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靜 王建康 謝太平 鄧啟煌 彭媛 劉松利
摘要: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創新創業人才,因此,近年來高校人才培養工作逐漸向應用型、適用型人才發展角度推進,對于陶瓷工藝學教學工作而言,教育工作者也應當積極從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具體內容以及教學開展形式等諸多方面進行相應的改進優化,以此滿足創新創業的雙創背景下人才培養工作的根本需求。
關鍵詞:創新;創業;雙創;陶瓷工藝學;課程;教學
前言:
隨著高校教育體制改革工作的深入推進,如何提升高等學校教育質量、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從而鍛煉培養更具有創新創造潛力的高素質人才則成為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們不斷探究的重點課題。課程教育是開展具體教學工作的基礎核心環節,也是學生們獲取專業知識、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的必要途徑,因此,基于雙創背景下,積極改進優化課程教育則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1]。在下文中,筆者具體以陶瓷工藝學課程為例,從調整課程教學目標、修訂課程教學內容以及創新教學組織形式三個方面論述新形勢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課程的優化與改進。
一、調整課程教學目標
從一定程度上說,教學活動的開展通常是要圍繞具體課程教學目標進行的,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那么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也會因為缺乏核心教學理念的指導而難以收獲應有的效果。在創新創業雙創背景下,陶瓷工藝學課程教學目標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首先,積極轉變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課程教學目標,樹立起“知識傳授—實踐檢驗—創新擴展”梯度式、遞進式的新型教學目標,從而引導學生能夠真正地在陶瓷工藝學課程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其次,在學生掌握好相應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調整實踐教學安排,力求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起來,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實踐教學中學會融會貫通,強化自身的綜合專業素質[2]。另外,教師也可以善于針對學生們的學習與生活適當地擴展創新創業教學板塊,例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科技文化節活動或者創業活動中,幫助學生在各類創業競賽、課外科技訓練項目中鍛煉自身的創新實踐以及創業能力。
二、修訂課程教學內容
基于雙創背景下修訂陶瓷工藝學課程教學內容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其一,適當地增加當前陶瓷產業創新內容,例如陶瓷文化創意、陶瓷產品創新以及衍生經濟、陶瓷創業規劃與融資等,以此有效地擴大學生對于陶瓷工藝的認知面,使其在全面了解陶瓷產業模式的前提下能夠更好地建立屬于自己的陶瓷工藝學創新創業知識體系。其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們滲透于陶瓷產業模式發展相關的內容,例如我國陶瓷產業基本發展情況、市場需求、進出口貿易以及營銷競爭格局等,同樣的,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們共同探索陶瓷產業的未來發展環境以及發展趨勢。其三,加大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環節在陶瓷工藝學課程中的整體比重。教師應當積極地鼓勵學生參加各類與陶瓷工藝相關的學術活動、學科競賽以及創業論壇等,并且在其實際的創新創業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下意識地鍛煉自身創新思維與創業能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校方面則可以通過第二課堂的形式來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參與陶瓷工業學科研課題創新創業項目中的機會,從而使得學生們能夠在接觸陶瓷工藝科學前沿的同時進一步地提升自身創新創造思維。
三、創新教學組織形式
創新陶瓷工藝學課程教學組織形式事實上就是要求教師能夠充分地尊重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主體地位,并且通過各類富有趣味性、創新性、實效性的教學活動來滿足學生們的陶瓷工藝學知識學習需求。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陶瓷工藝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滿堂灌形式,并且善于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項目式、案例式、啟發式、研討式等多類型的教學方法[3]。對于高校的學生而言,他們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因此,教師則可以很好地把握這一特性充分地激發學生們利用好課余時間來深入學習陶瓷工藝學課程。例如,教師在完成相應的工藝學教學內容之后,為了加深學生們對于專業知識與基礎技能的掌握程度,則可以為學生們推薦陶瓷企業企業專家的課程視頻以及其他教學資源,并且所推薦的資源應當不與教材中的內容相重合,以此來有效地激發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在后續的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定期鼓勵學生對自我學習成果進行展示,為學生們預留出足夠的講解與交流時間,為學生們打造一個優良的學習交流氛圍,使其更加適應這種創新型的人才培育組織形式。
從陶瓷工藝學課程整體內容角度上說,陶瓷工藝學涵蓋陶瓷從原料到生產的全過程,但是由于院校教學資源十分有限,為了充分地滿足學生們對于陶瓷工藝全過程的學習需求,高校方面則可以積極地建立其校企合作聯合人才培養機制,以此來分別利用好學校與企業在不同方面的教學資源、環境等優勢。此時,高校則可以多組織學生參加不同形式的實習、見習等實踐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們在實習、見習時深入企業一線,完整地了解陶瓷原料、開發、設計、工藝、營銷等一系列專業實訓內容,從而促使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與創新創業素養的全面提升。此外,為了使得陶瓷工藝學教學內容能夠緊貼當前陶瓷生產、發展現狀,同時也為了幫助學生及時地了解到當前陶瓷工藝行業的最近知識,高校方面則可以聘請陶瓷企業技術開發人員、科研院所工程師等專業人員或一線教師來為學生們分享自身的工作經驗,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有效地充實課堂教學內容,也有助于強化學生們對于陶瓷工藝學術科學的理解以及陶瓷行業技術創新發展動態的關注,這對于加強學生自身創新創業意識而言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當前雙創人才培養與發展背景下,針對陶瓷工藝學課程而言,高校教師可以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三大板塊進行課程教學創新,從而使得教學工作更加貼近創新創造型人才培養工作實質。
參考文獻:
[1]望軍,邸永江,范保艷.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在陶瓷工藝學課程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3):67-68.
[2]施群.本科院校藝術類《日用陶瓷工藝學》教學實踐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21):142-144.
[3]章文,劉喜梅,李建林.Flash在陶瓷工藝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冶金教育,2018(06):13-14.