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伶珍

【摘要】
目的:探究綜合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療的4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24,予以常規護理)和觀察組(n=24,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74)評價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變化情況,并比較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護理后,兩組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均較護理前升高,但觀察組的升高程度比對照組明顯(P<0.05);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P<0.05)。結論:對行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綜合護理患者預后良好,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發生,從而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綜合護理;血液透析;并發癥;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2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206-02
前言
血液透析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血液凈化方式,常作為維持終末期腎衰竭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1]。血液透析能將患者體內代謝的廢物有效清除,并將多余水分有效排出,從而平衡患者體內的酸堿,促使患者腎功能得到局部或完全恢復[2]。血液透析雖能延長患者的生命期,但持續性的透析會給患者帶來沉重心理負擔,甚至引發并發癥,進而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需要給予血液透析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預后。本文通過對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療的24例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后,獲得了較滿意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療的4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24)和觀察組(n=24)。對照組男15例,女9例;年齡28~78歲,平均(60.39±5.36)歲;病程2~10年,平均(6.71±2.33)年。觀察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28~77歲,平均(60.53±5.46)歲;病程3~10年,平均(6.33±2.15)年。兩組以上各組數據經統計學計算發現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對比分析。本次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認可。納入標準[3]:經臨床檢查確診為尿毒癥患者;具備血液透析治療指征;均規律透析3個月以上,病情平穩且意識清晰;患者及其家屬已知曉本研究內容,屬于自愿參與。排除標準: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肝腎功能不全者;伴有全身嚴重感染性疾病者;精神行為異常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對患者進行常規教育、遵醫囑給藥、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以及透析室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在患者行透析前先通過發放宣傳手冊、視頻播放、PPT展示或一對一講解等方式向患者進行尿毒癥知識宣教,并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流程、優勢、目的以及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認知。與此同時,還要告知患者血液透析期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但要注意說話技巧,避免話語夸張增加患者心理負擔。2.飲食護理:護理人員要充分了解患者的飲食狀況及習慣,并制定相應營養套餐,禁止食用任何植物類蛋白質,且不應攝入過多水分,以免誘發心血管、水中毒等并發癥,若透析期間患者尿液較少,則應嚴格控制其鈉、鈣、磷等元素的攝入。3.并發癥護理:血液透析期間常見的并發癥有高血鉀、低血壓、心力衰竭、內瘺閉塞、導管感染等,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制作和發放教育處方形式,教會患者如何識別并發癥的表現,并教授其簡單的預防、處理方法。如發生高血鉀,則指導患者限制高鉀食物的攝入,并囑其規律透析,多服用蘇打片等排出細胞內鉀離子;發生低血壓時,告知患者注意控制水分攝入,減少脫水量。在透析治療期間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機能指標,以確保患者能順利安全度過治療期。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74)評價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4個維度,包含有20個因子,統計分析總分、維度分、因子分,最后均按照相應公式轉換成0~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治療越好[4]。并發癥發生率包括低血壓、高血壓、高血鉀、內瘺閉塞、導管感染等。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錄入SPSS16.0軟件計算,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數據間比較分別行t和X2檢驗;以P<0.05表示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評分均較護理前升高,但觀察組的升高程度比對照組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相比對照組,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治療尿毒癥患者通常以血液透析為首選方法,與腎移植相比,其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等優勢[5]。血液透析能使尿毒癥患者生命期得到延長,但長期的透析治療有可能會引起應激反應,導致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等發生變化,甚至誘發各類并發癥,加重患者心理負擔[6]。因此,在給予患者有效治療的同時,也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力度。此次研究,筆者對行血液透析治療患者采取了綜合護理,結果發現,采用綜合護理的觀察組,其護理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該結果提示,在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療時,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發生,安全性較高,對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積極作用。主要是因為綜合護理在血液透析前先對患者的營養狀況、血壓、尿量等進行綜合評估,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為下一步護理奠定良好基礎。同時能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飲食護理,避免后續不良反應發生[7]。此外,綜合護理還比較注重治療細節,護理人員在治療期間能針對性教授患者如何識別并發癥表現以及如何預防與處理并發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確保患者治療安全性[8]。
綜上所述,對行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綜合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發生,從而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鐘綺珍,孔慧芳.綜合護理干預對經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預防合并心衰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04):310-311.
[2] 王秀榮,楊紅,王倩.綜合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10):130-132.
[3] 王文.綜合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緒、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6):103-104.
[4] 王芳,張攀科.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腎病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06):991-993.
[5] 張佳慧.綜合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27):171-173.
[6] 楊冉,王韞芳,薄慶.綜合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態、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17):2636-2638.
[7] 曹艷.綜合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05):44-45.
[8] 吳樹華.綜合護理干預對尿毒癥進行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效果及并發癥預防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02):44-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