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霜
【摘要】主要以在繪本中挖掘小班數學元素的實踐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幼兒園小班數學教學現狀為依據,首先分析在繪本中挖掘小班數學元素的重要性,包括繪本中的數學元素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數學概念、繪本中的數學元素可以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其次從“合理選擇,立足發展”“組織設計,掌握主線”“延伸活動,改編整合”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在繪本中挖掘小班數學元素的實踐策略,進一步提高繪本挖掘小班數學元素的效率和質量,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繪本;幼兒園小班; 數學元素?;實踐分析
剛剛走進幼兒園小班的學生主要存在形象思維,針對小班的幼兒來講,數學學科較為抽象和枯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繪本的內容挖掘教學知識,調動幼兒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這是因為繪本中存有諸多數學元素,幼兒在觀察繪本內容以及體驗繪本游戲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對數學產生感知,有利于幼兒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在小班數學教學活動中引進繪本,深入地挖掘繪本中含有的數學元素,逐步培養幼兒數學技能和素養,便于幼兒積極的成長和發展。
一、在繪本中挖掘小班數學元素的重要性
1.繪本中的數學元素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數學概念。因為數學是匯集了數量、變化、信息以及結構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小班幼兒自身的思維能力尚在發展時期,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幼兒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較為困難,而繪本中涉及的數學元素可以巧妙地把圖形、分類以及計算等知識加以結合,借助繪本內容的情感性以及生動性,教師可以深入地挖掘繪本中存有的數學元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
2.繪本中的數學元素可以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以往的教學活動內容較為枯燥且乏味,幼兒學習欲望不能被充分激發,而繪本自身含有諸多形象的畫面,飽含故事情節,可以深深地吸引幼兒注意力,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繪本中的數學元素作為幼兒數學技能發展的依據,教師借助繪本內容,使得幼兒自身學習品質不斷發展與提升,對教學活動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在繪本中挖掘小班數學元素的實踐策略
1.合理選擇,立足發展。借助繪本,組織幼兒參與小班數學學習活動,是嚴謹選擇、綜合研究以及精心創設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形式上的教學拼湊,其涉及到繪本內容的選擇,結合幼兒的實際年齡明確教學目標,認真設計教學環節等。每一個繪本中都存有數學資源,具備多元化的引導和教育作用,不過這并不是說每一個繪本都適合小班幼兒學習。其一,基于幼兒年齡,選擇繪本。針對小班幼兒年齡特征制定教學方案是教師引導幼兒參與學習活動的關鍵,教師應該圍繞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全面分析和研究,感悟繪本的中心價值,充分探究繪本中涉及的數學元素。通常情況下,幼兒園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形象的繪本材料,和幼兒園中班和大班的幼兒相比,其對圖片和符號的喜愛程度要少一些。比如,教師在小班數學課堂中引進《大熊的儲藏室》教學繪本,其中包含依據特征進行分類的相關概念,教師可以把顏色或者糖果介紹給幼兒,引導幼兒對分類知識進行研究,提高幼兒學習效率,進而培養幼兒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其二,分析故事,產生質疑。幼兒教師在借助繪本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總會存在誤區,也就是重視繪本中存有的知識,淡化了繪本故事隱含的教育因素和情感環境的創設。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多次閱讀繪本,深入地分析繪本故事,掌握作者設計繪本的意圖,以此為前提引發幼兒的思考,促使幼兒對故事情節產生質疑,活躍幼兒大腦。比如,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引進《青蛙一家》繪本,針對五只青蛙的相似之處,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對青蛙的辨認方式進行思考,在類比或者觀察和記憶的基礎上,幫助幼兒找到青蛙之間存在的差異,使得幼兒感受到繪本學習的喜悅,加強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總結能力。其三,挖掘內容,體現重點。即使在小班數學課堂上融合繪本的方式比較有效,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不足,包括繪本中的情節富有極強的想象力,但缺少嚴謹性,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過程中,應該適當地刪減繪本中存在的夸張內容,引導幼兒以嚴謹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學習與生活,體現出數學課堂的教學重點,完善幼兒現有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
2.組織設計,掌握主線。其一,挖掘故事內容。在幼兒園小班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使用繪本期間需要挖掘故事內容,可以在繪本的封面上進行導入,圍繞故事的發展創設教學情境,加強幼兒自身對數學知識的了解。比如,《小木偶找主人》繪本,故事內容是小兔子和小狗,兩個小動物之間找帽子的情節,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細致地觀看封面,猜測動物的帽子是什么顏色的,之后引導幼兒帶著疑問走進數學課堂中,成功地幫助小木偶找到主人,在此期間,培養幼兒掌握一一對應的關系,準確地掌握好數學課堂的教學主線。其二,挖掘數學問題。小班數學課堂上有關繪本的引進,可能會出現繪本內容挖掘的不夠徹底問題,影響到幼兒學習效率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小班幼兒教師可以換個角度設計教學環節,挖掘繪本中
的數學問題,激發幼兒的興趣和熱情,促進數學教育的高效進行。比如,《金爺爺買鐘》繪本,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探究金爺爺在不同的樓層看到不同時鐘的現象,引導幼兒思考問題的解決方式,以趣味性的問題觸動幼兒的心靈,樹立幼兒理解時間以及珍惜時間的意識。
3.延伸活動,改編整合。借助繪本創設教學活動的本質為再次創造的過程,幼兒教師應該在原有的繪本內容基礎上進行延伸和擴展,結合教學目標仔細地分析和推敲,整合與優化,由此提高小班數學教育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保證小班數學教學質量。比如,《連在一起》繪本,教師可以適當地對繪本對話進行改編,因為連在一起語句的多次出現,已經不能充分地激發幼兒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把“連在一起的動物和連在一起的部位”改變為“金魚一家人,嘴巴連一起真開心”,增強小班數學教學的生動性。又如《青蛙一家》的繪本,教師可以適當地增加圖畫內容,把繪本中的漢堡以及棒棒糖賦予人性化,也就是漢堡和棒棒糖自主找到主人,無形中增加繪本內容的形象性,豐富小班數學的教學內容,讓幼兒深入地感知數量變化情況。
綜上所述,因為繪本中存有大量的數學元素,包括數字、圖形等,對幼兒學習效率的提升具備一定價值,所以幼兒教師應該全面依據小班幼兒的身心成長特點,結合教學需求,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更新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將課堂還給幼兒,促使幼兒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保證幼兒教育活動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郭慧玉.巧借繪本資源,開展幼兒園趣味數學活動[J].新課程,2017,(1).
[2]王玉莉.數學與繪本共舞,暢游于數學生活——淺析如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合理使用數學繪本[J].科學大眾,2018,(07):105.
[3]陸旭芳.小班繪本游戲的設計與實踐[J].科普童話,2017.
[4]薛桃.挖掘繪本教育元素巧延繪本教育價值[J].新課程研究,2018,(3).
[5]劉杰,丁美珍.巧用繪本圖文元素,提高隨班就讀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繪本《我媽媽》教學為例[J].現代特殊教育,2017,(7):63.
[6]陳興.數學繪本閱讀在中班幼兒自主建構數學經驗中的運用——以《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繪本閱讀為例[J].幼兒教育研究,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