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管理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國家重要的職能機構,其固定資產一直是發展的支點、審計的重點、管理的難點,如何高效、規范地管理固定資產,向來是各行政事業單位關注的熱點。本文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研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法,確保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率。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 問題? 策略
一、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及原因
(一)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有待加強
目前,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管理比較重視,但仍有少部分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意識較為淡薄,對固定資產的功能和作用認知不足,雖然配備了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但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落實制度不經常,管理不到位的問題。主要是存在諸多固化思維:有些認為固定資產形態固定、看得見、摸得著,又不會跑,不像現金、銀行存款等流動資產要加以重視,加上單位本就人少事多,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和精力進行管理;有些認為固定資產是否充分利用對本單位目前工作沒有太多影響,只管能否正常開展工作,對已有固定資產完全不關心。
(二)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分工不明確
固定資產的直接責任人、財務負責人和使用者之間職責分工不明確,責任落實不到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固定資產登記不及時,甚至存在遺漏登記的現象。目前,有些固定資產的標簽已缺失,沒有及時更新;有些固定資產在人員流動時,沒有及時辦理資產收回和移交手續;有些固定資產達到報廢規定標準時,沒有及時進行清理報廢工作,以上問題造成固定資產在管理及核算時混亂的局面。
(三)現有固定資產缺乏必要保養
單位在固定資產的管理過程中,通常是把重心放在固定資產的采購、分發使用及登記入賬等方面,對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保養及檢修則不怎么重視和關心,沒有安排專項預算經費進行維護保養和檢修,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間接造成單位經費的浪費。
(四)未有效執行固定資產盤點制度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雖已制定了固定資產盤點制度,但執行不到位,平時沒有對固定資產進行不定期盤點,年末沒有進行全面盤點清查,導致資產與賬目不相符。一方面,資產不斷重復購置,繼而出現大量資產閑置,由于長期無人問津,很多閑置固定資產堆積在倉庫,原本還有使用價值的最后慢慢毀損不能使用,造成單位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監督手段的缺失,也導致了部分固定資產的流失。
(五)專業固定資產管理人才的缺失
行政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的管理過程中,最關鍵的問題是缺乏專業管理人才。一方面,因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相對穩定,負責工作內容固定,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更傾向于使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不愿接受新事物、新方法;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本身講究“一專多能”,要求愛崗敬業,能夠適應多方面工作崗位,導致越來越多的非專業人員接管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具體辦法
(一)提高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思想意識
加強和改進固定資產管理對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有效運轉,促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單位應將固定資產管理作為工作重點之一,成立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固定資產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聘請專家對固定資產概念、功能和作用等進行系統授課,通過講解因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失誤導致重大負面影響的實例,讓大家充分認清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將固定資產管理規定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
(二)明確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分工
加強組織領導,優化內部組織結構及崗位設置,堅持統一管理、分工合作及責任到人的管理理念,規范采購、驗收、保管、使用、維護、報廢等工作流程,為固定資產管理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具體流程如下:使用部門根據年度預算提出固定資產需求,并填寫固定資產采購申請單,經單位領導審批同意后進行政府采購,到貨后由使用部門人員和采購人員一并簽字驗收,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將資產信息錄入系統,使用部門新增固定資產臺賬,并負責使用和保管。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打印固定資產條碼標簽,會計人員進行賬務處理。單位人員因工作調動或退休時,負責保管的固定資產要及時辦好移交手續,移交手續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負責承辦,并在系統中做好登記。對閑置、轉讓及需報廢的固定資產,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具體辦理,將資產原值、使用年限以及報廢原因等情況書面報單位領導呈批后進行處置,會計人員進行賬務處理。
(三)做好固定資產日常維護保養
通過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及時獲得全面準確的固定資產總量及存續狀態,避免固定資產重復購置,造成資源的浪費。對于正常使用中的固定資產,做好定期維護保養,所需經費列入年度預算經費。通過定期進行檢修,確保固定資產長期保持良好狀態,延長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對于部分功能復雜的高端固定資產,可制作圖文并茂的操作指引置于固定資產上方,避免操作不當造成固定資產損壞。
(四)定期盤點精準掌握資產狀態
不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每年年底要進行一次固定資產全面大盤點。一方面,檢查固定資產的保管和使用情況,若存在盤盈、盤虧的情形,使用部門要深入調查原因,形成文字材料,上報領導審批后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及時在系統登記,并追責到具體人,會計人員及時做賬,切實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從根源上防止單位的固定資產流失;另一方面,對閑置的固定資產進行一次大清查。對現階段處于閑置的固定資產,將其登記備案,通過制定有效的資產評估體系,確定固定資產的剩余使用價值,將可用的固定資產修理后重新投入使用,確實無法使用的及時報廢,將閑置資源合理利用,避免資源浪費,同時根據盤點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斷修正和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五)注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培養
如今的我們處于全球信息化的進程當中,各行各業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每個人都應該開放思想,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接受新的理念。為從根源上提高單位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及使用效能,單位應定期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水平,確保能科學有效地開展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同時,也可安排參加外部培訓機構的固定資產課程,學習好的管理方法和經驗,與固定資產管理做得好的單位多加交流,不斷提高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能力和水平。
三、結束語
固定資產是推動行政事業單位良性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各單位要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完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堅決執行固定資產的定期和不定期盤點制度,全員參與,與時俱進,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斷優化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及時、準確、全面和動態地反應固定資產使用的全過程,盤活閑置固定資產,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走向信息化、現代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錢春芬.中小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問題與對策初探[J].商訊,2019(34):115+117.
[2]閆秋燕.論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流程設計—以A單位為例[J].財會學習,2019(12):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