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勤縣特殊教育學校
與普通兒童相比,無論是手眼協調、圖像認知,還是觀察臨摹、構圖設計等,智障兒童都處于弱勢地位。平時教學中,看似簡單的填色、勾線、描畫,甚至是剪紙、繪畫、手工等,對于智障兒童都是非常難的。對此,筆者全面分析,研究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分層,讓智障兒童參與到美術活動中。
盡管智障兒童的智力水平比一般人低,但是他們卻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等待挖掘。例如,有的兒童具有較強的色彩感受力,有的兒童具有較強的自然觀察能力,有的兒童具有較強的自我內省能力,有的兒童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面對智障兒童的不同特點,教師就應合理選擇教學內容,使他們都能參與到美術活動中。
盡管教材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載體,但是由于智障兒童間的差異性,教師應區分授課。有的智障兒童對繪畫人物有興趣,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畫自己身邊最喜歡的一個人;一部分智障兒童特別喜歡畫娃娃,就可以讓同學當模特,讓他畫人物;有的智障兒童對大自然充滿了興趣,就帶領他們從教室走出來,觀察大自然中樹木、小鳥、藍天、白云、小草等;還有的智障兒童對色彩較為敏感,我就鼓勵他們畫一些色彩對比鮮明的圖畫。
在美術教學中,從智障兒童的優勢出發,為他們確定不同的學習內容,能使他們在繪畫過程中放飛思維,從中找到樂趣。
教學有方,教無定法。由于智障兒童自身的特殊性,教學過程中他們有的聽不懂、有的不服從指揮,為此,我根據他們的特點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眾所周知,多媒體教學本身集聲音、動畫、視頻等功能于一體,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法,能調動智障兒童的聽覺、視覺等感官,使他們沉浸在動畫的世界里。
比如,在“美麗的天空”教學中,我用多媒體呈現出太陽公公、月亮婆婆、小星星、白云、彩虹、小鳥等動態圖,接著我讓他們給太陽公公、月亮婆婆、小星星、白云、彩虹、小鳥上色、涂色,這樣一來他們都愿意參與到美術教學中。當然,將網絡教學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使智障兒童重新認識、理解自然生活,激發智障兒童的參與性。
根據智商,可將智障兒童分為輕度智障、中度智障、重度智障。因此,在美術教學中他們的表現各不相同。面對他們不同的表現,教師要適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并且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動手參與的機會,使得他們融入美術教學活動中。
如,我們學校定期會在顯眼的地方圍繞著某一主題展覽優秀的作品,讓智障兒童欣賞,當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被展覽,心中會產生自豪感。評價每位智障兒童時,教師應遵循智障兒童的心理特點,并且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面對不同的智障兒童確定不同的評價方法。通常情況下,面對中輕度智障兒童,以智障兒童互評為主;面對重度智障兒童,以師生互評為主。智障兒童作畫時,盡管有時候他們的想法很“無厘頭”,但是教師仍然要表揚他們,肯定他們的想法。看似一句簡單的表揚,卻能在他們的心中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
比如,在“奇妙的雪花”第四課“六瓣花”的教學中,有的智障兒童一直在問:“為什么是六瓣花,不能畫七瓣花、八瓣花、九瓣花呢?”我表揚他們敢于提出問題,勇于思考,并鼓勵說:“如果你們不想畫六瓣花,你們可以將腦海中想象的花畫出來。”當智障兒童作完畫之后,要對不同智障兒童的作品都認真對待,細心點評,給予他們表揚。
智障兒童在校學習期間,根據三類不同智障兒童布置三種不同難度的任務目標,以內化美術課的內容。既培養了智障兒童的興趣愛好,又鞏固了美術課堂的所學知識。
美術教學對于撫慰心靈、緩解精神壓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或是改變心理狀態等方面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應采取特殊教育的方式,尊重智障兒童的差異性,讓智障兒童沉浸到美術的世界中,并且借助美術帶領他們更好地認識世界,打開他們心靈的“窗戶”。作為培智學校的美術教師,應照顧到每位智障兒童,滿足他們不同的要求,對于他們取得的小小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慢慢增強他們對美術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