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順利推進,我國和阿拉伯世界的雙邊貿易合作逐年增加,在經濟發展方面逐步邁入到全方面、多領域的新臺階。但在經貿合作中仍存在著一些挑戰,文章就分析了“一帶一路”中阿經貿合作的現狀,探討存在的挑戰,并相應提出應對的策略,旨在借助“一帶一路”這一經貿平臺,促進我國企業與阿拉伯國家企業之間的互通和共贏。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阿經貿合作;現狀;挑戰;策略
前言:
古代絲綢之路就是我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貿易要道,開創了中阿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此后兩千多年以來,中阿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一直沒有中斷。隨著2013年,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提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倡議以來,我國語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獲得了飛速的發展。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阿經貿合作的現狀分析
針對阿拉伯國家及“一帶一路”,習近平總書記做了這樣的定位:“作為歷史上絲路文明的重要參與者和締造者之一,阿拉伯國家身處‘一帶一路交匯地帶,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構建“1+2+3”的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作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作為突破口。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阿盟總部進行訪問時,提出了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的四大行動計劃:高舉和平對話旗幟,開展促進穩定行動;推進結構調整,開展創新合作行動;促進中東工業化,開展產能對接行動;倡導文明交流互鑒,開展增進友好行動。習總書記的倡議得到了廣大阿拉伯國家的積極響應。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合作背景下,中阿經貿合作的質量和效益穩步升級,領域和范圍也不斷擴大。根據我國商務部西亞非洲司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與阿拉伯各國家之間的貿易額達到266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9%。其中我國從阿盟進口貿易額達到146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8%;而我國對阿盟出口貿易額達到120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4.7%。此外,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各行業對阿盟全行業直接投資額為14.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8.8%。同時,我國國內各企業在阿盟新簽的承包工程合同額為325億美元,完成營業額為305億美元。而我國在約旦、埃及、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和阿聯酋等國承包的工程項目,已經成為了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亮點。
二、中阿經貿合作面臨的挑戰分析
當前,我國與阿拉伯國家在經貿合作方面面臨的主要挑戰就是雙邊貿易結構比較簡單,且部分阿盟國家內外環境不穩定,導致我國部分企業對阿投資效益缺乏保障。
眾所周知,阿拉伯國家是全球主要產油地區,且其地理位置處于亞非歐三大洲交界處,優越的地理位置與豐富的石油資源導致該地區成為各大國必爭之地,特別是美國和俄羅斯兩國,從二戰以來一直在此地明爭暗斗。而且,美國自特朗普上臺以來,政策較奧巴馬時期變化無端,先是強調收縮,但隨后就用行動打臉,突襲敘利亞,而俄羅斯為了鞏固自身在中東的利益,也加大了對盟友敘利亞的支持。雙方之間的斗爭比較激烈,導致阿拉伯地區的部分國家局勢動蕩,安全環境不容樂觀。
從我國與阿拉伯各國之間的經貿合作來看,阿拉伯地區對外國出口貿易以油氣為主,同時,還有部分阿拉伯國家獨有的特產,而我國對阿出口則主要是以機械設備、紡織品、鋼鐵、橡膠、塑料等產品為主,在直接投資方面,也因為部分國內企業對東道國的綜合環境復雜程度認識不足,導致很多項目存在著巨大的風險,特備是跨國EPC建設項目,保險覆蓋率過低,一旦遭遇投資環境突變,就會對我國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在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這三大高新領域,因為我國本身發展的時間較西方發達國家要晚一些,雖然實現了彎道超車,但由于中東國家在相關領域與西方發達國家接觸較多,導致我國在這三大領域與中東國家合作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
三、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經貿合作的策略研究
(一)進一步完善雙邊合作機制
在當前的阿拉伯國家,以發展求穩定和求安全,已經逐漸中東地區國家和人民的主流認識。部分國家還提出了學習我國在改革開放及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方面治理的經驗。此外,中阿雙邊有著相同的發展訴求,在貿易結構方面也能形成互補。而且,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阿合作的推崇為雙邊貿易合作注入了強勁的動力,繪就出一幅美好的藍圖,而中阿合作論壇的召開更是為中阿之間雙邊經貿合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應進一步完善雙邊合作機制,推動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在能源、高新科技領域的合作交流,統籌各參與方的立場,建立靈活的貿易價格體制。
(二)健全我國企業對阿投資保護
針對當前中東局部地區沖突不斷的問題,為了保護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保護相關企業的健康發展,還要進一步加強雙邊合作,健全我國企業對阿投資的保護。中東地區處于亞非歐三大洲的交匯處,地理位置十分關鍵,同時,該地區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石油能源,同時,該地區對于基礎建設的需求較大,但因為投資環境不穩定,導致我國企業在該地區直接投資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針對這一問題,我國商務部應針對性發布對阿盟國家投資指南及投資環境預測報告,并鼓勵我國參與對阿投資的企業關注MIGA的作用,積極利用多邊投資擔保機制保障對阿投資的利益。此外,各投資企業還要密切關注阿拉伯國家個國家之間的政策變動,遵循東道國的法律法規,盡量進行被圖畫發展,以平衡當地的經濟發展,促進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三)積極借助中阿經合論壇
針對當前我國語阿拉伯世界各國之間在高新領域合作不深入、不密切的現狀,我國相關企業應進一步加強自身與阿拉伯國家在高新領域的合作。為此,我國參與企業應積極借助中阿合作論壇,廣泛開展高新技術的宣傳推廣,同時,還要參考我國與阿拉伯國家在北斗衛星領域成功的經驗,建立專門的機制。此外,我國的企業還可以開展聯合示范,通過項目示范,培養阿拉伯國家人民對我國科學技術的信賴,在此基礎上,在阿拉伯各國家充分建立自己的技術分中心,與相關國家一起開展技術培訓、聯合研究,從而進一步優化雙邊經貿的環境,推進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阿拉伯國家是我國施行“一道一路”貿易合作的重要伙伴,在“一帶一路”經濟合作背景下,雙邊貿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極大地推進了我國語阿拉伯世界各國的經貿往來,也促進了各參與方經濟的快速發展。但目前中阿經貿合作也面臨著較多的挑戰,為了更好地促進中阿之間的經貿合作,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實現雙邊合作共贏,我們應積極采取完善雙邊合作機制、健全我國企業對阿投資保護以及積極借助中阿經合論壇的策略,促使中阿經貿合作的領域和范圍不斷擴大,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化,提高合作成效。
參考文獻:
[1]徐永利,蘇小莉.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信息行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及對策[J].現代管理科學,2019(07):37-39.
[2]曾浩,徐雨婷,李亞男.\"一帶一路\"背景下中意經貿合作現狀、機遇與對策[J].對外經貿實務,2019,000(007):21-24.
[3]徐波,朱紅纓."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白經貿合作:現狀與展望[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18,18(06):41-46.
[4]譚秀杰,邱婕,李婧,等."一帶一路"中阿經貿合作的現狀、挑戰及對策[J].邊界與海洋研究,2018,000(001):P.67-80.
作者簡介:
王辰新(1998-12-),男,遼寧省大連市人,民族:漢族,職稱:學生,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阿拉伯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