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麗 楊磊

摘 ? 要:2015年6月,“網絡空間安全”成為國家一級學科,一則說明了網絡安全這個領域的重要性,二則體現了國家對網絡安全相關學科人才的關注和緊迫的需求。然而,網絡安全是一個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何培養出符合中國特色的多元化的網絡安全人才還需要長期摸索和探討。通過對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現狀的分析研究,結合近兩年較為流行的新工科背景,給出了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新工科;網絡安全;人才培養
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于9月16日在天津舉行,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中國正在加強網絡安全專業人才一體化的培養。早在2014年2月1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1],說明網絡安全保障工作已經成為國家一項重要的戰略部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內國外的大局出發,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2015年6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增設“網絡空間安全”為一級學科[2],這一決定體現出國家把高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也放到了一個重要的戰略地位。習總書記在2016年4月19日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深刻指出,“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在網絡應用飛速發展的今天,國家對網絡安全的問題日益重視,對網絡安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更加凸顯出多元化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1 ? ?“新工科”定義
從2017年2月的“復旦共識”到4月的“天大行動”,再到6月的“北京指南”,期間探討了新工科的內涵、建設方法以及新時期工科人才的培養模式,從此拉開了“新工科”建設的序幕,體現了新經濟和新產業對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驅動力,同時也表明了我國的工程教育體系亟待升級再造。
高等教育司頒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2017〕6號)標志著“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正式啟動實施。此后,國內很多高校展開了一場關于新工科的討論以及相關課題的實踐研究,進一步深化了新工科的教育改革,推進其建設和發展?!靶鹿た啤钡奶岢鍪窃谖覈髷祿?、物聯網、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和云計算等新興領域飛速發展的時代以及創新人才儲備缺乏背景下產生的,是相對于“傳統工科”和“老工科”的新概念,同時,也是順應國家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實踐“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3]等重大建設工程教育的改革創新,從而進一步推動以新技術和新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的蓬勃發展。
2 ? ?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
2015年6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為實施國家安全戰略、培養更高層次的網絡安全人才的目標,“網絡空間安全”被國家批準列為一級學科,與此同時,也設置了若干相關本科專業,在全國進行了幾百個布點,進而實現了網絡人才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的一體化培養。另外,已經有四十多所高校成立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形成了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的良性生態。2016年11月7日,中國第一部關于網絡安全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頒布出臺,表明國家已經將網絡安全置于重要地位,該法第一章第三條明確提出會大力支持網絡安全人才的培養。國家還為此專門設置了網絡安全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寫網絡安全專業教材指南,編寫與我國國情相匹配的教材,建立相關的教學示范中心,不斷提升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質量。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網絡安全人才需求量將達到百萬,而現在每年培養出的人數尚不足15 000人。盡管網絡安全的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但是目前我國高等學校每年培養的網絡安全人才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并且理論人才居多,很難培養出具備實戰對抗能力的網絡安全人才。
隨著我國社會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對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必然會不斷提升,這就導致各行各業對網絡安全領域各個層次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網絡安全職業發展空間將會非常廣闊。
白皮書顯示,我國網絡安全人才結構現狀為:年齡方面,40歲以下的網絡安全人員占全部網絡安全從業人員的95%,其中,年齡在25~35歲的網絡安全人員占80%以上,說明網絡安全從業人員相對比較年輕。學歷方面,本科學歷占大多數,其次是碩士和大專,碩士是網絡安全的重要科研力量和攻堅力量。
網絡安全現在已經是國家安全的核心組成部分,政府機構招聘網絡安全崗位人才的規模逐年增加(見圖1),網絡安全人才缺乏也成為網絡安全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近年來,網絡安全從業人員的薪酬和待遇才得到明顯的提升,年薪在10萬~30萬元的網絡安全從業人員占大多數,大概只有20%的網絡安全人員年薪在30萬元以上。
3 ? ?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3.1 ?高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規模較小
高等院校是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在2015年網絡安全被設置為一級學科之前,高校只能在計算機、信息與通信、公安技術等學科中設置相關專業,在學校投入經費和各類資源方面都會受到很大限制。隨著我國對網絡安全重視程度的提升,特別是2016年《網絡安全法》的頒布,在第三章寫明了個人和組織都應該承擔和履行網絡安全責任和義務,我國網絡安全人才供需矛盾將會愈加突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在只有89所本科高校和108所??聘咝TO置了網絡空間安全相關專業,這些本、??泼磕戤厴I生數量不足萬人,占全國高校畢業生總人數的1%。目前,全國網絡安全人才需求缺口已經超過70萬,高達95%,預計到2020年,網絡安全人才需求將會達到140萬,而且將繼續增長,各行業對多元化網絡安全人才的供需矛盾將不斷升級。由此可見,我國高校網絡安全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規模較小,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3.2 ?高校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
我國網絡安全學科的建設基本依托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或者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專業學科,很多學校相關學科建設采用與計算機專業和通信專業相同的教學體系,使用同一批師資。網絡安全這門學科沒有建立獨立的學科體系,也沒有形成一套完整和成熟的人才培養教育體系,這些都會導致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安排實施和課程設置上沒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清晰的規劃設計,更加無法遵循完整性、前沿性、特色性原則。
3.3 ?高校網絡安全相關專業教師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專業能力素質不強。大多數網絡安全專業的高校教師畢業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專業,在網絡安全領域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2)缺乏掌握國際前沿理論和技術的教師隊伍。我國高校急需掌握網絡空間安全國際前沿理論和技術的教師隊伍。(3)缺乏具有實戰能力的教師隊伍。網絡安全專業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然而目前很多實驗指導教師只是負責實驗室管理,所帶實操訓練課程過少,更不具備指導學生進行攻防實戰的能力。
3.4 ?網絡安全相關專業科研實踐存在的問題
我國多數高校網絡安全相關專業科研實踐的軟硬件條件十分欠缺。首先,網絡安全實訓室的硬件條件不達標,實訓室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相關教學實驗的基本要求,特別是在虛擬仿真方面的高精尖設備投入嚴重不足,造成學生科研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都非常欠缺。其次,社會實踐和企業實習的機會也比較少。學生能夠進入大型企業實習的機會不多,幾乎無法參與網絡安全相關的國家重大課題研究或者產學結合項目的研究,必然會導致網絡安全相關專業的學生動手能力差,實際攻防水平不高。
4 ? ?加強高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建議
4.1 ?明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定位,培養多元化高質量的人才
根據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對象和目標,明確網絡安全學科的專業定位,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分清楚網絡安全與網絡安全管理兩者的關系,在高校中設置網絡安全學科專業時就需要有所側重,前者是偏重網絡安全技術方面的以工學為主的專業,后者則是偏重管理學和法學的專業。多元化的培養能擴大網絡安全人才的規模,不局限在網絡安全工科這個范疇,理科或者文科也可以涉及。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才和人才培養工作。明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定位和目標,圍繞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這一根本問題,涉及學科專業的界定劃分、課程設置、教材選取以及實訓開展等。網絡安全人才的培養主要是給企業和公司輸送網絡安全維護和網絡管理的操作型人才,需要著重加強的是學生的網絡基礎知識和攻防對抗的實際能力;培養的研究生以及博士就是在網絡與系統安全防護方面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并能對學科發展有所建樹的創新型人才。
4.2 ?建設多元化一流教師隊伍
對于網絡安全相關專業的教師隊伍建設可以采用合同制和事業編制共存的方式進行,通過合同制的方式吸納學歷不高但卻有專長和實際攻防經驗的人才。同時,還可以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利用優厚的待遇和科研條件吸引更多工程能力強的專職教師,或者聘請有豐富經驗的業內資深專家兼任網絡安全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和手段建成多元化一流教師隊伍。
4.3 ?與大型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建立定制式高水平的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機制
學校需要和研究院及產業界一些專業對口的大型公司進行密切合作,協同建設精品資源課程和實踐基地,探索專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新型培養模式。例如,本科生最后一年在對口企業或者單位實習,碩士研究生后兩年由公司和企業聯合培養。采用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模式,最終達到物盡其用、人盡其能,充分發揮每個人在網絡安全方面的不同能力。
4.4 ?建設網絡安全精品課程體系和特色技術
為突出網絡安全學科的專業特色、明確學生最終的學習目標,應該將計算機硬件組成、編程技術、軟件開發、網絡架構、通信技術、密碼學、網絡安全基礎理論和網絡安全法規等作為專業基礎課,使學生熟練掌握這些基礎知識。與此同時,組織編寫或者購買與網絡安全相關的特色教材,設置相應的實驗實訓課程。
從當今社會需求的角度,全面綜合考慮網絡安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需要把4項相關技術作為學生必備的專業技能和特色技術:(1)網絡安全的預警、防護技術,包含網絡的實時監控、異常流量和動態的及時響應、技術分析、入侵檢測、防火墻以及一些加密算法等。(2)網絡漏洞以及病毒的處理技術,包含掃描檢測和發現網絡漏洞的方法、預防查殺木馬病毒技術等。(3)數據挖掘和溯源技術。(4)內部網絡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政府和事業單位、企業等內部網絡系統的安全和應急處置技術等。
4.5 ?建設開放的網絡安全虛擬仿真實驗云平臺
高校需要建設虛擬仿真實驗云平臺,以方便學生通過在線平臺隨時隨地進行網絡安全實踐演練。同時,積極組織面向學生的網絡安全競賽和培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為滿足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中的綜合性、真實性、實用性、開放性及實戰性需求,需要通過在線網絡攻防實踐培訓云平臺將課本上零星不連貫的知識綜合運用到測試和實踐中,以達到真正的發散性、創新性和學以致用的實訓目的。
4.6 ?建設網絡靶場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企業對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增加和實用新型網絡安全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網絡靶場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網絡靶場又稱為國家網絡靶場(National Cyber Range,NCR),指將真實的設備同虛擬仿真環境結合,模擬真實的網絡安全空間攻防作戰環境,其中有專門針對敵方網絡攻擊和電子攻擊等作戰手段進行的實驗操作,引發網絡空間作戰能力的重大變革,最終取得網絡戰爭的勝利?!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網絡安全專業的學生不能只停留在對書本理論知識的學習上,還要在真實場景中動手實踐,從而轉化為實際應用。在我國高校中普遍使用的是固定結果的驗證類實驗,綜合類并且攻防兼備的實驗卻因為難以構建等問題,幾乎不會出現在課本上。在這樣的情況下,網絡靶場脫穎而出,這個平臺應該更基礎、更常態,可以成為培養、檢驗網絡安全人才的“最佳實踐”陣地。近年來,各大部委發起、組織的網絡安全大賽,通過網絡靶場這個平臺選拔出了一批優秀的網絡安全人才,確實有助于網絡安全人才的培養。
5 ? ?結語
希望通過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探索,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引起社會各界的充分討論,為培養多元化的網絡安全人才出謀劃策、添磚加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大力推動網絡安全產業快速發展、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最終為把中國建設成網絡強國提供多元化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建華.多元化多層次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J].信息安全研究,2018,4(12):1 074-1 081.
[2]李 旸,余大為,周海鵬,等.新時代高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與機制創新[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8(2):90-93.
[3]呂豐秀.計算機網絡安全體系框架構建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18(4):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