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晗
關鍵詞:企業 ?稅務 ?內控管理 ?籌劃 ?構建 ?風險測評
設立一個完善的稅務內部管控體系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有效管理稅務工作,不僅會節約稅款,還會為企業免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幫助公司躲避雷區,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同時,一個完善的內部管控體系中,還能夠實現不斷改進,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陷,對存在的缺陷進行補充、修改,不斷自我完善,使原本的稅收管理得到升級,隨著稅率及稅務政策的調整和及時調整,提高管理效果。另外企業所構建的稅務內控管理體系,需要依照國家稅務政策改革的變動進行及時整治,以提高時效性,最大的效率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
納稅統籌屬于理財的一種,同時也屬于策劃活動。在納稅籌劃過程中,所有的選擇和計劃都以節省稅收成本為最終目的而展開實施的,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稅負,使企業的所得利益最大化,這也正是開展納稅統籌的根本原因。
企業在進行納稅統籌時需要嚴格按照稅收的政策法規下實施,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其先產生經濟活動,而后在對國家進行納稅,這為企業的事前稅務統籌設立了有利的條件。企業可以依照稅收的相關政策和已知的法律規定,靈活的調整本企業的相關經濟活動等事物,進而實施最佳的納稅方法,使企業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如果出現準備不足的狀況,應稅的額度已確認,則納稅籌劃就失去存在的意義。此時如果企業想減輕稅收的經濟負擔,只有進行偷稅、逃稅等不符合法律的稅收方式。所以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需要做好提前準備,在稅收之前做好一切的稅務安排。
稅收籌劃能使企業減輕繳稅的經濟負擔,進而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使得許多企業開始實施稅務籌劃。但在實施過程中,許多納稅的方法按照理論能夠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或降低稅收,但在最后稅務統籌中總是不能達到所預計的稅收結果。許多納稅籌劃方案沒有符合稅收政策是導致其稅務籌劃失敗的根本原因。納稅統籌即是企業財務管理的范疇之中,其實施目的與財務管理的目的相一致,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由此,再實施稅務籌劃時需考慮此方案是否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
在企業看來,時刻防范稅務風險并及時得到解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設計并構建出一套完整、完備的稅務內部管制體系,才能起到有效克服納稅風險的作用,提高企業的稅務管理效果。此外,設立企業稅務內部的管控體系需要考慮全面性,因為稅務內控工作不是單獨一個部門的工作內容,還會涉及到諸多部門,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協作,才能有效開展。
(一)建立并完善企業稅務內控制度
第一,設立企業稅務內控管理需要指派好主要負責的人員,對人員進行合理分配與調整。具體給每名員工分配其主要的工作內容,做到一人擔一任,然后以員工的工作內容范圍進行分類規整。設立稅務管理體系需要員工對信息進行整頓與收集匯總,篩選出對企業有益的稅務信息,同時要對其有一個嚴格的篩選標準,是信息能夠順利傳達到企業有關部門,最終,使公司及時得到回應。其他部門要做好相關的工作準備,隨時檢驗企業的各項信息,隨時應對納稅環節的出現的潛在危機。在正常運行情況下,內部管理體系要不斷進行自身的完善,隨時解決自身可能存在的問題,企業要不定期的對自身交稅進行檢查,看是否有紕漏的地方,有漏洞就要及時填補,以免后期出現相關的風險危機,負責相關工作的員工也要隨時補充自身對稅務監管方面的知識,公司會對員工進行不定期的考察。
(二)完善稅務審批流程
稅務審批的工作是稅務內部監管中重點工作內容,工作內容有任務執行和對企業的監管等,執行工作對是整個稅務內部管理進行實際操作,如果沒有執行工作,一切管理制度都將成為空談。管理稅務員工按相應的制度和法律進行稅務的處理,其工作內容有,記錄稅收、整理稅務相關憑證。免稅或退稅的人員資料等。另外,相關管理部門要不斷進行自身的強化管理,起到工作嚴謹作用,更加促使企業加強對自身的稅務內部監管。
(三)加強納稅籌劃工作
稅務工作人員應當在營業活動開始之前,依照稅務法的有關法律條令,聯系本企業的自身狀況,進行納稅籌劃,盡可能達到減少企業納稅額度的目的。當企業對稅務實施統籌規劃時,可采用定價籌劃法和稅收優惠政策法。在納稅優惠政策方面,比如營改增實施后,增值稅發票能夠進行稅款抵扣,企業應選取具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合作方,獲得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權。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國家納稅中的優惠政策,減少企業的稅負支出,進而減少企業的現金流出,比如聘用退伍軍人、殘疾人、軍人家屬等,各地的稅收優惠政策不同,企業應當積極了解自己所在地區的稅務優惠政策,并加以積極利用,達到合法節約稅款的目的。資金轉讓的方式就是通過與相關類型的企業的對應條件進行等價交換后在進行納稅。這種使用方法一般適合運用在集團中,舉例說主公司屬于商業企業,而這種企業需要繳納的稅務比較高,子公司屬于生產類型的企業,資金較少,所需繳的稅務較低,這種情況就可以應用轉讓定價的籌劃法,擬出一份資金轉讓的合同后進行資金轉讓,使得主體公司的所得利潤降低,進而使整個企業的所需繳稅金額降低,最終達到降低納稅額度的目的。具體籌劃方式可通過自行籌劃、委托中介機構籌劃或者聘請稅收顧問籌劃。
(四)強化稅務風險內控
企業在稅務監控過程中會出像許多狀況與風險,開展合理有效的風險管理尤為重要。企業需要設立相應的制度,對于稅務相關信息匯總也要有統一標準,將風險管理中的每個重點管理內容工作落實到相關責任人,使得風險管理制度順利開展值。實施對稅務風險進行全面評估,依照得知的信息,進行針對性的處理,這樣會大大降低稅務風險率。當預估到稅務風險時,要針對風險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針對風險成因及時處理風險處理。
(五)構建內部控制監督及反饋機制
加強內部控制的監督是確保稅務內控有效執行的保障性工作,企業應指派人員負責內部控制的監督工作,構建完善的稅務內控監督機制,需要定期跟進當前企業的納稅情況,檢查是否根據當前的稅收政策、稅率等做到合理合法納稅,以及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抵扣情況,確保不會存在逾期抵扣等方面的問題。在監督的同時要評估企業稅務工作中存在哪些漏洞及問題,并將問題及時反饋給上級領導。針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成因分析,共同探討改進的建議,并持續跟進改進的效果。
企業稅務的內部控制對其稅務工作順利運行有極大的幫助,稅務風險在構建稅務內控中對企業產生很大影響,它能及時了解到企業存在風險的情況。企業要依照自身的情況對應自己確立的目標,構建有針對性的稅務管理體系,在建立稅務機構的基礎上不斷進行自我完善,使企業在安全平穩的情況下運行。
參考文獻
[1]董世敏.構建房地產企業稅務管控體系的理性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