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丹縣第二中學
課堂教學的參與情況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重要體現,能真實反映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維活躍程度。課堂教學中只有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提升各學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币虼耍诘赖屡c法治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尋找教學契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望,從而達到啟迪思維,拓寬視野,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如,講授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我國的基本制度”第三課“基本政治制度”時,筆者讓全班同學齊唱《愛我中華》,嘹亮的歌聲令學生們情緒激昂,我借助這一情境指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們要增強熱愛各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民族團結。學生無意識地參與進來,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杰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贊賞,這是人類之所以區別于動物的地方。”每個學生都希望受到老師的表揚和賞識,這是他們學習的一種內驅力。但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有一部分學生,學習不積極主動,很大原因在于他們缺乏自尊自信,害怕回答問題出現錯誤時被老師批評、責罵,或被同學嘲笑。作為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靈魂的塑造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喚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創造一些條件,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如,在問題設置上區分A、B、C等層次,提問時注意難度,難度較大的問題可以讓學習好的同學回答,難度較小的問題讓中下水平的學生回答,這樣就有可能為每一位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幫助學生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還要細心觀察,學會賞識,對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和點滴的成績,都要及時地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和鼓勵,并提出適當的要求和希望,讓學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消除自卑心理,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币虼?,作為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應當適時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進課堂,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例如,在講授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六課“我國國家機構”第一目“國家權力機關”時,我設計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首先,用多媒體展示材料:
鏡頭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根據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
鏡頭二: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查、批準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鏡頭三: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聽取、審議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
鏡頭四: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
然后,讓學生分成四組進行討論:
1.四個鏡頭分別體現了全國人大行使的什么職權?
2.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的職權一樣嗎?
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小組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同一小組是一個學習的“利益共同體”。這樣做,既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選拔和甄別的功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币虼?,教學過程評價應以鼓勵學生參與學習為主要目的,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喚醒并激發他們的創新欲望。教學評價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近年來,筆者利用課堂評價軟件“班級優化大師”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評價,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老師的評價可以同步傳送給家長,即使遠在千里之外的家長也能看到老師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從而形成了良性互動。對小組的評價,更是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