籃球技能;2.將培養籃球品格作為教學重點,籃球本身就具有競技性和對抗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幫助學生樹立勇敢、團結的品格;3.將養成健康理念作為教學目標,生命在于不斷運動,所以,教師在開展籃球課程時,應結合小學生的身體特性,合理安排訓練項目,讓學生在運動樂趣中提高身體素質,養成良好的健康理念,為今后的體育鍛煉打下扎實基礎。
二、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籃球課程的教學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大部分小學生對于籃球運動都具有濃厚的興趣,但這種興趣持續的時間往往較短,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除了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還要將這種學習興趣長時間保留下去,這樣也能讓學生將籃球作為長期愛好一直堅持下去,為學生終身運動提供重要保障。比如,在教師教授學生運球、傳球等技能時,傳統教學模式往往過于單調,在學生練習一段時間后就會失去興趣,為了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可在課堂開始時就直接開展籃球競賽活動,讓學生自由發揮,等到學生對籃球產生興趣之后,自然會在競賽中遇到很多問題,就會促使學生想要探究籃球技能,此時教師再進行常規授課就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對于籃球技能的掌握也會更好一些,由此提升籃球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鼓勵學生自主思考
籃球課程與其它學科有所不同,它重在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但在這其中也需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籃球技能的理論知識,學生只有真正領會籃球技能才能懂得它的精髓,然后才能投入到籃球訓練中去。因此,教師需在學生籃球學習中進行正確的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有自主思考的能力,這樣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此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與他人交流,通過別人的經驗找尋自己身上的不足,從而進一步強化籃球技術水平。比如,在教師講授運球技巧時,可以不直接告訴學生具體方法,而是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自主思考,并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內討論,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運球技能的印象。同時,讓小組內成員進行相互評價,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經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對于運球技能會有更好的掌握,而且更有信心進行籃球運球的嘗試。
(三)提升籃球學習動力
一般情況下,學生要想收獲最佳學習效果,最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學習動力,對于籃球學習同樣如此。只有快樂學習才能增強學習信心,也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所以,在小學籃球的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從快樂教學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事實上,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性的,如果教師一味依靠單一的教學手段,無法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得到核心素養的培養,故而教師也要在小學籃球教學中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要求,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動力。比如,在開展籃球競賽時,由于男女力量有所不同,導致女生在投球時命中率不高,往往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長此以往,女生將不愿意再去參與籃球投球,所以,教師應適當為女生降低籃球框的高度,增強女生的籃球體驗感,從而提升她們籃球學習的動力,增強自信心,有效調動學生籃球學習的參與度。
結論: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籃球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理念,激發學生對于籃球學習的興趣,因材施教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籃球學習的快樂,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在小學籃球課程教學中的效率,這樣一來,也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供良好的基礎,以此提升小學籃球教學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邱少斌.“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生籃球教學質量提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29):1+5.
作者簡介:
王偉(1989.03-),男,江蘇蘇州人,漢族,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課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