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生
摘 ?要:在新課程的倡導下,我們在農村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遵循“健康第一”的核心理念,促進學生茁壯成長。并且我們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巧妙地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整個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農村;初中;體育與健康
農村的教學設施相對比較落后,有些地區沒有設施完好的體育場,這就導致學生的體育課安全無法保障。另外初中生的特點就是比較愛運動,愛踢球之類,這樣的運動在沒有良好環境的前提下很容易造成安全問題。我們如何在既有場地等各種條件的限制下,保證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更好地進行呢?這成為農村體育教師面臨的很大的問題。本文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一系列探索,希望對體育教學工作著有幫助。本文,筆者就通過利用自由空間,挖掘場地資源;利用體育器材,開發教學角度;利用生活資源,增添運動樂趣三個方面,對農村初中體育課程的實施策略進行探究。
一、利用自由空間,挖掘場地資源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場地資源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只有利用適用的場地資源來展開體育教學,才能夠充分地挖掘學生身體素質的潛能,為學生身體素質的成長發育打下堅實的基礎。近年來,足球教學作為體育經典教學為體育教師所重視。相較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足球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更為全面。但在農村體育教學中,由于沒有足夠的場地資源,導致足球教學不能順利開展。所以教師需為學生設定合適的教學策略,充分探究可利用資源,進而展開足球教學。
例如,筆者在足球教學時,便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尋一遼闊的草地來進行足球教學。在球門的設置上,筆者在兩棵樹中間栓起一根繩子來充當球門,為學生劃定“足球場”的區域。而后,筆者依據學生身體素質將學生劃分到不同的隊伍和位置,如前鋒、中鋒、守門員等,再在體育課堂中對學生的球技進行鍛煉,讓學生以比賽的方式來進行足球運動。并且,筆者還為學生創設比分制,以分值來激勵學生對足球運動的投入,從而推動學生足球運動效果的提升。當然,足球隊伍的人數、比賽制度及時間不能像運動場上那么嚴格,還是以娛樂為主。筆者在學生運動時,也會對學生進行看管,以免學生在足球運動中出現嚴重事故,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
二、利用體育器材,開發教學角度
基于對有限體育器材應用的思考,筆者認為,可以利用體育器材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來讓學生相互競爭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充分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充分消耗自身體能,進而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的效果。而對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便需要教師來為學生策劃競技類活動,為學生創設良性競爭的環境,使學生能夠找到競爭的樂趣,推動學生身體素質的共同提升。
例如,在一次教學中,筆者便結合雙杠、單杠、乒乓球、大體操墊等體育器材來為學生舉辦了一場小型比賽。比賽規則為在雙杠上兩組撐起得1分,單杠上一組撐起得一分,乒乓球一個回合勝利得一分,跳遠超過對手得一分,每個人可參加不同的比賽項目。而筆者將學生4人分為一組,讓學生每兩個小組競爭進行比賽,然后勝利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失敗小組進行比賽,選出最優和最差小組來進行獎勵和懲罰。這樣,便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在比賽中得分,從而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在比賽中得到充分地鍛煉。
三、利用生活資源,增添運動樂趣
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資源雖然不足,但教師可以拓展視野,將目光投向生活,利用生活中可以用到的資源,來為學生創造體育運動及鍛煉資源。一方面,生活資源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豐富學生的體育課堂;另一方面教師利用生活資源來進行體育教學,便創設了體育教學的新模式,能夠使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全新觀感,為學生增添體育運動的樂趣,對于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十分有利。
例如,筆者在教學時,會在網上搜集一些流行且難度較低的舞蹈,如海草舞、水兵舞等,并配以動感的音樂來進行教學。而學生在伴隨著音樂舞動身體時,其狀態十分活躍,并且都興高采烈地跟著筆者做動作,其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在學生學會后,筆者還會鼓勵學生以表演的形式在全班面前展示,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并推動學生對這種體操鍛煉模式的喜愛。筆者也會嘗試結合音樂來教學生一些武術套路,如太極拳以及初級長拳等,配以悠揚緩慢的古琴或二胡曲子來沉淀學生的心性。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對學生的體育精神進行培養。
綜上所述,教師在農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時,不能因體育教學資源的匱乏便放松對體育教學效果的要求,而是應積極地立足于現有的體育教學資源,充分地進行挖掘和利用,并將目光放長遠,合理地運用校外的可行資源,對體育教學策略進行創新和突破,制定出豐富多元且新穎有趣的體育教學策略來對學生進行培養,進而提升農村初中體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偉.農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田徑,2017(12):48-49.
[2]楊儒新.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7(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