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昭文 李運華 楊新宇 陳智玲


【摘要】為了解家長對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需求情況,隨機抽取廣東省粵東地區城市和農村的6所小學共560名家長為樣本,結合訪談法,對調研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考察課后服務的家長需求現狀。結果表明:(1)家長對課后服務的主要需求有服務目標需求、服務內容需求、服務管理需求、學生活動方式需求、學生社交需求;(2)家長對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需求水平較高,其中家長對課后服務的服務目標需求水平、學生社交需求水平較高,家長對課后服務的服務內容需求水平、服務管理需求水平、學生活動方式需求水平相對較低。
【關鍵詞】學校;課后服務;家長需求;
課后服務是一項頂層設計的重要民生工程。中小學開展課后服務活動,只有積極穩妥、有的放矢地進行課后服務的制度設計和務實操作,才能把課后服務真正做到百姓心坎上,真正讓人民群眾具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教育部《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指出,由政府或學校提供課后服務,課后服務對象是有需要的家長和學生,課后服務是為給家長和學生提供的服務行為,必須充分尊重她們的需求意愿。學校開展課后教育服務,應充分了解家長和學生的需求,精準發力,回應民生需求。本文以“課后服務的家長需求”為主題,探討家長的需求結構特點和現狀,為學校有效開展課后服務活動提供借鑒和啟發作用。
一、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現狀調查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選取粵東地區的梅江區、大埔縣、興寧市等共6所小學,抽取以上6所學校的學生家長為被試。按一定比例分年級隨機抽取樣本,共發放6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560份,回收率93.33﹪。其中小學低年級家長193名、中年級家長153名、高年級家長214名。
2.研究材料
采用自編的“家長對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需求問卷”進行調查,輔以觀察與訪談的研究方法展開調研。問卷均采用Likert5點自評方式,家長對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需求問卷得分高低反映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水平。
3.問卷施測與數據分析
筆者為主試,在小學正常上學期間到各班去發放問卷,使用統一指導語,以現場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帶回給自己家長填好的方式對被試者進行施測,第二天由各班班主任回收。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二)問卷編制
1.問卷結構模型的理論構建
為了準確把握家長的課后服務需求因素,我們參考國內外有關的科研成果,認真分析調研訪談資料,經探討發現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呈多樣化,主要表現為對課后服務的目的、內容、形式、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我們在反復討論后,認為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主要包括“對學校所提供服務的需求”和“對孩子活動的需求”二個方面,具體可分為“服務目標需求、服務內容需求、服務管理需求、學生活動方式需求、學生社交需求”五個因素。
2.問卷的項目編制
問卷項目來源。首先,我們在編制問卷項目時,參考了《石家莊市課后校內托管調查問卷(家長版)》和《淺談城市小學生課后托管現存問題及解決策略》。其次,我們認真分析了在調研過程中對幾十位學生家長的訪談資料,經過篩選總結出大多數家長對學校開展課后服務需求的共同意見。我們最初設計的家長需求問卷題項55條,經過合并、提煉、刪除,剩下有效題項36條,并初步擬定出“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要素”問卷模型。最初問卷由6個維度各6個共36個項目組成,問卷使用Likert5點式等級計分,分別為完全符合(5分)、比較符合(4分)、不確定(3分)、比較不符合(2分)、完全不符合(1分),得分越多,表明越符合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
項目的初步篩選。我們以廣東梅州3所小學180名學生家長為被試進行預測,經項目質量分析,刪除15個區分度較低題項,確定由23個項目組成原始的“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調研問卷”。
(二)家長對課后服務活動需求的結構因素分析
1.探索性因素分析
對樣本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為KMO=0.913,Bartlett的球形度檢驗在0.001水平上顯著,樣本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5個因子,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為63.72﹪,各個因子載荷值在0.80~0.49之間,共同度在0.75~0.52之間,結果見表1。
2.需求結構因素的效度和信度檢驗
信度檢驗:對問卷數據進行Cronbachsα系數檢驗,問卷α系數為0.91,屬于較好;問卷各個緯度信度系數均在0.79以上,屬于可接受范圍,說明問卷信度符合測量學要求。
效度檢驗:(1)內容效度檢驗。在參考課后服務有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結合質性研究和實踐調研結論,設計出問卷維度及其題項;再逐條評審并確定問卷題項。因而問卷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2)結構效度檢驗。對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各維度及總分進行相關分析,結果為各維度間的相關系數在0.24~0.69之間,為低到中度正相關,說明維度之間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各維度與總分相關在0.57~0.86之間,為中到高度正相關,說明各個維度能較好反映問卷的測查內容,且與總體概念一致,表明問卷結構效度較好。
(三)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現狀
1.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總體水平
為考察家長對學校課后服務的需求水平,對家長需求及其各因子得分進行統計,并對各因子均值作單樣本檢驗,結果如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得分均值為3.94,較接近“比較符合(4分)”水平,說明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水平較高。數據分析顯示:服務目標需求、服務內容需求、服務管理需求、學生活動方式需求、學生社交需求的得分均值與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總分均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家長對課后服務的服務目標需求、學生社交需求等因子得分較總分高,家長對課后服務的服務內容需求、服務管理需求、學生活動方式需求等因子得分較總分低,說明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結構中,對服務目標和學生社交的需求水平相對較高,對服務內容、服務管理、學生活動方式等的需求水平相對稍低。
三、分析與討論
首先,家長對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需要結構由“服務目標需求、服務內容需求、服務管理需求、學生活動方式需求、學生社交需求”六個因素組成。
我們在小學調研時,發現家長對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需求呈現多元化,但家長需求主要集中在相同的幾個方面,屬于結構性需求,問卷數據分析得出的“服務目標需求、服務內容需求、服務管理需求、學生活動方式需求、學生社交需求”等六因素結構與絕大多數家長的實際需求一致。
服務目標是學校開展課后服務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主要包括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合作意識、英語交流能力、學習習慣等,服務目標需求反映家長對孩子在學校課后服務活動的期望。由于大多數學校的課后服務打包給社會機構承辦,學生繳費參加,許多家長擔心課后服務機構會類似一些課外輔導教育機構一樣,對學生應付了事,家長希望課后服務機構要有明確的服務目的,使孩子在課后服務活動中有實實在在的收獲。
服務內容是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具體活動體內容,包括計算機技術學習、科技實驗、藝術活動、社會活動、智力訓練、課外閱讀等,服務內容需求反映家長希望孩子在學校課后服務中的學習內容。在我們的調研過程中,許多家長反映學生的課程作業負擔太重,希望課后服務不要增加孩子的課業負擔,希望在課后服務中讓孩子學習有助于提高智力、拓展能力的非學校課程內容。
服務管理是學校對課后服務實施管理的制度和方式,主要包括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參與制度制訂和管理監督等,服務管理需求反映家長希望參與課后服管理。課后服務的管理和實施主體是校外機構,學校只是參與者,一些家長為此憂心仲仲,擔心在課后服務活動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但舉辦機構無力解決,許多家長要求自己參與到課后服務管理中以便及時警示或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
學生活動方式是學生在課后服務中的活動形式。家長對孩子的課業學習和身心健康都很重視,許多家長都有“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身心健康更重要”的觀念,在我們的調研中,有較多家長表達“在課后服務活動中孩子要有一定的自主權,課后服務要符合孩子的興趣愛好”等的訴求。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家里缺乏能一起玩耍的伙伴,他們在家經常自己獨自玩耍,父母擔心孩子養成孤僻的個性。很多家長向我們反映,她們希望孩子在課后服務活動中能有較多機會參加與伙伴溝通交流、游戲、學習等的活動,以補充家庭教育的不足。
其次,家長的課后服務需求水平較高,其中家長對課后服務的服務目標需求水平、學生社交需求水平較高,家長對課后服務的服務內容需求水平、服務管理需求水平、學生活動方式需求水平相對較低。
“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等是頂層設計課后教育服務的意圖,課后服務目的是滿足家長的現實需求。在我們調研中,絕大多數家長表達出有較高的課后服務需求水平,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的學生家長,她們在指導孩子課外學習時都會感到力不從心,認為需要專業從教者來指導孩子的學習;許多城市家長還表示她們因為工作時間較長,不能按時接孩子回家。
為了孩子健康成長,不少家長焦慮重重,她們認識到自己欠缺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認識到家庭教育存在一些缺陷,經常處于無助和無奈中。許多家長渴望課后服務能減輕來自教育孩子方面的種種壓力,希望課后服務能對孩子開展精準教育,能彌補家庭教育中“孩子缺乏伙伴”的不足,她們對課后服務的服務目標需求水平、學生社交需求水平較高,而對課后服務的服務內容需求水平、服務管理需求水平、學生活動方式需求水平相對較低。
四、結論
家長對課后服務的主要需求有服務目標需求、服務內容需求、服務管理需求、學生活動方式需求、學生社交需求;總體來說,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水平較高,其中家長對課后服務的服務目標需求水平、學生社交需求水平較高,家長對課后服務的服務內容需求水平、服務管理需求水平、學生活動方式需求水平相對較低。
參考文獻:
[1]鐘慧怡,李運華.課后服務:課后托管的蛻變升華[J].教育觀察,2018,(10) :22.
[2]劉馨.小學生課后校內托管服務現狀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3]桂海欽,李金奇.淺談城市小學生課后托管現存問題及解決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9,(01) :87.
[4]胡竹青.心理統計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76.
[5]榮泰生.AMOS與研究方法[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131.
課題基金: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小學課后服務活動方式的需求調研——以粵東地區小學為例(20181058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