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摘 要】目的:探究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運用帕羅西汀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15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帕羅西汀治療)和對照組(艾司唑侖片治療)各75人。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67%)較高(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6.67%)較低(P<0.05)。結論: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運用帕羅西汀治療后,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帕羅西汀;腦卒中;睡眠障礙
腦卒中這一腦血管疾病在臨床中存在較高的發病率,疾病急性期患者會出現睡眠障礙情況,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失眠多夢、夜間煩躁、白天多睡是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對患者的疾病恢復產生極大影響[1]。本文主要探究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運用帕羅西汀治療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150例,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75人。兩組男女人數之比分別為36:39、41:34;兩組年齡分別為(55.67±7.18)歲、(53.16±7.92)歲。影響組間比較的兩組之間沒有差異,P>0.05,可以予以比較。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艾司唑侖片口服治療,該品用藥劑量為每次1至2mg,一天治療3次。給予觀察組鹽酸帕羅西汀片口服治療,該品用藥劑量為每次20mg,一天治療1次。兩組均持續進行2周時間的治療。
1.3觀察項目
比較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療效評價標準[2]
夜間入睡時間低于半小時,睡眠時間高于7小時,且醒后具有充沛的精力時為優;夜間入睡時間高于半小時,睡眠時間在5至7小時范圍內,且清晨起床后有輕微疲倦感存在時為良;沒有改變睡眠障礙狀況時為差。
1.5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表示方法為“[n(%)]”、檢驗方法為“x2”,用P<0.05表示結果有差異。
2 結果
2.1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優、良、差例數分別為46例、25例、4例,對照組分別為30例、32例、13例,觀察組總有效率94.67%(71/75)高于對照組82.67%(62/75),(P<0.05)。
2.2對比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組75例患者中,乏力、便秘、口干發生例數分別為0例、3例及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5/75),對照組分別為4例、3例、7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67%(14/75),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較低(P<0.05)。
3 討論
對于睡眠障礙來說,它指的是睡眠中有異常情況出現或睡眠質量異常,多種軀體疾病會導致睡眠障礙發生,患者的典型癥狀為異態睡眠和睡眠失調[3-4]。導致腦卒中睡眠障礙發生的主要病因包括精神心理因素、機體功能障礙、睡眠呼吸障礙、細胞因子和中樞神經遞質失去平衡、正常腦組織受到損傷等,其致病因素較復雜,入睡困難、晝夜顛倒、多夢、失眠是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該病存在反復發作的特點,病情嚴重時會導致腦血管事件發生,使腦卒中疾病的恢復受到嚴重影響。
艾司唑侖屬于一種抗焦慮、催眠、鎮靜藥物,在各種失眠類型中均可以運用此藥物進行治療,口服20至60分鐘以后患者均能夠入睡。但該品在用藥初期部分患者可能會發生血管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癥狀,使得治療的安全性受到嚴重影響[5]。通過帕羅西汀對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進行治療能夠將5-HT的再吸收阻斷,使神經突觸間隙中的5-HT濃度明顯增高,從而使其抗失眠和抗抑郁的作用得到發揮,同時該品起效時間較快,具有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且存在較高的安全性。
本文經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67%)較高,且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67%)較低(P<0.05)。綜上所述,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運用帕羅西汀治療后,除了能夠提高治療效果以外,還可以使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降低,可見該藥物的臨床價值較顯著。
參考文獻
[1] 李博文,李劍蘭.帕羅西汀聯合小劑量奧氮平治療抑郁癥并發睡眠障礙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9,16(19):142-145.
[2] 張建芳,莫燕瓊.帕羅西汀聯合奧氮平治療抑郁癥并發睡眠障礙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復合醫學,2019,5(03):122-124.
[3] 張勝榮.聯用鹽酸帕羅西汀和奧氮平治療抑郁癥并發睡眠障礙的效果研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9):150-152.
[4] 翁碧海.曲唑酮聯合帕羅西汀治療焦慮癥患者睡眠障礙的療效探討[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8,5(09):1084-1085.
[5] 楊成超.觀察帕羅西汀與奧氮平聯合治療抑郁癥合并睡眠障礙患者的療效及不良反應[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8,13(0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