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彩霞
關鍵詞:會計核算 ?規范 ?私營企業
(一)會計核算業務能力差
對于企業而言,會計人員專業水平是影響會計核算業務能力高低的直接因素;而財務管理工作內容復雜、繁瑣、難度較高,且財務成果易失效,導致為企業提供的信息缺乏真實性、有效性,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當前,我國大部分私營企業都采取賬簿登記方式進行會計核算,不僅財務核算能力低下,且存在虛假編制會計報表、處理不及時等情況,造成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可靠性,在企業經營決策、前景預測中無法發揮應有價值。同時會計工作涉及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控制經濟活動等,對企業會計核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不健全
與國企相比,私營企業存在會計人員崗位凌亂、配置不合理等不良情況,導致財務內部會計控制、監督等存在不足。其影響因素較多,其一,部分私營企業財務部門任人唯親,企業財務部分、會計工作大多由自家親屬擔任,親朋之間難以監管;其二,存在不同部門一把抓現象,部分私營企業由于自身規模較小,為縮減人力成本,企業并未專設出納崗位,且普遍存在一人擔任多職位情況,造成私營企業普遍存在違規亂紀現象。此外,私營企業對于財務管理意識、企業納稅意識較為薄弱,加之形同虛設的內部監管機制,極易發生偷稅漏稅、舞弊等違法行為。其三,缺乏有力監管,私營企業普遍存在輕財務、重業務,企業領導者對財會工作重視不足,容易忽視財務會計工作。同時,對于私營企業社會審計約束力較弱,且在不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情況下,年度會計報表也可報出,極大的消弱了審計約束力,增加財務執行風險。
(三)缺乏有力社會審計監督
當前我國社會審計大多針對國企、大型私有企業等,其業務范疇對于小型私營企業尚未全面涉及,同時社會審計并非主要監督機構。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私營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會計基礎工作等相對不夠完善,普遍存在違紀違規的行為,年度報表審計中潛在極高的執業風險,影響社會審計監督執行意愿。同時,目前我國法律對于私營企業相關規定尚未明確,私營企業在不經注冊會計審計的情況下,年度會計報表仍然可以報出。因此,在社會審計監督管理范圍中尚未將私營企業納入其中,單憑借政府力量,監督力是明顯不足的。
(四)對于私企政府監管力度有限
在當下的社會形勢下,對于私營企業的監督,政府部門作為外部監督機構,無法做到全面、及時的監督工作。此外,政府部分并非單純服務于私營企業,且業務范疇廣、工作量大、工作內容復雜,其自身監管精力有限;加之與私營企業無法做到信息共享,存在信息不對稱情況,導致政府監管力度有限;同時私營企業自身會計核算體系缺陷,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造成明顯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政府想要加大對私有企業的監督力度,必須具備完善、可靠、真實性的財務信息,這無疑是增加了政府成本開支與監管難度。
(一)充分發揮社會監管作用
應提高社會監管力度,發揮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職能。國家有關部門需加大執法力度,加強會計法的宣傳,提高私營企業的法律意識,徹底落實、貫徹私營企業會計制度。對于有違法行為的企業嚴格追究,必要時給予嚴重處罰,以提高會計法的公信力,提高私營企業對于相關法律、制度的重視度,營造一個良好內部環境,為會計核算規范化保駕護航。同時稅務部門加強部門執行力度,監督指導私營企業規范會計核算,履行企業人納稅義務,引導企業合法經營,減少偷稅漏稅等行為。同時加大財務咨詢公司、審計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監管力度,規范咨詢中介行為,合理利用社會監督力量,充分發揮其監督、監管作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家審計機關、財政部門監管力量有限、范圍較小,存在較多局限性;同時政府部門日常管理工作較多,容易受其他部門干擾影響。相比于社會審計、監督單位,其監督力量有限;因此,政府應高度重視社會監督力量,不斷深化完善國內市場經濟,提高社會監督部門職能,實現私營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
(二)加強人力資源培訓
相比于一般后勤部門,會計工作相對較為復雜,且對會計核算人員專業能力要求較高;根據會計法相關要求,企業財務部門會計崗位需要持證上崗。而我國部分中小型私有企業會計人員由親屬單位,并未做到持證上崗,會計核算人員業務素質較差;對此,應明確規定必須由專業人士擔任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提高會計核算業務能力,保證企業會計核算工作順利開展。此外,部分企業會計核算人員雖持有證件,但業務水平相對較差;企業應加強培訓力度,可通過定期組織培訓方式,提高在職人員職業道德,推動私企會計核算規范化。
(三)提高執法力度
我國私營企業涉及行業多,且不同企業規模、大小存在巨大差異,極大增加監管難度。對此,相關執法部門更應該加大執法力度;而我國私營企業會計核算已然成為頑疾需嚴格落實會計法的執行,對于出現偷稅漏稅、作假舞弊的企業,應該給予嚴厲懲治,情節嚴重者可停業整頓,樹立起行業風氣與標桿。同時,相關部門還要加大法律意識宣傳力度,提高私營企業對于會計法的認知,從思想上、從根本上將違規舞弊行為扼殺,提高法律的約束性。執法過程中,無論是企業、或是員工、或老板等,應當首先追究企業管理者的法律責任,從管理層提高對于法律的敬畏心,提高執法力度,達到監管、監督的目的。通過加大會計法宣傳力度,為企業營造一種有法可依、合理、可行的客觀環境,并形成一種宏觀氛圍,讓私有企業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從而規范私企會計核算,推動私有企業長遠發展。
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私營企業不僅要與國內同行競爭,同時需要承受住國外企業的市場沖擊。會計核算作為企業管理核心部分,規范會計核算是保證企業資金鏈健康運行的基礎;而我國私營企業會計核算普遍存在弊病,對企業長遠發展不利。因此,只有不斷規范會計核算,預防作假舞弊、偷稅漏稅,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才能使私營企業長遠發展,使其在經濟全球化發展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正.規范私營企業會計核算的研究[J].2013.
[2]姜成姬.民營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的探討[J].中國商論,2016.
[3]李偉.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討[J].民營科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