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力 張麗華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人們所追求的興趣越來越廣泛,越來越高雅,尤其近年來,人們推崇音樂,對音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音樂表演專業是培養音樂人才的主要專業,其中聲樂教學音樂表演專業的核心。但是隨著社會對音樂人才需求量增加,高校也要思考新的教學模式,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音樂人才。本文基于現有的教學經驗,從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聲樂教學新模式,以期為其他學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關鍵詞:音樂表演;聲樂教學;改革;創新
引言:
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將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為社會輸送音樂人才作為目標。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夠繼承和發展音樂知識,滿足社會所需,就必須要意識到,當前的聲樂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尤其是近年來民俗、搖滾、說唱等各類音樂的興起,給學生的聲樂學習提出了顯得要求。因此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必須要改變聲樂教學模式,針對當前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社會所需分析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原則,重新設置聲樂教學方案,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聲樂人才。
一、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聲樂教學基本設施不完善
首先,聲樂教學需要借助大量的音樂器材,比如鋼琴、小提琴等,音樂器材價格相對昂貴。學生數量也比較多,很多高校都存在著音樂器材不足等問題,尤其是排名比較靠后的音樂學校,經濟實力較弱,無力購買大量的音樂器材,因此學生學習設備受限[1]。其次,聲樂教學不同于其他的學科,聲樂教學的聲音比較大,需要隔音比較好的教室,或者在比較偏僻的地方設置教學地點,避免影響其他專業學生的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學校的不重視或者教學資源匱乏,導致沒有合適的聲樂教學場地。
(二)教學方式具有局限性
聲樂教學方法直接影響教學質量,但是在當前高校聲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欣賞音樂、然后再讓學生理解聲樂教學中的重難點,最后讓學生自行演唱或者彈唱音樂。首先,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過于流程化,會讓學生對聲樂課失去興趣。高校表演專業是靈活性、創新性較強的專業,在聲樂教學過程中也要重視啟發式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練好曲子,更要讓學生學會創作。其次,教學方式單一不利于讓學生吸收聲樂知識。
(三)部分教師教學素質較差
學生的學習水平受到教師技能水平以及教學素質的影響,因此高校聲樂教師的聲樂水平必須要遠高于學生,進而才能夠教授學生更豐富的知識,發現學生在聲樂學習中所出現的問題。首先,在部分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能不配崗”的問題,部分教師的教學能力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音樂教學的需求,尤其是近幾年音樂發展速度較快,如果聲樂教師不與時俱進更新知識,教學能力不足,因此會拉低聲樂教學質量。其次,教師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沒有選擇合適的教學曲目,沒有傳授技巧性的學習方式,因此學生的學習效率較差。所以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保持學習的姿態,與學生多溝通交流,并不斷吸收新的聲樂知識,讓自己的能力符合現在的聲樂教學需求。
二、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路徑
(一)練聲曲方面的改革
在練聲曲教學過程中聲樂教學應該遵循因材施教、個性發展的原則。首先,聲樂教師要選擇不同層次的曲目。先讓學生先練習三度音程下的音階,然后再練習五度音階到八度音階,然后再練習跳音。對于水平比較高的學生,學生可以選擇《漁光曲》、《帕諾夫卡》等曲目。其次,在選擇練聲曲目時,教師要先對學生進行考核,可以通過紙質考試以及現場考試等方式,判斷學生的聲樂水平。然后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給學生選擇多類曲目,讓學生根據教師所提供的曲目,讓學生挑選自己感興趣的進行練習[2]。練聲曲是學生學習聲樂的基礎,所以在練聲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細化教學計劃,讓學生掌握教學技巧。教師在聲樂教學時,可以選擇一首有代表性的曲目,然后給學生分析曲目中的內容、聲樂技巧[3]。然后給學生制定學習大綱,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制定教學計劃。最后,聲樂學習的靈活性和創新性比較強的學習,因此聲樂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優化聲樂教學模式,提高聲樂教學效率。
(二)曲目量化方面的改革
培養學生的聲樂素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量變引起質變的教學法則。在傳統聲樂教學模式下,教師一直強調“少而精”的教學方法,以至于教師一直圍繞著幾首經典曲目讓學生學習,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教學技巧,但是總是重復幾首經典曲目,不僅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聲樂素養。因此教師要創新現有的教學模式。首先,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選擇國內外的經典曲目,并且要讓學生去聽大量的曲目,讓學生自己去感受,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識別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曲目,進而培養學生的聲樂素養,為學生學習高難度的音樂知識奠定基礎。其次,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學習技巧,還要給學生介紹曲目背后的含義[4]。比如在學習《費加羅的婚禮》時,教師要給學生接受這篇歌劇的創作背景、創作意義以及曲目中包含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將自身情感融入其中。
三、結束語
聲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結合當前時代對音樂人才的需求,從高校的教學現狀以及教學特點出發,以高校學生為出發點,從聲樂教學細節入手,對聲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進而提高聲樂教學質量。但是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為了改革而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優勢,因此在對聲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時,要遵循取長補短的原則,創作出更符合當前社會所需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周秦. 地方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改革的創新與思考[J]. 東方藏品, 2018, 000(001):P.75-75.
[2]馬帥. 高校聲樂表演專業聲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 音樂時空, 2018, 000(006):90-91.
[3]孫興友. 高校聲樂表演專業聲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 長江叢刊, 2019(27):14-15.
[4]特木其勒. 高職學院音樂表演專業中聲樂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 明日, 2019, 000(009):1-2.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張國力,1995年,河北省保定人,碩士研究生在讀,河北大學藝術學院。
第二作者,張麗華,2001年,河北保定人,??圃谧x,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