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劍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下,初中化學教學開始在內容、形式、目標上進行大的調整,應新課改要求,教學開始越來越多的與生活相結合,大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生活化教學理念正全面落實。本文簡述了生活化教學法的概念和特征,對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方法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初中? 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200-01
化學知識點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最終又作用于生活,這便是化學的價值體現。化學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能夠運用知識和技能的實踐型人才,因此絕不能脫離生活。特別是在初中,能否在學生剛剛接觸這門學科之時就為他們打下生活化學習的基礎,對后續教學工作的效果有直接影響。
1.生活化教學的概念和特征
生活化教學很好理解,就是將課本中的知識與生活中的事物、現象聯系起來,讓學生從他們熟悉的事物入手去理解難懂的問題,并最終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生活化的化學教學可以從多方面入手,如選擇生活化的教學材料,設計生活化實驗,展開課外實踐活動等等,它有著豐富性、實踐性、趣味性的特征,只要用心實施,必定會為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
2.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建議
2.1搜集生活化教學材料
教師不必將教材作為自己唯一的工具書和施教的材料,書中的內容都是嚴謹且枯燥的,學生們對研讀書本都缺少興趣,他們渴望的是接觸到一些更加神秘、新穎的課外內容,而教師則應該滿足他們這項需求,重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網絡、課外書籍中搜集豐富材料,作為教學資源,將為初中化學課堂帶來一抹新的色彩。
以“二氧化碳的性質”這一部分的教學為例子,教師可以講述這樣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在阿爾卑斯山中,當地人將一個山洞稱為“屠狗洞”,因為只要有狗進入洞中,立刻就會倒地,繼而死亡,而人類進入后卻安然無恙[1]。這是為什么呢?后經科學家證實,因為這個山洞中,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狗是因為吸入過多的二氧化碳才會死去的。但是為什么人進入洞中卻沒事呢?這里就涉及到了二氧化碳的性質……以這樣的故事作為開端,我相信學生們都會爭相探索二氧化碳究竟有怎樣的性質,故事的答案到底是什么?這不僅培養了學生探究科學的熱情,也滲透了一次科學教育,告訴他們,一切封建迷信都是可以被科學所破除的。
2.2設計生活化化學實驗
實驗在化學課堂中占據著核心地位,是教師口若懸河的講解所無法代替的。在課堂上展開的實驗,大多是利用化學儀器完成的,其實只要教師更換一些設備器材和方法,就能夠使實驗緊貼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奇妙。相比于在實驗室中展開的實驗,學生們對生活化實驗的熱情更高。例如,在“C溶于水”的實驗環節,教師可以拿出一瓶學生們經常喝的碳酸飲料,在輕輕晃動后將飲料瓶蓋打開,瓶中溢出了大量氣泡。這一實驗初步證明了汽水中含有大量C。接下來,教師再利用注射器、水、集氣瓶完成C溶于水的實驗,讓學生從身邊找器材,模仿實驗[2]。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意識到了原來我們經常看到的現象中存在著大量化學知識,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身邊的化學、科學。也充分彰顯出了化學來源于生活這一真理。
2.3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
“學化學”應該和“用化學”融合成一個整體,這樣學習活動才算完整。教師在完成了一章或者一單元的教學任務后,應該就該部分內容設計實踐性的課外任務,而不是簡單的出幾道題檢查學生背誦知識的情況。只有學生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我們的化學教學才算真正達到了目標。例如,在學習了“愛護水資源”一課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自己居住的小區為中心,通過走訪、調查等形式,了解每個月的用水情況,以及在哪些環節水資源浪費最嚴重,利用所學知識制定出節水措施,最后寫出一份完整的調查和實驗報告。再比如,學習了“燃燒和緩慢氧化”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權,由他們自己來設計一次實踐活動。如到汽車站、火車站中調查,了解哪些物品不能被帶上車。實踐不僅檢驗了學生的知識水平,給教師以反饋信息,也讓學生得到了很多在課堂上無法得到的收獲,使他們找到了知識的“用武之地”。
3.結語
生活化教學是落實化學課程新標準的一個入手點,只要教師肯探索、肯反思,一定能夠從瓶頸之中擺脫出來,達到教學的新起點。生活化教學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理念,支撐這種理念的方法可以是各種各樣的,除了選取生活化材料,設計生活化實驗和活動外,教師還可以嘗試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出發,制定出個性化的特色教學模式,最終達到我們共同的目標——提高化學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衛星星,李俊波,賀艷斌,李銀濤,賈瑞虹.翻轉課堂在醫學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8(12):1091-1094.
[2]李忠孝.初中化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