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芳
【摘 要】 現階段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不斷推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作為基礎,需要教師轉變學生的學習意識,提升個人的課堂學習參與度。教師做好漢字的規律性探索,并幫助學生獲得更加適合自己的識字學習方法。在實踐階段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與理解能力,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提升,能夠更好地完成課程學習目標,體會語文課程學習的趣味性。
【關鍵詞】 識字教學 ?主體參與 ?教學策略
引言:識字教學是語文課程的基礎構成部分,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指導期間,需要將其作為核心工作,注重學生的識字能力的培養。利用多樣化的課程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提升自己的課程學習積極性,對識字有一個全新的理解與認識。因此教師需要圍繞學生的主體參與要求,開展有針對性的課程教學策略調整,幫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量,給未來的發展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一、注重小學生識字學習期間的興趣引導
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提升課程學習參與度、學習效率的必要條件。漢語知識博大精深,每一個漢字都有著自己文化背景以及內涵要素。現代漢語教學應該將我國的文化知識的特色性展現出來,在學生識字學習期間注重漢字特征的探索,在分享與交流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有效提升。由此看來教師在進行漢字教學期間需要對每一個字進行背景介紹以及特點的表述,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對生字有一個系統性的認知與理解,學生的好奇心與積極性逐步激發,對生字內容的理解掌握就會更為全面。
小學生對故事內容的興趣較強,教師可以講解其中的典故,后續對漢字的結構進行拆解與分析,能夠降低學生在記憶理解階段的難度。教師可以將“古稱“同門曰朋”,其意思是同從一個老師學習的人稱為“朋”,即我們今天所說的同學;“同志曰友”,也就是說,志同道合的人稱為“友”,即今俗稱的“同志”。《說文解字·又部》:“友,同志為友。”許慎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友”為什么指“同志”呢?我們只要看看它的古文字形體就清楚明了。”這樣的內容代入到課堂之中,經過教師的詳盡講解,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課程學習興趣,并全面理解掌握漢字知識。
二、強調良好課程教學氛圍的構建
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要認識到教學質量與課堂教學氛圍之間有緊密聯系。也就是說強調課程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期間建立良好的友誼關系,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課程虛線效率。優質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促使學生完成合作以及交流探究,在其他同學的影響之下,學習效率顯著提升。
傳統課程教學階段,教師常常對學生進行灌輸引導,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的抵觸心理。而教師提升課堂開放性、包容性,讓學生在明確課程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完成對知識內容的深度探索,學生與教師以及學生彼此之間的互動交流機會增多,能深化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課堂表達階段學生難免會存在思想意識方面的錯誤,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鼓勵學生深入思考探究并明確個人行為思想方面的不足,此時的生字學習不單單是知識學習的基本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培養良好課程態度,提升個人綜合素養的環節。互動交流中學生能夠認識到人際交往以及待人接物方面的要素,識字的同時強化個人能力。
三、幫助學生探索漢字基本規律
漢字構成方式以及表達含義不同,主要是通過形象、會意、形聲等幾個方面進行教學引導的。教師幫助學生掌握漢字學習規律,本身就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將漢字的偏旁部首相關的漢字分類進行解釋,諸如“飽”“飲”這兩個字偏旁都是與飲食相關的;而“林”“森”“植”都是與樹木有關的,學生在識字期間探索不同生字之間的規律,并同時理解與記憶,對提升個人的生詞記憶效率有積極的影響作用。此外教師在明確小學生形象記憶依賴性的基礎上,可以將實物與生字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觀察物體與字之間的緊密聯系,學生的形象記憶效果提升,課堂參與性由此增強。
四、注重學生識字范圍的擴大化
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是基礎,也就說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是來自方方面面的,并不會局限于課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與實踐結合的基礎上,體會漢字的精妙。日常學生在校園活動期間,常常會發現很多的看板上都印著激勵性、引導性的內容。這些字詞組合都有著自身的特點,而且極其富有感染力,適合學生日常進行記憶與理解。教師鼓勵學生自己進行生字、詞的搜集與整理,注重日常的累計與應用。學生能夠將課程學習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養成良好的學習意識,他們在日常的語文課程學習就會減少對教師的教學指導以及監督的依賴性。學生能夠體會學習的樂趣,還能認識到漢字的應用價值,能夠在識字范圍擴大化的同時,將知識內容內化學習提升自己的學科能力。
結束語:
識字教學階段教師要明確課程教學重點,做好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改進,不斷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教師應該結合新課改的目標要求,豐富和拓展課程教學內容,注重學生生字學習階段趣味性引導。當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影響之下獲得長久學習的動力,有效地掌握漢字的基本規律以及內涵特征,實現課內外的知識學習緊密銜接。傳統課程教學存在的局限性問題得以突破,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自身的進步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 伍玲.如何發揮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體參與作用[J].課外語文:上,2016(6).
[2] 唐利芳.識字教學的主體參與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8,879(30).
[3] 呂怡情.論如何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參與性[J].課外語文,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