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 要】 目的:觀察早期護理干預對腦梗死伴偏癱患者并發癥的預防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腦梗死伴偏癱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本次納入治療的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方式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早期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兩組患者護理1周后的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9%,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7.6%,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1周后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護理干預對腦梗死伴偏癱患者并發癥的預防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 早期護理干預;腦梗死伴偏癱患者;并發癥
文章編號:WHR201908067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卒中,多發于50~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與女性相比,引發腦梗死的危險因素比較多,比如高血壓、高脂血癥或糖尿病等[1]。臨床上腦梗死是一種發病率非常高的腦部疾病,而偏癱則是腦梗死患者的合并癥性表現,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2]。本研究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腦梗死伴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干預和早期護理干預,通過對比觀察就早期護理干預對腦梗死伴偏癱患者并發癥的預防效果進行探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本院收治的68例腦梗死伴偏癱患者,時間段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將本次納入治療的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方式平均分組,一組為對照組,一組為觀察組,每組患者各34例。在對照組腦梗死伴偏癱患者中,男性有19例,女性有15例,患者的年齡為53~75歲,平均年齡為(61.5±8.9)歲。在觀察組腦梗死伴偏癱患者中,男性有18例,女性有16例,患者的年齡為54~79歲,平均年齡為(61.9±9.3)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腦梗死伴偏癱;所有患者的年齡均在50歲以上;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其它合并疾病患者;精神障礙患者。將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干預,包括治療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健康宣傳指導、用藥指導[3]。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早期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環境護理:充分保證病房的干凈整潔,調節適宜患者的溫、濕度,對病房進行消毒處理,避免感染,保持通風。2)心理護理: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向患者詳細介紹有關疾病的基礎知識以及注意事項。3)呼吸道護理: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定時查看患者的呼吸道情況,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4)飲食護理:給予患者補充良好的營養物質。5)康復訓練:按照患者的偏癱程度進行良好的康復訓練,護理人員要留意患者偏癱肢體的體位,在患者的肌力處于四級的情況下,可以允許患者在家屬的協助下行走,例如上廁所時;當患者的肌力處于三級以下時,護理人員要定時對患者進行翻身和肢體的康復訓練,并且要放置床檔,以防患者摔倒,與此同時要協助患者坐起來;對右側肢體偏癱的患者,要訓練患者的左手使用功能[4]。
1.3 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包括壓瘡、腦疝、肺炎、感染等。
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1周后的生活質量,參照生活質量評分表,主要從生理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情感功能方面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 24.0進行處理與分析,計數資料以%的形式進行描述,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若P<0.05,則表明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率
從表1的各項數據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9%,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7.6%,可見觀察組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1周后的生活質量評分
從表2的各項數據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護理1周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梗死患者在通過治療后易刺激神經性損傷,容易導致偏癱,為此要通過早期護理干預來進行緩解[5]。本次研究通過從環境護理、心理護理、呼吸道護理、飲食護理、康復訓練這5個早期護理干預方面入手,從而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本次的研究結果可知,采用早期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9%,低于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17.6%;觀察組患者護理1周后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早期護理干預對腦梗死伴偏癱患者并發癥的預防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瑞玉,王永靜,楊華.早期運動護理對預防偏癱腦梗塞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應用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影響觀察[J].雙足與保健,2018,27(23):77-78.
[2] 謝華芬.早期護理干預對腦梗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復的作用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7,(22):53-53.
[3] 何海玲.階段目標性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偏癱患者負性情緒、治療依從性及自理能力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8,35(01):205-207.
[4] 張建華.臨床護理路徑在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2):223-224.
[5] 李玉梅.優質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及預后的改善作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7,02(1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