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黔莉
摘 要 筆者主要圍繞上市公司再融資常見問題展開了認真剖析,進而對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最后提出了幾點上市公司再融資問題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上市公司 再融資 股權融資 問題 策略
一、探析上市公司再融資常見問題
(一)融資方式過于單一
就目前我國來講,上市公司融資方式還比較單一,主要還是以股權融資方式來進行。現代資本理論結構中提出,公司再融資方式應當以內部股權融資比債務融資大,且債務融資又比外部股權融資大。然而,理論和現實往往存在一定差距。就這幾種再融資方式來講,因外部股權融資受到約束條件比較少、融資規模比較大,同時不會有利息支出,在經營效益方面要比債務融資更為可觀。正因如此,上市公司往往更加青睞于股權融資這種方式,當股權融資后,因股本上升,但投資項目收益就難以實現與資本保持相同的增長速度,進而致使企業業績指標由于被稀釋而逐漸減少,從而出現融資后公司盈利與融資前相比呈現下降趨勢,并最終對公司股票價格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再融資動機不純
許多上市公司在開展再融資過程中,通常都會以國家相關政策上限作為融資依據,也就是說上市公司盡量籌集更多資金以確定再融資方案目標;而不是以公司實際資金需求來開展籌集工作,有的還會以“圈錢”為目的進行融資。
(三)再融資資金利用率偏低
在當前國家經濟發展平穩的良好環境下,上市公司往往想取得更進一步的融資。不少上市公司以為,在當今市場環境中,應當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融資各項性能,進而使公司迎來更好的發展機會;所以,上市公司往往通過再融資的方式進行擴張,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以后還會進入下一輪再融資環節。但不少上市公司對于經營可行性方面分析往往缺乏重視,進而極易出現投資方面不明確,項目預期被無端夸大,出現大量資金閑置等問題,進而致使公司所籌集資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甚至出現嚴重的資金利用率低下等問題。由于出現嚴重的資金閑置問題,通常公司會做出投資方向變更的決策,還有一些上市公司會選擇將這部分閑置資金投放到國債市場中去,以獲取利息。這種資金利用率低的情況往往會致使資本市場出現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
(四)再融資行為存在一定差異
對于上市公司來講,在開展再融資時,應當嚴格按照企業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根本進行選擇;但由于受到國內股權分置政策的影響下,流通股股東與非流通股股東利益存在一定差異問題,所以,往往會選取與自身利益相關的博弈。就當前國內現行條件來講,上市公司絕大多數投票都在非流通股股東身上,可見,上市公司往往就是以實現非流通股股東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標的。然而并不是以企業是否存在投資項目,再融資后所取得收益率怎樣等來進行決策的;通常只是以非流通股股東意向作為決策依據來開展的,這樣一來就會致使流通股股東利益長期受到侵害。
二、探析上市公司再融資常見問題的原因
(一)公司治理存在一定缺陷問題
公司內部股權結構缺乏科學合理性,這主要是由于國內大多數上市公司均屬于國有獨資企業通過改革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并從集團公司分拆上市。這樣一來,集團公司控制著上市公司絕大部分股權,如果在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問題,那就極易出現某一股獨自肥大的情況出現,這種股權結構集中難以實現對大股東行為進行約束。
(二)資本市場監督管理不到位
我國資本市場長期處于先發展后規范的狀態,其基礎較為薄弱,在管理制度方面還缺乏科學規范性。盡管我國有制定《證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但在上市公司中仍然存在一些違法行為。如國家法律所禁止開展的內幕交易、非法操縱市場、對外陳述造假以及內部信息披露等多種違法行為,且各項違法行為間又存在某種聯系,通常會發現,通過一種違法行為可以連帶出其他相關違法行為的存在。另外,還有一些上市公司在誠信方面存在問題,不少上市公司存在財務報表造假等行為,進而致使參與者權益受到損害,同時也在一定程度是阻礙了資本市場監督管理的有效性,進而給資本市場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
(三)資本市場體系缺乏完善性
第一,債券市場缺乏完善。如國內上市公司股權籌募資金往往要比可轉換債券籌資要高許多;而在一些發達國家的成熟債券市場來講,其債券融資額通常都會比股權融資金額高出好幾倍之多。第二,商業銀行功能還不夠完善。國內商業銀行存在借貸問題,而且并不喜愛長期借款。第三,A股市場危機。因國內融資相關法律法規還缺乏完善,這樣一來,在A股市場中一些缺乏責任感的公司就會引發融資饑渴的問題。
三、探討當前上市公司再融資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上市公司管理層應當首先樹立正確的融資理念
對于公司來講,管理層起到決定性作用,公司所做的所有決策通常是由管理層來進行確定。所以,管理層自身的融資理念對公司融資金額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如果管理層所做的決策只對其自身有利,而并不利于資本市場發展,那就是不正確的決策。又或是股權融資成本較低時,再融資就成為上市公司發展的首要選擇,但當資本市場趨于穩定時,這種情況就會得到進一步轉變,股權成本就會逐漸轉化成為真實成本;而此時,如果公司短期股本增長過于迅速,那必定會對公司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公司管理層應當樹立正確的融資理念,在進行決策過程中應當綜合各方面因素進行科學有效地考量。
(二)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自身品質
從當前市場來講,上市公司品質參差不齊,存在較大差異性。因此,國家應當進一步強化對上市公司誠信方面的考核,強化相關考核制度。如需對上市公司社會公信度、信息披露等有關方面作出嚴格的要求和審核;一旦發現沒有誠信的公司應當給予一定的處罰。同時,還需進一步強化社會中介方面的監管力度。如對于會計師事務所、證券公司等有關機構應當給予更加嚴格的要求,禁止相關機構提供虛假報告,一旦發現應當及時采(下轉第頁)(上接第頁)取措施給予嚴肅處罰,不斷督促上市公司提高自身品質。
(三)制定科學有效的資本市場監督措施
就目前來看,國內資本市場還存在著監管不到位的情況,對于資本市場的運營方面認識還不夠深刻,監管措施方法過于行政化,沒能應用特殊手段及方法來對資本市場進行控制;進而致使上市公司還可以鉆空子。所以,這就需要不斷強化監督管理的有效性,不斷增強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價值和作用。資本市場應當積極構建一系列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制度體系,進而致使在這一體系中得以實現相互協調、制約和補充;同時,監管還應當確保與資本市場、社會主義等發展方向保持統一性。只有這樣才能更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進而更好地對上市公司進行科學有效地監管。
(四)創新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
國內上市公司往往過于青睞再融資,這主要是由于我國早期股權分置因素而導致的。自我國股權分置改革以來,國內上市公司在開展再融資過程中有了更為豐富的融資工具,進而使得公司在開展再融資工作中有了更多的選擇,從而更好地在債務與權益中作出選擇,使公司所作出決策得以更好地與公司自身經營發展相適應。同時,還可以積極吸收和借鑒國外相對成熟的經驗,如增發新股及配股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并最終實現實際的融資需要。
(作者單位為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丁六申,王櫻霏.我國上市公司再融資風險及對策分析[J].管理觀察,2019(002):174-176.
[2] 許紅.論上市公司再融資內部風險控制及完善[J].財經界,2019(010):76-77.
[3] 張蘊卿.我國上市公司再融資研究綜述[J]. 新金融世界,2019(004):56-57.
[4] 林鏡秋.上市公司再融資的現狀及優化途徑闡述[J].納稅,2018(01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