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


【摘 要】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實驗教學的創新是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為探究載體,重點從“實驗方法改進、實驗思想更新、實驗內容創新”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實驗教學創新策略,以饗讀者。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
實驗能夠直觀的展示出物理規律,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初中物理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做好教材中的實驗,更要注重實驗的創新,激發學生對物理實驗知識的求知欲,以及對物理實驗的學習興趣;實踐表明,在物理實驗教學創新策略的探尋過程中必須遵循“直觀性原則、趣味性原則、規范性原則和安全性原則”,基于初中學生心理特點,從實驗趣味化和生活化視角,構建“簡單、直觀”的物理實驗,引進學生進行規范操作,提升學生科學素養;本文筆者根據自身教學實踐,從三個方面探討物理實驗教學創新的具體策略,以期給初中物理教育教學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重視實驗方法的改進
初中物理教材中實驗內容較多,傳統實驗教學中,教師只是照本宣科,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教材說明進行實驗,大大降低了實驗的趣味性。很少有教師給學生留下探究時間,大大降低實驗教學效率。為防止這一不良情況的出現,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可對實驗進行局部改進,可改變實驗的某個方面、擴大實驗內容、縮小實驗內容等,以更加直觀、有趣的揭示物理規律,降低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的難度,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講解“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這一實驗時,用手拉測力計,讓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難度較大,而且木塊運動過程中測力計的讀數不穩定,最終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如圖1所示,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適當對實驗進行改進,即將彈簧測力計鉤住木塊后,將另一端固定在墻壁上,在木塊下放一長木板,通過拖動長木板進行實驗。如圖2所示,拖動過程中注意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便可得知木塊和模板之間的摩擦力大小,而后使用橡膠墊、毛巾、砂紙更換木板進行實驗。實踐表明,改進的實驗方便控制,操作簡單,更容易成功。圖1
圖2
二、關注實驗思想的更新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部分教師為實驗而實驗,將教材中要求的實驗做完就認為完成實驗教學任務,事實上,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實驗教學僅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是不夠的,還應通過實驗思想的更新,引導學生抓住實驗的本質,靈活運用實驗知識探尋所學物理知識,使學生真正掌握利用實驗探究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可根據教材中的實驗,通過“代用”、“轉換”等方法,不斷創新新的實驗,逐漸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例如,在做“鹽水浮雞蛋”這一實驗時,發現讓雞蛋懸浮在鹽水中的難度較大,而且整個實驗只能通過改變鹽水的濃度改變浮力。針對這一實驗存在的不足,教師可使用一乒乓球代替雞蛋,在乒乓球上鉆一個小洞,向其中注入不同濃度的鹽水,而后用蠟進行密封再做實驗。這樣教師可通過向乒乓球中注入不同濃度的鹽水來改變乒乓球的重力,通過改變乒乓球自身重力以及浮力,更容易使學生觀察浮沉現象,與原實驗相比學生不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三、強化實驗內容的創新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部分教師不注重實驗內容的創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細節等,不注重學生發散思維、創造力的培養,實驗教學質量提升緩慢。事實上,教師可通過創新實驗內容,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以及創造力,一方面,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結合所教物理知識,使用生活中的器材進行實驗,以此激發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考慮到學生對多媒體技術比較感興趣,而且多媒體技術應用在物理實驗中,更加直觀、形象,且處理實驗數據的準確度更高,因此,實驗教學時,教師可有針對性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對實驗內容進行創新。
例如,在講解“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時,教師可準備一礦泉水瓶,裝入半瓶水擰緊瓶蓋,底部朝下放在松軟的砂子上。而后將瓶蓋朝下放在砂子上,讓學生觀察兩次實驗礦泉水瓶在沙子上留下的痕跡深淺。該實驗所用器材簡單,效果明顯,學生自己在家就能做,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動手熱情,更加有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四、結語
實驗是初中物理的重點內容,是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對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因此,任課教師應改變以往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注重改進實驗局部內容、更新實驗思想、創新實驗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與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周江.初中物理教學中創新教育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9(5):56~57.
[2]汪福安.關于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思路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