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林
【摘要】隨著新課改革的不斷深化,各門學科都在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提升提高自身的教學思想,尤其是對于初中生物課程來說,提升學生的思維深度,對促進學生學習生物知識和發展學生思維品質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基于此,本文從思維深度的概念、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以及提升思維深度的初中生物教學方式等三個方面來闡述提升思維深度的初中生物教學策略。
【關鍵詞】思維深度? 初中生物?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189-01
新課標要求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其中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就是核心素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思維深度是影響學生深刻性思維品質的重要因子。在生物學科中,思維深度影響著學生對生物概念、推理、判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對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理解生物知識、原理等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為此,我們初中生物教師應該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想辦法提高學生的思維深度,讓學生學習生物知識更加全面深刻,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深度,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核心素養。
一、思維深度的概念
什么是思維深度呢?簡單來說就是對一個事物的想法有多么深入,主要是指學生深刻性思維的能力。它和思維廣度不同,廣度是指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夠多么寬廣,所以這兩個一個是縱向的、一個是橫向的。學生學習生物的思維深度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采用的思維方式、理解生物概念的定義深度等。在初中生學習生物的過程之中,思維深度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思維深度的差異就決定了這些學生之間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深度差異,判斷生物知識的差異,也就決定了對生物知識的掌握水平,所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深度可以幫助學生清晰的理解生物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能力。
二、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
1.教學模式落后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老師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老師按照自己的想法向學生單方面的傳輸知識,所以課堂上學生都是按照老師的思維走,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更別提提高學生的思維深度了。并且在這種功能教學模式之下,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學生沒有聽課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比較差,課堂效率自然很低。
2.老師教學思想落后
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對老師影響是非常大的,大部分老師都是非常重視知識而輕視實踐的,在這種教學觀念的影響之下,學生提高的只是對于生物死知識的記憶能力,而非是學習生物的能力或者會是生物實踐能力,所以老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思想,以學生為本,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能力。
三、提升思維深度的初中生物教學的方式
1.塑造生物知識相關的直接情境
在生物課堂上,有很多知識是比較抽象的,晦澀難懂,并且初中階段內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并不是很強,所以老師可以利用現如今發達的網絡技術將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
特別是在學習“生物的進化學說”這一節的時候,生物進化的知識本身就十分的抽象難懂,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塑造和生物知識相關的環境了。在學習這一節之中達爾文的進化論的時候,達爾文主張“適者生存”,老師講述的時候不能單純的用嘴說“適者生存”的前因后果。可以將課本上的圖片放在多媒體平臺上供學生觀看,比如放長頸鹿的例子,長頸的鹿都生存下來,而短頸的都被淘汰,慢慢的形成現在的長頸鹿的樣子,通過展示這些圖片提升學生學習達爾文進化論觀點的思維深度,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
2.運用生物案例提高學生生物的思維深度
老師在講述知識的時候還可以加一下相關的生物案例供學生思考,借此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思維深度。比如在學習“生物進化的學說”的時候,老師可以將課文中食蟻獸的例子單獨的拿出來供學生觀察思考,讓學生獨立的去思考食蟻獸的舌頭為什么會發展成又細又長,然后讓學生發言,待學生發表完自己的觀點,老師在進行總結分析,糾正學生觀點中的錯誤。通過這種方式將實際的生物案例運用到課堂教學的講述之中,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對生物進化知識有了更深刻了解。
3.通過知識構建提升學生生物的思維深度
在生物探究性教學中,我們往往采取“獲取材料——提出質疑——探究問題——構建知識——獲取知識和能力”這樣的模式開展教學,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和認知的基礎上,重新構建自己的知識和思維,從而實現學習知識、獲得能力、提升思維的目的。
總之,提升學生的思維深度有利于學生學習生物知識,有利于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生物課堂的學習效率,所以,老師對學生的思維深度要充分的重視起來,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舉宏.促進深度學習的中學生物學教學策略[J]. 生物學教學, 2017(1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