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秀
【摘要】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對待事物的好奇心也會更重,這對于想象力方面的培養十分有幫助,正因為學生過剩的好奇心才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作文方面發揮出色。本文針對如何通過小學語文中的作文部分提升學生的想象力這一問題進行探究,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 想象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82-01
人類的很多發明創造都是在一念之間想象的飛躍與迸發,想象能力是積極思維的因果。小學時期學生的學習都處于啟蒙階段,學生對外界事物的認知還不夠透徹,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性,多將社會中的奇聞趣事講述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升自己的辨析、思考、想象能力,或安排學生自己收集例子,這些都是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作文寫作水平的。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當學生閱讀量提高了之后,學生在閱讀材料中可以學習到各種寫作手法,或積累下很多精彩語句,這些都可以在實際寫作中用到。而現在的學生課堂學習任務量大,課后作業又多,幾乎沒有時間去豐富自己的課余愛好,沒有時間分配給閱讀,導致現代學生的閱讀量太少,詞句積累量嚴重不足,作文質量不高。
小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奇心強,他們在課堂上很難坐住板凳,窗外飛起的燕子都能吸引走他們的注意力,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發現能力和觀察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而現在的學生大多在課堂上溜號,很少能在溜號的時候觀察外在事物,加上教師課堂內容枯燥刻板,學生的興趣又不高,語文課堂的寫作環節并不能實現其教育意義。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增加學生閱讀量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表達。學生要想寫好作文,閱讀量是一定要得到保證的?,F在越來越多的作品適合小學生閱讀和思考,可以充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辨析能力,教師可以每周安排學生閱讀一篇短篇故事,既不給學生過多的學習壓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素材積累基礎量。教師可以每周安排學生閱讀一個相較獨立的短文故事,而后寫出自己的感想,字數不限要求,實事求是即可,將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并摘抄幾個優美、有含義的詞句。幾周下來,教師在作文課堂上就會輕松許多,這時給學生固定題目,讓學生寫出幾個簡單的短篇就會發現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日常生活進課堂
小學生在課堂上還處于較為拘謹的狀態,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將生活中的事例講述給學生聽,或在課下與學生進行簡單的游戲,讓學生放松下來。作文課的強度比平時語文課的強度要更高,學生會較為緊繃,教師可以將生活實例穿插在課堂中,讓學生產生親切感。例如題目為“我的家人”時,教師可以通過分享自己與媽媽間相處時發生的趣事讓學生快速產生畫面感并進入情境,這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發揮想象力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滲透進作文中。小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還不夠成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只將自己見過的認識的事物寫進作文中,缺少美好的形容詞進行點綴,這就體現了想象力的重要性。例如描寫春天,學生通常都會寫“花兒開了,葉子綠了,小鳥也開口歌唱了”。而當學生想象力豐富時就可以寫成“冬雪融化,溪流跳起舞來,小鳥為它伴奏,花朵為它伴舞,微風輕輕拂過,太陽也微笑著,溫暖了萬物”。雖然只用到了簡單的擬人手法,但是將萬物賦予生命后,文字變得活靈活現,作文也增添了不少趣味。教師通過課堂上的作文講解不斷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僅可以增添學生的寫作興趣,更能讓學生的作文賦有真情實感,更加立體。
(三)打造輕松愉悅的課堂
當今教育大多數為應試教育,學生寫作也是一樣,教師往往會讓學生背大量范文,以備不時之需,而這種做法會嚴重打擊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失去學習興趣。作文是考研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部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流水賬、思路不清、概念模糊等問題,這都是由于學生腦海中沒有形成良好的框架意識就貿然下筆,導致文章通篇沒有亮點,情節枯燥。教師在作文課堂上應多運用新興元素,例如多媒體、課堂游戲等,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
結束語
小學語文課堂是十分幽默風趣的課堂,作文部分也是一樣,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將自己切身的情感投入進文字中,而如何將文字變得優美,打動讀者,這個問題就需要想象力的加持來豐富作文內涵。教師在學生創作過程中加以指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實現了教育意義,為學生往后的生活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東亞.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