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掖實驗中學
幾何畫板是一個功能強大的數學工具,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操作數學”的環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并以動態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或數學問題,進而化抽象為具體、化具體為形象。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利用幾何畫板輔助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下面,筆者以高中課后一道例題為例,談談幾何畫板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教材選修2—1:(第50頁B組第2題)一動圓與圓O1:x2+y2+6x+5=0 外切,同時與圓O2:x2+y2-6x-91=0內切,求動圓圓心M的軌跡方程,并說明它是什么曲線。
(一)利用幾何畫板作圖。為了更直觀地探討上述問題,我們首先用幾何畫板做出上述問題的演示效果,做法如下:
1.建立參數:建立6個參數分別是:圓O1的圓心橫坐標、縱坐標、半徑r,圓O2的圓心橫坐標、縱坐標、半徑R;
2.在界面上建立直角坐標系,做出圓O1、O2,如圖1;
3.在圓O2上任取一點A,以點A為圓心,圓O1的半徑r為半徑作圓,構造直線O2A與該圓的交點為C、D,如圖2;
4.構造線段O1D,并作出線段O1D的垂直平分線與直線02A的交點為M,以M為圓心,MA為半徑作圓,并顯示為虛線,則圓M分別與圓02內切,與圓O1外切,如圖3。
5.依次選中點M、A,點擊菜單中構造軌跡,便可構造出圓心M的軌跡,而該圓心軌跡就是以O1、O2為焦點的與橢圓,如圖4。
(二)推理論證
由上述作圖過程知動圓M與圓O2內切,與圓O1外切,滿足題設條件,作圖是準確的,下面我們論證動點M的軌跡是橢圓,如圖5。(略)
(三)拓展
解答完這題,我們將問題稍作改動:“動圓內與圓 O1:x2+y2+6x=0 內切,同時與圓O2:x2+y2-6x-91=0內切,求動圓圓心M的軌跡方程,并說明它是什么曲線”,這個問題我作如下的說明:①在作圖過程中要稍做改動,需將第4步中的點D改為點C,其他過程不變。②推理論證過程中,MO1=MC,MO2+O2C=MC,O2C=R-r,而 后 得 到MO1-MO2=5,此時動點的軌跡為雙曲線如圖6。
通過不斷改變題設條件(兩定圓的位置關系,動圓與定圓的內外切關系),便可以得到不同類型的動圓圓心的軌跡問題,通過幾何畫板的動畫演示,讓學生開拓了視野,也讓學生了解到此題中的軌跡會隨著兩圓的位置關系的改變而改變,使學生得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
運用幾何畫板有效地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研究的興趣、解決問題的欲望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明顯增強;同時能讓學生真正地動手操作、觀察、研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