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佳雪
摘要:大數據在當前管理實踐中的應用不但改變人們的思維模式,而且促使管理實踐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人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在圖書館檔案管理中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圖書館檔案管理質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對大數據對圖書館管理影響及應用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圖書館管理;應用
一、大數據特征
1.數量Volume
第一個特征也是最重要的,大數據描述的是大批量數據,數據量級一般可以達到PB(1024TB)級規模,根據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的監測,全球在2010年正式進入ZB(10243TB)時代,2011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1.8ZB,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總共擁有35ZB的數據量。日益龐大的數據量使得人們對數據的有效利用日益重視,從而衍生了大數據概念。大數據需要處理的是各類統計、用戶行為等數據,如企業的經營交易信息、商品物流信息、社會網絡交流信息、位置信息等,數據規模極為龐大,有著自己獨特的處理方案。
2.多樣性Variety
大數據種類繁多,在編碼方式、數據格式、應用特征等多個方面存在差異性,多信息源并發形成了大量的異構數據,因此不能再用處理結構化數據的方法來進行處理。
3.速度Velocity
大數據對數據實時處理有著極高的要求,需要實時反饋結果,捕捉、分析、處理每一個瞬時出現的數據,因此通過傳統數據庫查詢方式得到的當前結果很可能已經沒有了價值。
4.真實性Veracity
大數據策略可以提供更為真實的數據,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在用戶行為、數據總結和未來預測方面做出準確的判斷,為政府、企業、科研決策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依據。
二、大數據對圖書館管理的影響和挑戰
(一)海量數據處理考驗圖書館計算能力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各類數據量迅速增長,數據產生的方式、范圍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人們在社會中的各類行為都產生了大量的信息數據,信息數據的組成結構、格式類型、存在形態等都更加復雜。圖書館要對上述復雜的數據進行應用、存儲,將具有很強的挑戰性,不僅僅涉及云計算、大數量級數據存儲等技術問題,還可能促發圖書館服務模式、資源建設模式、管理模式與發展模式的轉變。
(二)數據分析方式轉變帶來的挑戰
隨著圖書館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互聯網信息搜索、查詢為基礎的知識服務逐漸被更多的圖書館所采用。但不管是簡單的信息服務,還是結合了信息檢索、組織、分析等高級業務服務,都可歸納為就數據而進行的服務。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要求圖書館不僅需要通過結構化數據了解客戶需求,也需要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去挖掘、預測和分析當前和未來的用戶需求,社會大眾的需求也將隨著不斷變化的個性化的高滿意度服務出現而對圖書館的服務呈現出明確和迫切的需求。滿足用戶的需求,提供復雜數據的處理也將成為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如何處理好數據分析,將直接影響圖書館的生存與發展。
(三)大數據對圖書館基礎設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半結構化及非結構化數據的迅速增加,導致數據存儲、計算規模越來越大,其成本急劇上升。很多知識服務機構出于成本的考慮將應用由高端服務器轉向中低端硬件構成的大規模計算機集群,從而對支持非結構化數據存儲及分析的基礎設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圖書館應用“大數據”的策略建議
1.對大數據的存貯、分析、處理能力應提高
其實數據不一定非要用阿拉伯數字來記錄,如:文字、音頻、視頻都是其常見格式。圖書館的大量數據應分為兩部分存儲,一部分考慮到光盤存儲對數據存儲本身而言具備離線存儲功能,穩定,不易遭到破壞與攻擊,以光盤的形式存儲;另外考慮到硬盤存儲速度更快、聯網更方便,以硬盤形式存儲。以往,圖書館的數據處理牽涉的大部分是結構化的數據信息,可供分析的數據比例不大,要想從中挖掘出十分有價值的信息難度較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它的特征與優勢促使讀者的信息化需求發生變化,用戶迫切需要圖書館提供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圖書館應及時改變數據處理范圍和方式,利用現有條件挖掘潛力,對讀者的借閱記錄、信息行為、微博等各類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改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方案,提高對大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能力,提高服務效率。
2.圖書館面臨硬件基礎設施和技術人才的挑戰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需要擁有經濟、高效的存儲和計算能力來存儲和分析各類讀者用戶的信息,這需要建立在擁有較先進、完備的硬件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人才的基礎之上。
3.圖書館應用大數據存在的隱私問題及解決辦法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讀者在不同的地點會留下越來越多的數據痕跡。既要提倡數據共享,又要防數據被濫用。雖然全國人大已經通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使大數據的挖掘與利用有法可依。但還是希望早日出臺“信息公開法”以適應大數據時代界定數據挖掘、利用的權限和范圍;另一方面圖書館員自身應該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在工作中高度關注和重視大數據的隱私問題,堅決維護用戶的隱私權,這樣才可以使讀者的個人信息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有效傳播,以達到在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的同時,又不侵犯用戶隱私的共贏目的。
4.應用大數據圖書館應構建網絡安全整體架構
Web服務作為圖書館數字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最終用戶提供了訪問圖書館資源的重要接口。但是由于安全定位不同,使得傳統的IPS或防火墻無法真正做到完全理解HTTP,不能有效地保護Web應用業務安全。圖書館應采用專業級的Web防火墻對Web網站進行Web應用安全防護,來阻斷如SQL注入、遠程文件包含、腳本……,schema中毒、cookie中毒、以及其他Web應用攻擊的威脅,保護這個重要的入口。這樣就可以保證Web應用程序安全性的同時還可防止敏感的數據庫內容外泄,為圖書館Web應用提供了專業級的應用安全防護。
結束語
隨著大數據時代發展,傳統圖書館模式的轉變,管理的內容和方式不再局限于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紙質圖書的收藏、分類、整理、借閱等等方面的工作,而是更多的轉向了提升管理者的職業素質,提高管理者的科研能力,轉變管理者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使更多科研人員可以隨時隨地、多手段、多方式的獲得各種數據和信息,并且使得信息數據易讀取易存儲等特點,圖書管理的發展改革必將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進入一個更光明的時代。
參考文獻:
[1]尹全勤.基于大數據的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研究[J].科技傳播,2019,11(12):163-164.
[2]肖玉.大數據處理在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現代信息科技,2019,3(11):117-118+122.
[3]王迪,陳妍.淺談油田圖書館管理系統[J].蘭臺內外,2019(16):52-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