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可以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從而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本文分析了府谷縣產業發展現狀,對1990年~2018年府谷縣產業結構演變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措施,從而更好地發展府谷經濟。
關鍵詞:產業結構;一產;二產;三產
中圖分類號:F061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10-0130-02
回顧“十三五”,府谷縣立足資源優勢,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優化和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以改善民生為根本,府谷縣經濟社會取得了可觀的成績。近些年來,府谷縣經濟有了很快的發展,經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產業結構日趨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對府谷縣經濟持續增長和經濟結構優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研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有利于促進未來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以及府谷縣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一、府谷縣產業發展現狀及其特點
近20年來,府谷縣的產業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府谷縣1990年~2018年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表和產業結構趨勢圖可以看出,三次產業之間的占比發展趨勢。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第一產業在GDP中的占比一直呈下降趨勢;第二產業的比重波動比較大,但是整體上呈上升趨勢;第三產業比重處于上升的態勢,但從2002年開始出現比重持續下降趨勢,從2014年開始所占比重又有所提高。
2018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39.58億元,比上年增長22.6%(按可比價)。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5億元,增長9.2%;第二產業增加值226.85億元,增長26.5%;第三產業增加值35.37億元,增長16.8%。一產、二產、三產的結構為1.41∶85.29∶13.30。
以上統計數據顯示,府谷縣經濟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1990年,三次產業結構為30.17∶44.83∶25;2018年產業結構變化為1.6∶71.9∶26.5。一產比重比1990年下降28.6個百分點,二產比重提高27.1個百分點,三產比重提高1.5個百分點。
二、府谷縣產業發展階段分析
按照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國民經濟中三大產業結構合理化進程分為四個階段,即“123”“213”“231”“321”,說明府谷縣經濟產業結構通過優化升級,已由“213”階段推進到“231”階段。(“123”階段:就是一產占GDP比重最大,二產次之,最低的是三產;“213”階段:就是二產占GDP比重最大,一產次之,最低的是三產;“231”階段:就是二產占GDP比重最大、三產次之,最低的是一產;“321”階段:就是三產占GDP比重最大、二產次之、最低的是三產)。
根據府谷縣產業結構趨勢圖可以把府谷縣產業結構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0年~1993年)“213階段”。在這期間府谷縣產業機構二產一直占比最大,其次是一產,占比最低的是三產。
第二階段(1994年~1997年)“231階段”。在這期間府谷縣產業結構轉變為二產主導,三產超越了一產,發展成“231“階段”。
第三階段(1998年~2003年)“321階段”。在這期間府谷縣產業結構發展為三產占主導,二產據其次,一產比重最小。
第四階段(2004年~2018年)“231階段”。從2004年開始,府谷縣產業結構又發生了變化,二產比重越來越大,占比最高的時候2011年達到88.3%,一產和三產比重越來越低,2011年一產比重僅1.1%,三產比重為10.6%。
從府谷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看,府谷縣產業機構還存在問題,近些年來府谷縣依托資源優勢,第二產業占主導比重,一產比重占很小的比例,三產比重占比也不大,所以府谷縣在發展二產的同時,還需要大力發展農業和服務業。
三、府谷縣產業發展及優化調整措施
通過分析研究可知,府谷縣第二產業產值比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第一、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在降低,尤其第三產業比重的降低對府谷縣經濟長期發展是不利的。府谷縣的經濟發展主要是依靠資源,二產依托能源產業的支撐,農業和服務業發展明顯不足,為了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進行改善:
1.大力培植特色農業,發展優勢產業
一是大力發展府谷縣的特色農業及農村經濟。利用府谷縣的地域特色,發展府谷的特色產品(海紅果、黃米、小米、蕎麥),打造府谷農產品品牌,發展府谷農產品產業。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實現農業產業升級,從而促進府谷縣第一產業農業的發展。
二是加快園區農業發展。結合府谷縣產業特點、交通條件、民俗文化等要素,充分挖掘設施農業、黃河水產、特色種養等農業資源,積極開發新型現代農業項目,著力打造具有府谷特點的現代農業,帶動府谷縣的農業產業發展,引進人才,加大創新,支撐園區良好發展,從而促進府谷縣第一產業的大力發展。
2.大力發展服務業,提升服務業發展動能
一是調整第三產業內部布局,加大現代服務業發展。府谷縣服務業發展比較落后,傳統行業占比較大,仍以交通運輸、商務服務業等為主,以金融保險、信息服務等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近年來雖有所發展,但由于起步晚、基礎差,比重仍較低。所以需要加大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集中資源,招賢納才,選擇有較強支撐帶動作用的重大服務項目,擴大投資規模,增強發展動力從而帶動府谷縣服務業發展。
二是加快文化旅游業發展。府谷縣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長城和黃河在府谷縣相交,府州城、七星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發府州古城、七星廟、神農山和黃河漂流等旅游景點,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庫茲涅茨.各國的經濟增長:總產值和生產結構[M]常勛,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2]劉偉,李紹榮.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J]中國工業經濟,2002,(5):14~21.
[3]夏緒梅,李萍.陜西產業結構演變分析[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4,(05):60~62
[4]顏衛中.論陜西省產業結構的現狀與發展[J]理論導刊,1998,(07):3~3.
作者簡介:
李玲,供職于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統計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