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縣紅城鎮中心小學
所謂的對話教學,就是以對話為原則的教學方式,它追求人性化和創造性質的新式教學思維和理念。實踐證明,在對話教學中,能增多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學習難點的突破和重點的突出,促進了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適時結合教學實際,靈活選用對話教學模式進行數學教學。然而,要強調的是:對話不是簡單的對話,它指的是蘊涵教育性的相互傾聽和言說,需要師生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獲得精神的交流和價值的分享。對話也不是越多越好,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唯一衡量的標準。下面,筆者就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在當前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學生和教師應該站在同一平臺上進行交流,努力使學生成為課堂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通過對話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使得數學教學能夠順利開展。
在對話教學中,學生與學生的對話能夠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促使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不斷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與同學進行交流,不斷豐富了自己的思想內涵。同時,還能夠與同學建立起良好的友誼,享受平等交流所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對于數學這門學科而言,其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思維判斷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輔導就顯得較為重要了。想要真正實現對話教學模式落地生根,搭建和諧的交流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在教學“時、分、秒”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就可以采用師生對話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按照自己家里鐘表的樣子,在家長的輔助下制作鐘表。在課堂之中,教師就可以和學生以對話的形式進行“時、分、秒”的學習。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先對第一組說:“三點十分”,第一組學生答:“三點十分收到”,并用手中模型指示相應的時間;教師對第二小組說:“五點五十分”,第二組學生說:“五點五十分收到”,并用手中模型指示相應的時間,依次進行。這樣的對話訓練結束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這時學生就可以暢所欲言,這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不僅鍛煉了反應能力,更是鍛煉了表現力,尤其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的重要措施。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對話教學而言,不單單局限于傳統的面對面交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采用微博、微信、微視頻等其他方式進行對話。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思維有效碰撞,減少學生思維上的束縛,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保證學生在一個相對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得到思維的鍛煉。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及時解決學生在家庭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樣學生通過視頻所看到的教師和課堂中的是有差別的,因此在對話的時候也相對輕松,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例如,在學習“因數與倍數”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選擇通過游戲對話的模式,讓學生更加了解學習的內涵所在。教師說:“7的倍數有哪些?”學生可以依次從7,14,21....說起,然后說錯的學生再想一個10以內的數字說:“*的倍數有哪些?”后面的學生回答。這樣,學生不僅在數學課堂中找到了樂趣,也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在簡單、輕松的環境中將“倍數”這一節的知識掌握牢固,這比單純做題要效果好得多。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適時選用對話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實現素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