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濤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會計審計 ?發展趨勢
(一)對會計的影響分析
(1)大數據時代對資產計量工作產生的影響。首先,對資產初始計量單位產生的影響。傳統的會計審計工作中的初始計量成本主要是包括了歷史成本以及公允價值等幾方面的內容。在這其中計量公允價值因為自身具有的非唯一性與不可靠性特點,制約了公允價值應用效率的提升。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數量的不斷增加,不僅使得公允價值更加的透明清晰,同時公允價值應用的可信度與可靠性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其次,大數據時代對計量單位產生的影響。傳統會計審計工作模式下,計量單位主要是以元為單位,以時間、數量等作為非元計量單位為主導的大數據時代會計審計工作體系,為會計審計工作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財務管理職能受到的影響。傳統會計工作模式下的會計管理人員主要肩負著監管與核算財務信息的重任。而大數據時代下的會計管理工作者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判斷與數據分析能力,才能在合理調配財務資源的前提下,應對日益增多的海量財務數據信息。
(二)對審計的影響分析
首先,大數據時代對審計方式與方法產生的影響。傳統的會計審計工作主要是在業務完成后進行的,這種事后審計工作方式,不僅因為工作人員無法及時獲取審計信息而出現了信息嚴重滯后的問題。而且這種以財務審計為主的審計工作方式,也存在著審計監督不到位的情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審計工作在財務管理工作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所以,審計機構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優化和升級審計工作制度,才能促進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全面提升。其次,審計結果準確性受到的影響。
(一)預測性趨勢
防范風險是會計審計工作的最終目標,通過開展會計審計工作的方式,對財務部門的工作情況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和意見,確保財務部門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只有確保會計審計工作的嚴謹性與可行性,才能幫助企業規避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確保企業財產始終處于安全的狀態。由于會計審計是一項管理性質與指揮性質特點顯著的工作。所以,企業必須先做好會計審計的相關工作,總結防范財務管理風險的意見和建議,并將其作為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依據,才能達到規避財務管理風險發生的目的。作為會計審計工作人員來說,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做好財務管理風險的預測工作:(1)企業事業單位的會計審計工作人員應該根據自身財務管理工作的特點,建立完整的大數據財務管理數據庫,才能在科學、合理評估事業單位財務數據信息的基礎上,通過對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產生的資產數據信息的整合與分析,掌握財務管理數據信息變化的規律,為后續財務會計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依據。(2)企事業單位必須嚴格的按照大數據技術應用的要求,做好數據更新的工作,才能確保財務管理與審計過程中審計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二)綜合財務管理趨勢
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管理人員主要是以控制和掌握企事業單位財務變化情況為主要的工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企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模式也通過積極的改革與創新,延伸財務管理工作的業務范圍和工作內容,從最基本的資金信息整理與計算,拓展到企事業單位發展規劃、生產管理、策略制定等各個方面,才能確保自身經驗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實時財務報告趨勢
財務報告作為財務信息整合的重要手段,其對于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企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確保財務報告編制工作的順利完成,往往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大量數據財務數據信息,再加上財務報告的完成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收集和整理相關的數據信息。因此,企事業單位一般都會提前三至四個月開展財務報告的編制工作,而這也是影響其會計工作效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隨著企事業單位財務體系復雜長度的日益提高,財務會計工作人員采用的事后編制財務報告的工作方式,經常因為財務數據信息之后已經信息可靠性較低而無法滿足企事業單位發展的要求。大數據時代下的企事業單位在利用大數據技術創建企業實時財務報告系統時,必須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加大企事業單位局域網管控工作的力度,建立完善的企事業單位內部會計信息中心數據庫,同時做好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活動數據信息更新的工作,確保財務報告數據的實時性與準確性。(2)由于財務管理人員在錄入財務數據信息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信息遺漏或者錯誤等問題,因此為了確保財務數據信息錄入的準確性,企事業單位應該通過搭建財務報告實時生成系統的方式,借助信息化系統,提高財務數據收集、管理的效率,確保財務數據的及時更新。
(四)總體審計模式趨勢
總體審計模式的發展和應用離不開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企事業單位必須緊緊抓住大數據技術迅速普及的契機,積極的進行財務管理數據信息的整合與分析,才能確保會計審計與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財務管理人員應用的傳統會計審計技術手段,已經無法滿足迅速整合與分析海量數據信息的要求。大多數企事業單位為了確保財務會計審計工作的順利完成,而采取了審計財務數據樣本的審計方式,由于這種審計模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采用的財務信息量小且參考價值無法與大量數據相比,影響了會計審計結果的參考價值。正是因為會計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抽樣的數據量較少,且企事業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開展的很多活動并未被納入到會計審計中,所以增加了財務管理風險預測的難度。作為企事業單位來說,為了切實做好大數據時代下的會計審計工作,不僅要廣泛的收集企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的相關數據,加大財務數據整理與分析工作的力度,同時還應充分利用大數據系統進行更多財務管理數據的整合工作,才能在沖破傳統會計審計局限性的同時,促進會計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總之,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各個行業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企事業單位在開展會計審計工作時,必須牢牢的抓住大數據時代提供的契機,以大數據數據為基礎,提升會計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才能確保會計審計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金炳順.談大數據時代的會計審計發展趨勢[J].全國流通經濟,2020,02:168-169.
[2]李紅霞.大數據時代對會計和審計的影響[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10:35.
[3]張譯文.試論大數據時代對會計和審計的影響[J].商訊,2019,19: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