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斐 吳曉波
摘要:智能電網不但能夠減少電網運行的成本,加強運行效果,同時還能夠確保電網的運行安全,提升供電質量。而物聯網技術如果能夠和智能電網進行充分的結合,加強此項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運用能力,這樣就能夠帶來理想的經濟收益。所以,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認真分析物聯網技術下的智能電網系統,讓兩者能夠得到充分的結合,以此加強電力系統的運行能力。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智能電網;體系結構
1 物聯網的技術體系構架
物聯網是一種開放架構,需要多種技術的支持,包括射頻識別技術,中間件技術,物流管理技術,通信技術和其他方面。其關鍵技術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感知技術,是指利用射頻識別技術,二維碼,全球定位系統,攝像機,傳感器,傳感器網絡以及其他傳感,捕獲和測量技術方法來實現。隨時隨地收集有關物體的信息并獲取;第二,信息傳輸技術,是指利用各種電信網絡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實現物品信息的實時,準確傳輸。第三,智能處理技術,是指利用云計算,模糊識別等多種智能計算技術,對海量的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實現智能控制。
在物聯網的整體技術架構中,應確保物聯網的規模,移動性和安全性。現階段,中國物聯網的應用還比較零散,沒有大規模,系統的發展趨勢。因此,為了突破應用規模的壁壘,促進物聯網產業從啟動階段到成長期的發展,必須:1.系統形成系統的應用層建立開放的,高度可擴展的物聯網。建筑。智能電網應用的物聯網可以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服務層。感知層主要采用傳感器,射頻識別等技術手段收集相關信息;網絡層依靠電力信息通信網絡在感知層中實現各種電力信息的傳輸。應用服務層主要利用智能計算,模糊識別等技術實現對電網信息的綜合分析和處理,實現智能決策,控制和服務。
數據收集層主要由二維碼標簽和閱讀器,射頻識別標簽和閱讀器,攝像機,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傳感器網關和傳感器網絡等設備和技術組成。該層由各種類型的收集和控制模塊組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物聯網應用程序的信息感知,數據收集和設施控制,這是物聯網的重要基礎。依靠物聯網建立的大量終端傳感器和其他收集設備,運維管理人員可以從傳輸,傳輸和分配端到功耗端的各種設備收集所需的數據信息。
信息交換層必須首先基于物聯網網絡和通信技術,例如移動通信網絡,互聯網等。它是由各種通信網絡和互聯網(包括信息中心,互聯網)融合而成的網絡。物聯網管理中心,專家系統,云計算平臺負責智能處理海量信息的部分。因此,網絡層不僅必須具有網絡操作能力,而且還必須具有提高信息操作效率的能力。正是基礎設施推動了物聯網成為一種通用服務。數據收集層中的數據通過物聯網信息交換層及其上層技術進行傳輸和交換,從而為傳輸,傳輸和分發側應用程序向電力側應用程序提供數據支持。更強大,更智能。
應用程序層是一組解決方案,它們完全集成了物聯網技術和行業專業知識,以實現廣泛的智能應用程序。通過應用層,物聯網最終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行業專業技術的深度集成。應用程序層位于最上層,也是物聯網應用程序的最終目的。它由各種服務器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收集的數據的收集,轉換和分析,以及用戶層提供的適應和事件觸發。基于物聯網的智能電網有許多應用,包括數字操作控制中的電力信息收集,優化配電的自動化等,精益資產管理中的設備狀態監視和設備運行警告以及企業資源管理。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感知,智能信息運行和維護監控等。
2 物聯網的智能電網技術分析
2.1 智能電網調度和信息安全技術
在智能網絡的運行過程中,智能調度至關重要。在智能調度的分析和創建過程中,最重要的任務是創建一個優秀的智能電網調度支持決策系統,從而提高智能優化水平。能夠分配電力系統資源。另外,在智能電網運行過程中,信息安全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物聯網訪問網關技術,傳感器節點安全訪問技術等,以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2.2 參數量測技術
在智能電網技術中,參數測量技術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獲取有價值的數據,還可以快速轉換為數據信息,從而可以為智能電網運行提供對數據信息的支持。在數據信息的收集和處理過程中,參數測量技術主要使用物聯網的感知技術。
2.3 云計算技術
電網的系統結構并不簡單。它不僅規模龐大,而且模型非常復雜。同時,獲得的信息和數據也很大。這樣,它可以為電力的有效運行創建完美的數據信息支持。
3智能電網系統總體功能分析
智能電網對物聯網的應用功能有廣泛的要求。下面主要從用戶的智能功耗和相關電力設備檢測的角度分析智能電網系統的功能需求:(1)智能電網的基本電源功能需求。智能電力系統可以實現電網的遠程控制,提高了輸配電的效率和質量。在能源獲取需求方面,智能電網應要求使用新型電力,例如可再生能源發電來連接到電網,提高電力系統的適用性,并滿足智能電網調度系統的需求。需要運用物聯網技術對電網的傳感器進行控制,從而掌握整個電網內部的運行情況,并積極采取措施對電力系統的運行進行優化;在智能用電家具需求方面,必須要實現用戶和電網的雙向互動,進而提高供電的可靠性;(2)電力設備狀態監測。在這一方面,智能電網對輸變電設備運維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生產過程可監控、風險可預警的智能化信息系統。
4 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了解到,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智能電網中可以增強電網運行水平,降低能源消耗程度,從而達到節約資源的效果。同時,物聯網技術的使用可以增強智能電網的性能。確保電源系統的整體有效和安全運行。因此,電力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對智能電網的研究,將物聯網技術有效地應用于智能電網的所有環節,使電網運營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丙午,周鴻.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電網系統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3,27(02):67-73.
[2]高兆麗,劉昭,孫剛,畢凌飛.物聯網技術與智能電網系統之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7(04):185-186+189.
[3]秦恒.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電網系統分析[J].江西建材,2016(05):2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