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懷
【摘要】小學生從語文中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其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涯和日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來看,他們的思想觀念還處于形成階段,極其容易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做出正確的指引,把道德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促使學生健康成長。本文主要對道德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的必要性以及有效策略進行了淺析。
【關鍵詞】道德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29-01
小學語文教材中擁有大量豐富的知識內容,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語文學習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道德教育的滲透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成長具有深刻意義。對于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而言,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道德教育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深遠影響。
一、道德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的必要性
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特征分析,他們對道德這一概念是不明確的,尚未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對自己的言行也沒有對錯之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把道德教育滲透在教學之中,以此強化小學生的道德意識,促使他們規范自己的言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讓小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觀念,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得他們能夠適應社會的生存法則[1]。
二、道德教育滲入小學語文教學之中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挖掘語文課本內容價值,滲透道德教育
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從語文課本內容中提取一些潛藏的道理,促使學生在學習原有的課本內容外,還拓展其它的知識內容,從語文學習中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有價值意義的文章,教師可以充分挖掘課本內容的價值,把道德教育融入進去,讓學生在課本中能夠體會到深刻的道理。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媽媽睡了》這篇文章時,教師在完成基本的教學目標后,可以讓學生們思考媽媽在自己心中的模樣,然后鼓勵學生在講臺上進行演講,讓班上的學生從其他學生口中了解到其他媽媽的樣子,從而深刻認識到媽媽對自己的愛。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們的演講進行總結,引導學生要關心媽媽,在日常生活中要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媽媽減輕一些負擔。進而引出孝順善良這一話題,讓學生在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不要因為自己不經意的舉動傷害到他人 。
(二)在寫作教學中引發學生思考,滲透道德教育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觀點融入其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學生寫的作文中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情感。教師在教完一篇課文后,可以讓學生寫讀后感,讓學生對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進行思考,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狐貍和烏鴉》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讀后感,把自己對這篇文章的見解在寫作中表達出來,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幫助學生探索寫作思路,但是要引導學生圍繞著本文的中心主旨進行寫作,讓學生明白做人必須要誠實守信,從而有效地把道德教育滲透在寫作教學中。
(三)從語文課本內容背景知識之中,滲透道德教育
小學語文課本內容中有很多的背景知識,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之中,可以從課本內容的背景出發,把道德教育滲透在其中,促使學生在了解背景知識中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并引發學生的共鳴。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延安,我要把你追尋》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做好相關的歷史背景以及延安精神的課前準備,以便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好的了解我國的歷史進程,通過相關的背景介紹來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珍惜當下的和平生活。
(四)通過圖解課本內容形式,滲透道德教育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利用一些和教材內容相關的圖片來對課文進行解析,小學生可以根據圖片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也能夠促使他們更好地了解課本內容,而且這樣的形式可以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語文教師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將道德教育滲入其中。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黃山奇石》這篇文章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把相關的一些插圖播放出來,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我國自然風光的雄偉之處,體會我國的大好河山,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愛護環境,不要隨意踐踏花草樹木,規范學生的行為。
三、結束語
簡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對學生的終身學習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把道德教育滲透其中,以此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促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海平.談小學語文中道德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